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07)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张达出声问道:“老张斗胆问一句,老爷与这人可有仇?”

见张达一脸杀气,杨清宁无奈地笑了笑,道:“没仇,是故人,我只是不想他们知道我在陵县。”

张达收敛身上的煞气,道:“好,老张明白了。”

杨清宁转头看向小瓶子,道:“你去给他找身衣服,好好装扮装扮,别让他们看出破绽。”

小瓶子点点头,带着张达走了出去。

杨府的下人不多,只有一个看门的张达,一个伙夫刘望,还有两个负责打扫的,一个叫孙喜,一个叫王秋。杨清宁叫来另外三人,仔细叮嘱了一遍,以防他们露了馅儿。

两人一边走一边问,一炷香后终于来到了杨府大门外。

“这就是公……”小柜子刚开口,就被小敏子瞪了一眼,急忙改口道:“老爷住的

宅子啊,未免太小了些。”

“这里自然比不得老家,不过以老爷守财奴的性子,确实不会买大宅子。”想到杨清宁数银票的样子,小敏子就忍不住想笑。

小柜子也跟着笑了笑,随后又担忧地说道:“你说老爷会见我们吗?”

“不好说。”小敏子心里也没底,不禁深吸一口气道:“既然来了,总要试一试。”

小柜子点点头,道:“你说小瓶子是不是也在?”

“肯定在,他们向来形影不离,又是同时不告而别,定在一处。”

小柜子皱紧眉头,不满道:“老爷也是,走也不说一声,咱们哪里比小瓶子差,况且多个人照顾他,也让人放心些。”

“一开始我这心里也有怨气,不明白老爷为何要不辞而别,后来我想明白了,老爷有老爷的苦衷,不带着我们,是不想连累我们。”

小敏子是个聪明的,即便是一开始没想明白,后来也在与凌南玉的朝夕相处中猜到几分,虽然初始会有些震惊,后来也就释然了。

“你想明白了?那你说说,公公当初为何要不辞而别?”

“这事说不得,得你自己慢慢悟。”小敏子上前拍了拍门环。

“悟?”小柜子不由翻了个白眼,道:“我若是能想明白,还用问你?”

听他说得这么理所当然,小敏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那是你的事。”

“谁啊?”里面传来应门声。

小敏子答道:“我们与杨老爷是旧时,今日路过陵县,特意过来拜访。”

大门被打开,一个小厮打扮的青年探出头来,打量了打量门外的两人,道:“敢问两位老爷是……”

“我姓闵,他姓桂,我们是京都来的,劳烦小哥通禀一声。”

孙喜点点头,道:“两位老爷稍候,小的去去就来。”

看着被关上的大门,小柜子撇撇嘴,道:“这小厮呆头呆脑的,一点也不机灵。”

听到这儿,小敏子转头看了过去,道:“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你那么执着于看门?”

小柜子虽然没有小敏子和小顺子受宠,到底是跟了凌南玉十几年,单凭这层关系就能做个管事,可小柜子却执着于看门,搬到乾坤宫后,便看起了乾坤宫的门。

“你可别小瞧看门的,公……老爷就曾经说过,门户十分重要,要交给信得过的人。无论是谁,要见到主子,就得先过那道门,看门人是他们要过的第一道坎儿。”

听他这么说,小敏子有些惊讶,道:“就因为老爷的一句话,你放着管事不做,挨冻受怕的守着那道门儿?”

“当年若非老爷救我,我早就死了,哪会有后来的好日子。我曾发誓要给老爷守一辈子门,只可惜老爷走了,没带上我,不然哪轮得到这个呆头呆脑的。”

小敏子看着他,眼眶有些发酸,道:“你这是傻人有傻福!”

小柜子好笑地看着他,“不是,你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自然是夸。”

两人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里面终于有了动静,大门被打开,孙喜再次探出头来,道:“我们家老爷有情。”

两人心中一喜,抬脚进了大门,跟在孙喜身后,一路来到了正厅。还未进门,就看到一人正坐在厅中,虽然看不清面貌,单从身形便可判断,不是杨清宁。待两人靠近,看清了那人的面貌,不禁相互对视一眼,有些迟疑地进了门。

为了避免在自己死后,凌南玉派人去寻杨清宁,凌璋并未将杨清宁的下落告知与他,而是命令高勤在约定时限过后,再告知凌南玉。

三年时间一到,凌南玉便迫不及待地问高勤,高勤只说杨清宁在江南,并未说具体在何处。并不是他不想说,故意为难凌南玉,实在是凌璋死之前告诉他的也只有‘江南’一个大体的位置。

因为孝期未满,凌南玉不能离开京都,这才派小敏子和小柜子前来江南查访。之所以不派锦衣卫,是因为杨清宁身边有个小瓶子,他不仅武功高强,还是反侦查的佼佼者,一旦发现锦衣卫靠近,说不准就带着杨清宁跑了。

再者,小敏子和小柜子曾是杨清宁的身边人,对他十分了解,找起人来能更加细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杨清宁与他们的关系,不好避而不见。凌南玉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奈何他的对手是杨清宁,就给他来个出其不意。

看着进来的两人,张达脸上闪过一丝诧异,起身说道:“两位看着眼生,不知我们在何处见过?”

小敏子出声问道:“尊驾就是杨老爷?”

张达点点头,道:“是啊,两位对此可是有何疑问?”

小敏子接着问道:“听闻杨老爷断案如神,不知是真是假?”

“断案如神谈不上,只是为县衙办了几件案子。”张达笑了笑,道:“两位若要谈生意,便去药行找王大夫,若要查案,就去寻衙门的刘捕头,杨某最近犯了旧疾,需静养一段时日,还请见谅。”

“听闻杨老爷是三年前来的陵县,不知老家在何处?为何会来陵县定居?”

“我老家在高阳,家中已没了亲眷,伤心之下四处游历,来到陵县后,觉得这里还不错,便在这里买了宅子。两位到底是谁,与杨某又有何瓜葛?”

“不瞒杨老爷,我们是来寻人的,只是寻错了地方。”小敏子起身说道:“既然杨老爷有恙在身,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张达没想到两人这么容易便被打发了,道:“孙喜,替我送两位贵客。”

侯在一旁的孙喜应声,道:“两位老爷请。”

见小敏子转身就走,小柜子有些发蒙,急忙追了上去,小声问道:“我们就这么走了?”

小敏子回头看了一眼,无奈地说道:“不然呢?”

小柜子眉头紧皱,道:“难道我们猜错了?公……根本不在陵县?”

小敏子点点头,道:“看来是我们认错人了。”

小柜子闻言沮丧之情溢于言表,道:“整个江南我们都快寻遍了,他到底在哪儿?”

小敏子瞥了一眼孙喜,道:“怎么,想放弃了?”

“怎么可能!不找到他,绝不回去!”小柜子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待两人出了杨府,杨清宁和小瓶子这才露了面,道:“你说他们信了吗?”

第131章 三年之约(2)

“你说他们信了吗?”

杨清宁看着关上的大门, 忍不住出声问道。

小瓶子如实答道:“小柜子信了,小敏子不信。”

杨清宁闻言不禁哭笑着说道:“小敏子确实不好糊弄。”

“我不明白,老爷明知骗不了小敏子, 为何还要这么做?”

“我只是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他们, 便先这么拖一拖吧。”

“老爷是没想好该怎么面对他们, 还是该怎么面对皇上?”

杨清宁哭笑不得地说道:“有时候话没必要说得太明白。”

小瓶子并未打住话头,继续说道:“三年了, 老爷还未理清对皇上的感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