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69)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最初看到遗诏时,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以为先皇是病糊涂了,才做出这种决定。后来我想通了,先皇说得对,百姓要的是吃饱饭,是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只要皇上贤明、睿智,皇后是谁,他们不在乎。皇上是明主,宁……他本性纯善,又聪明绝顶,有他辅佐皇上,南凌的将来定能繁荣昌盛。既如此,我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可皇上没有子嗣,将来定会因此引发内乱。”

“以他们的聪明岂会想不到这一点?他们会处理好,不必咱们操心。”鸿吉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地吐出,道:“有这样的君主和皇后,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既省心又省力,有何不好?”

“阁老所言极是!”邱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对了,我前几日买了根新鱼竿,改日得空,约阁老一起去钓鱼。”

鸿吉欣然答应,“好啊,我这几日正手痒,这次定不会输给你。”

邱礼苦笑着说道:“我也就在垂钓上,胜过阁老几分,阁老不必这般计较吧。”

“谁让我一生要强呢。”

鸿吉说完自己先笑出了声,邱礼也随之笑了起来。

严太升眉头紧锁,看向鸿吉和邱礼,犹豫片刻,走了过去,来到近前,行礼道:“见过两位阁老。”

鸿吉转头看了过去,道:“严学正不必多礼。”

严太升直起身,斟酌片刻,道:“阁老,先皇的遗诏可是您亲眼所见?”

鸿吉点点头,道:“先皇临终前让我等看过。”

严太升接着问道:“先皇因何写下如此遗诏?”

鸿吉明白严太升的意思,不答反问道:“听闻令公子与王爷关系不错?”

“王爷?”严太升眉头微皱,道:“阁老不觉得立一名男子为后着实荒唐吗?”

“这有何荒唐的?是触犯了国法,还是违背了祖宗的规矩?”

“自古以来,都是立女子为后,哪有立男子为后的道理。”

“若只照抄先人的做法,国家何以进步?远的不说,就说内阁与翰林院,它们还会存在吗?你这个学正的官职还会有吗?”

严太升的眉头皱紧,“这怎能相提并论?”

“为何不能?南凌能有皇上这般明君,一半归功于先皇,一半归功于他,学正是南凌老臣,对此应该心知肚明,因何对其如此看不上?只因他是男子,亦或者他内侍的身份?”鸿吉顿了顿,接着说道:“先皇是何等睿智之人,依旧做了如此惊世骇俗之决定,足见先皇对他的认可。还有,令公子都能不在乎身份与之结交,学正难道还不如公子?”

严太升的脸色变了又变,他方才之所以未出声反对,就是碍于严方与杨清宁的关系。

“学正,谁做皇后不打紧,打紧的是他能否辅佐皇上做个明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不正是我们最初为官时的心愿吗?”

鸿吉之所以对严太升如此有耐心,一方面是因严太升是翰林院的人,一方面是因严方与杨清宁的关系。

严太升突然茅塞顿开,朝着鸿吉和邱礼深施一礼,道:“谢阁老指点,下官明白了。”

“学正不必客气。”

护国公府,陈志方刚下马车,就见陈家兄弟等在一旁,神情不禁微微一怔,随即无奈地笑了笑,道:“有话进书房再说吧。”

两兄弟对视一眼,跟在陈志方身后,一起进了书房。

陈青风率先开口,道:“父亲,杨大哥可去了元宵宴?”

陈志方点点头,道:“去了。”

陈青风懊悔道:“早知道我今儿就跟人换班了。”

“你确实该后悔,今晚上的经历……到现在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陈青云闻言一怔,随即问道:“可是宴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陈志方神情有些复杂,深吸一口气,道:“皇上当殿宣读了先皇留下的遗诏。”

“竟真的有先皇遗诏?那遗诏上是否宣布了皇后的人选?”

陈志方点点头,“遗诏十分简洁,只说了要立谁为皇后,其他的没说。”

“皇后是谁?”

陈志方再次深吸一口气,到现在他依旧觉得不可思议,沉默片刻道:“是杨清宁。”

“杨清宁?”陈青云微微蹙眉,努力回想这是谁家的女儿。

陈青风则直接怔在了原地,好半晌才找回言语,道:“是……杨大哥?”

“宁公公?”陈青云惊讶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说道:“这怎么可能,定是同名同姓。”

“就是他。”陈志方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这怎么可能?让一名男子为后?”陈青云有些难以置信。

陈青风虽然也有些不可思议,却听不得有人质疑杨清宁,反驳道:“男子为后怎么了?若非杨大哥一路相护,皇上怎会有今日?而且杨大哥聪明绝顶,性情纯善,有谁能比得过他?”

陈青云无奈地看向陈青风,道:“我没有诋毁宁公公的意思,只是……只是自古以来都是立女子为后,哪有立男子为后的先例?如此天方夜谭,即便皇上有先皇遗诏,那些大臣也定不会买账。”

“确实有许多大臣不买账,只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些不买账的要么被扔出大殿,要么被请去诏狱喝茶。”

陈青风幸灾乐祸道:“那是他们活该,杨大哥哪里不好,偏他们逞能。”说到这儿,陈青风转头看向陈志方,道:“父亲,你不会也反对吧?”

陈青云将陈青风拉到一边,道:“父亲,都有谁被抓了?”

“翰林院学士顾大人被扔出大殿,工部尚书孙万年和督察院右都御史吕大人则被抓去了诏狱。”

陈青云眉头微蹙,“这几位可都是国之重臣,皇上说抓就抓了?”

“你可是忘了前礼部尚书李孟德还在诏狱等死?”陈志方叹了口气,道:“皇上为了今日,已经做足了准备。”

陈青云奇怪地问道:“那内阁呢?他们就没反对?”

“皇上在临终之前让内阁的人看了遗诏,为的就是证明这份遗诏是真的。”

“内阁早知此事?”陈青云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满朝文武都在为选秀一事吵闹不休,唯有内阁默不作声,原来是早知此事。”

“还是先皇有眼光,杨大哥聪明绝顶,有了他辅佐,皇上定能将南凌发扬光大,开辟新的太平盛世。”

陈志方看向陈青风,苦笑着说道:“有时候我倒是觉得像你这样天生少根筋的人也挺好,压根不懂什么叫发愁。”

陈青风的眉头皱紧,质问道:“父亲,您不会也和那些庸人一样,看轻杨大哥的身世吧。”

“那倒没有,只是……你想过没有,皇上若当真立他为后,那皇嗣该如何传承?”

陈青云听得一怔,随即问道:“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上不再纳妃?”

“纳妃?”陈志方神情一滞,很快反应了过来,道:“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一直想着皇上不会再有嫡子,却忘了还可以纳妃,只要皇上有子嗣传承,将来南凌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我看未必。”陈青风撇撇嘴,道:“若皇上想纳妃,那选秀早就开始了,还用等到现在,甚至不惜为此杀鸡儆猴,那李孟德一家现在还在诏狱等死呢。”

“青风说的有道理,皇上若想纳妃,不至于把事做得这么绝。看来皇上是打算一生一世一双人,只娶宁公公一人。”

陈志方苦笑,“若当真如此,那可有的闹了。”

“管他呢,咱们做好自己的事便可,皇上和杨大哥可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他们俩若想对付一个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你们可别忘了杨大哥的外号,杨大哥可是南凌文武百官的克星,谁会倒霉,不用想也知道。”

“说的也是。”陈志方点点头,道:“行了,夜深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

刑部尚书刑值的府邸,听说刑值回来了,刑侦径直过来询问情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