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74)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凌南玉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起身走到鸿吉身边,弯腰扶住他的手臂,道:“阁老不仅是朕的授业恩师,还是南凌的肱股之臣,朕就算再为难,也要全了阁老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老臣谢皇上成全!”鸿吉不禁老泪纵横。

杨清宁看着卖力表演的两人,面色有些古怪,尽力调整表情,不让自己笑出声,这君臣真是应了那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凌南玉亲笔写下圣旨,交给小顺子。鸿吉见目的达到,也不再逗留,跟着小顺子便去了郭府。

鸿梦岚昨晚和一双儿女通气后,便命人收拾东西,娘仨一宿没睡,就等着鸿吉的消息。郭子涵虽是郭家嫡长子,却不受郭宇飞的喜欢,从小就没体会过什么是父爱。郭妙儿亦是,况且她的婚事有可能因为郭宇飞被抓而毁掉,不免对他心生怨恨。听说鸿梦岚要和郭宇飞和离,兄妹俩是满心欢喜,对郭府没有丝毫留恋。

鸿吉进杨府的事,很快便传到了郭府,娘仨心情忐忑地等着,一直等到正午时分,还没来信儿,不禁有些担忧。鸿梦岚正想着是否让人再去探探消息时,守在杨府外的人回来报信,说是鸿吉和小顺子一起出了杨府,朝着郭府的方向而来。

鸿梦岚心中一喜,转头看向一双儿女,道:“快整理衣装,待会儿等着接旨。”

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巧珍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道:“小姐,阁老来了,这会儿该进大门了。”

“快,随我去迎接。”

鸿梦岚带着郭家兄妹急匆匆地迎了出去,在二门处遇到了过来的鸿吉和小顺子。

鸿梦岚急忙行礼道:“女儿见过父亲。”

郭家兄妹也随着行礼道:“孙儿子涵(孙女妙儿)见过外祖父。”

“都起吧。”鸿吉转头看向小顺子,道:“见过顺公公。”

三人又上前行礼,“见过顺公公。”

“不必多礼。”小顺子往一旁让了让,道:“咱家手上拿着圣旨,还得请夫人设案焚香,接旨才是。”

“香案已经准备好了,请公公随民妇来。”

小顺子转头看向鸿吉,示意他先行。鸿吉也没推让,率先走了出去。众人来到正厅,果然见香案已经准备齐全。

“既如此,那诸位便接旨吧。”

众人齐齐跪倒在地,扬声说道:“民妇鸿梦岚(草民郭子涵、民女郭妙儿)接旨。”

小顺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圣旨,扬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侍郎郭宇飞宠妾灭妻,品行败坏,不能承夫之责,特赐郭宇飞与鸿梦岚和离,即日起各行其是,各不相干,其子郭子涵、其女郭妙儿,由鸿梦岚教养,随母姓,钦此。”

“民妇鸿梦岚(草民郭子涵、民女郭妙儿),领旨,谢恩。”

小顺子将圣旨递给鸿梦岚,众人相继起了身。

“阁老,咱家还有事,不便逗留,便先行一步。”

鸿梦岚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塞到小顺子手中,笑着说道:“这次辛苦顺公公了,这点小小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小顺子也没推辞,道:“那咱家就不客气了,多谢夫人赏赐。”

“这是应该的。”

“那咱家告辞,诸位请留步。”

“子涵送公公出去。”

郭子涵应声,跟着小顺子走了出去。

鸿梦岚转头看向鸿吉,心情有些激动,道:“多谢父亲成全!”

鸿吉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东西收拾得怎么样了?”

“都已经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只带走该带的,其他的一件也不拿。”

“父亲放心,女儿只拿了自己的嫁妆,郭家的钱财,女儿一分不取。”

鸿吉点点头,转头看向侍从鸿虎,吩咐道:“你带人留在郭府,看住府中的下人,等郭家的人过来接手府邸。”

“是,阁老。”

“那咱们就走吧。”

“是,父亲。”

……

南镇抚司,小敏子拿着另一份圣旨走进诏狱,见到了被关在笼子里的郭宇飞,“皇上有旨,郭大人接旨吧。”

郭宇飞一怔,脸上浮现惊骇之色,大声喊道:“冤枉,我冤枉,你们为何要抓我?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小敏子面色一冷,随即说道:“郭大人,你这是想抗旨?”

郭宇飞心头一紧,急忙跪在了地上,道:“我接旨,我接旨。”

小敏子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侍郎郭宇飞宠妾灭妻,品行败坏,不能承夫之责,特赐郭宇飞与鸿梦岚和离,即日起各行其是,各不相干,其子郭子涵、其女郭妙儿,由鸿梦岚教养,随母姓,钦此。”

“和离?”郭宇飞震惊地看向小敏子。

“没错,圣旨已下,鸿夫人母子三人与郭大人已无任何关系,以后生死各安天命。”

“这怎么成?子涵是我郭家嫡长子,妙儿亦是我唯一的嫡女,他们怎能改姓?”

“那郭大人的意思是要抗旨不遵了?”

“不是,我没那个意思,公公莫要误会。”

小敏子冷笑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郭宇飞与鸿梦岚和离一事,便在京都传开了。

杨府,杨清宁拿起画好的图纸看了看,随口问道:“皇上,工坊那边进展如何?”

初三过后,小瓶子便去了工坊,指导工匠制作玻璃。他们采用分开做工的方法,以保证配方不会外泄。

凌南玉在一旁翻看着奏折,道:“进展还算顺利,只是制出的玻璃透明度不高,还需再磨一磨。”

杨清宁点点头,道:“这制出来的第一批玻璃,先装在奉天殿的窗子上吧。”

“我想先装杨府。”

“之所以装在奉天殿,有打广告的意图。”

凌南玉抬头看向杨清宁,疑惑地问道:“什么是打广告?”

杨清宁笑着说道:“就是让他们瞧瞧什么是玻璃,让他们了解玻璃的好处,再鼓动他们定制,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

凌南玉闻言眼睛一亮,道:“这是好事啊!那些大臣哪个不贪,怎么也得让他们吐出点来。”

“以后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往外掏银子。”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的功夫便出了正月,小瓶子也带着第一批制作成功的玻璃回到了杨府。在杨清宁看过后,凌南玉便吩咐人将玻璃运往皇宫,经过一整日的安装,奉天殿焕然一新。夕阳照射在玻璃上,反射出五彩的光,漂亮极了!

第二日早朝,凌南玉便充当起了推销员,笑意吟吟地说道:“想必诸位爱卿已经留意到奉天殿的不同之处。”

一众大臣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门窗,小声地议论着。

鸿吉适时地出声:“皇上,不知这窗上的东西是什么物件?”

“这窗上装的是玻璃,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透进阳光。有了这个,冬日便可以在屋里赏雪。”凌南玉一脸自豪地说道:“这可是阿宁制出的物件。”

见众人交头接耳,凌南玉出声说道:“你们不妨离近瞧瞧。”

众人得了命令,忍不住好奇地凑上前,左看右看,有的还上手摸了摸。

凌南玉趁这个空挡,回想着杨清宁写给他的推销词,道:“诸位爱卿应该对玻璃有了了解。朕这里有一百个优惠名额,这玻璃对外卖是一尺见方一两银子,而朕手中的这一百个优惠名额是八折,也就是一尺见方八钱银子。若有意购买的,可到小敏子处报名,定金是一百两银子。”

一众大臣相互对视,面色有些古怪,凌南玉这是什么意思?摊派吗?一国之君竟学起了商人?

鸿吉又率先朝小敏子走了过去,从袖子里掏出一百两的银票,道:“我先报名。”

凌南玉帮了他那么大的忙,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了。

凌南玉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吆喝道:“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