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83)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老爷放心,奴才定照看好主子。”

小瓶子一手抓着藤蔓,一手揽住杨清宁的腰,运起内力,脚尖轻点坑壁,纵身飞了上去。待杨清宁站稳,他才松了手,道:“老爷的袖箭可曾用完?”

杨清宁明白他的意思,道:“未曾,你放心便是。”

小瓶子点点头,再次跳进了深坑。没一会儿的功夫,他便带着凌南玉出了深坑。

杨清宁急忙上前,将人小心地接了过来,叮嘱道:“小顺子的头也被撞击过,让他上来时,闭上眼睛。”

“好。”

杨清宁抱着凌南玉坐了下来,突然一阵脚步声响起,他警惕地看了过去,待看清来人是谁,不由松了口气,“老吴,快过来,阿玉受伤了。”

吴乾军闻言一怔,随即加快脚步,走了过去,“伤到哪儿了?”

“伤了头,一颗石子嵌了进去,流了不少血,现在还发烧了,我不懂医,不敢妄动,你快给他瞧瞧。”

吴乾军看向身后的营骁卫,道:“快把药箱拿来。”

唯恐他们有人受伤,吴乾军让人将药箱随身带着。

吴乾军仔细查看了伤口,道:“伤口不深,应该没有伤到脑部,不过头骨应该有骨裂。王爷,你抱紧皇上,我必须将石子取出来。”

“就这么直接取出来,不会有危险吗?”

“不妨事,王爷放心便是。若石子不尽快取出来,伤口很容易感染,到时就危险了。”

“好,你动手吧。”

吴乾军从药箱内拿出一把镊子,小心地夹住嵌进头皮的石子,慢慢用力将其拔了出来,鲜血随之流出,剧痛也让凌南玉清醒了过来。

“阿玉,别动!”杨清宁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我们出来了,老吴正在给你治伤。”

凌南玉虚弱地开口,“好。”

吴乾军为他清理完伤口,又上了止血的药,这才用干净的绷带包扎好。而凌南玉在此期间又疼晕了过去。

“以最快的速度下山。”杨清宁下了命令。

一个时辰后,众人下了山,来到了营骁卫在山下所驻扎的营帐,将凌南玉安置在床上,杨清宁为其盖好被子,坐在床边守着。

“那些刺客都抓了吗?”

“抓了,济州卫的人也都已落网。”

杨清宁沉默了一会儿,道:“对外放出消息,就说皇上遇刺。”

小瓶子一怔,随即说道:“王爷是想以此引出幕后之人?”

“是。”杨清宁的眼神变得冰冷,凌南玉的受伤激怒了他,“我要将那些牛鬼蛇神一个不落的全部揪出来!”

“好。”小瓶子并未领命离开,而是说道:“老爷,有我在,您可以歇着了。”

听到小瓶子如此说,杨清宁心脏一阵紧缩,伪装的平静终于绷不住,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苦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

“老爷那么怕虫,却亲手打死了那么多蜘蛛,定然是为了皇上强撑的。”

“我之所以毫发无伤,是因为这个傻子给我当了肉盾。”

第161章 引蛇出洞(3)

小瓶子的一句话, 让杨清宁有些绷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哽咽道:“在看到他脑袋底下全是血时, 我心里慌极了,压根顾不得虫子不虫子的, 满脑子都是‘他不能出事’, ‘我不能让他出事’,我那时候才发现, 他对我比想象中还重要!”

“老爷不怕,皇上没事。”小瓶子与他对视, 眼神无比坚定。

杨清宁看着他, 心底汹涌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擦了擦眼角, 道:“谢谢你,长平。”

“老爷,我吩咐人准备热水,您洗漱一下, 换身衣服吧。”

“好。”

杨清宁洗了把脸,又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本应该精神一些,却感觉异常疲惫。他脱掉鞋子, 爬上了床, 依偎着凌南玉躺下,没一会儿便睡了过去。待他再醒来,已是三日后, 他躺在马车上,身边是醒过来的凌南玉。

凌南玉见他醒来, 急忙问道:“阿宁,你醒了,感觉如何?”

“嗓子有些舒服,我可是又发烧了?”杨清宁撑着身子坐了起来。

凌南玉将枕头立了起来,让他靠着,道:“阿宁烧了三日。”

“你怎么样?可还烧着?”杨清宁伸手去摸凌南玉的额头。

“我身子强壮,这点伤不算什么,当日就醒了。”凌南玉握紧杨清宁的手,愧疚道:“对不起,这次让阿宁替我担惊受怕了。”

“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个,只要你没事就好。”

凌南玉给他倒了杯水,“喝点水润润嗓子。”

杨清宁接过水杯,慢慢地喝了一口,嗓子跟卡了个刀片一样,疼得厉害。

凌南玉见他疼得皱眉,心疼道:“阿宁放心,我们受的罪,我会让他们十倍百倍地还回来。”

杨清宁咳了两声,“这还要阿玉好好配合,演一场大戏。”

凌南玉遇刺的消息,很快便在朝中传开,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只是他们到底是忧心凌南玉的伤势,还是忧心自己的未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半个月后,杨清宁等人回到京都,整个太医院的人都被招去了乾坤宫,为重伤昏迷的凌南玉看诊。

杨清宁下令让营骁卫将乾坤宫团团围住,给凌南玉看诊的太医一缕不准离开,也不能与外人有任何接触,否则便以谋反论罪。期间于准因家中老母病重,想托乾坤宫的内侍到家中瞧瞧,而被抓进诏狱,生死未卜。朝中众臣多有猜测,一时间流言四起。

直到杨清宁出现在奉天殿,步上御阶在龙椅上坐下,预示着这场争斗到了高潮。

吏部尚书胡伟中率先开了口,“王爷虽是一字并肩王,却也不能逾越了规矩,毕竟后宫不得干政。”

杨清宁笑了笑,“那依胡爱卿之见,谁暂代朝政最为合适?”

“有内阁,有诸多朝臣,都能处理政务,便不劳王爷费心了。”

杨清宁淡淡地看着他,道:“本王是奉皇上之命,暂时代他理政,若胡爱卿不想抗旨,便自行退下。”

“王爷说是奉皇上之命,可有圣旨?”

“你是个什么东西,敢质疑本王?来人,把他拖下去!”

门外进来两名禁卫军,径直走向胡伟中,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拿下,拖着就往外走。

杨清宁突然发难,让胡伟中变了颜色,道:“王爷,你这是做什么?我可是朝廷重臣,没有皇上的圣旨,你不能拿我!”

杨清宁转头看向小顺子,小顺子会意,从袖子里掏出圣旨,随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身体不适,不能临朝,由一字并肩王暂代朝政,钦此。”

杨清宁冷声说道:“胡伟中抗旨不遵,明显心怀不轨,免其官职,押入诏狱。”

“是,王爷。”禁卫军领命,拖着胡伟中往外走。

胡伟中大声喊道:“我并不知有圣旨,又怎能说我抗旨不遵,你这是刻意诬陷!皇上,我要见皇上,你不能一手遮天……”

随着他被拖出去,声音也越来越远。

大学士王衡出声说道:“王爷,您这般行事是否欠妥?”

“皇上遇刺,本王也差点殒命,你们不想着如何应对危机,只想着怎么为难本王,怎么,是觉得日子过得太舒坦?还是想退波逐浪,也坐坐这龙椅?”杨清宁讥诮地扫过众人,“南凌能有今日的太平盛世,你们能站在这奉天殿里大放厥词,是先皇和皇上拼命护下的!可你们在做什么?行刺、暗杀、威胁、利诱,你们用尽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将整个国家拉下水。你们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大点分量,有没有这个命!”

王衡的脸色不好看,不过他并不打算善罢甘休,道:“如今京都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为何流言四起?因何人心惶惶?”杨清宁打断王衡的话,冷声说道:“王大学士读过那么多年的书,难道不知这是那些叛贼的伎俩?还是说王大学士本身就是叛贼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