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91)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少爷,疼疼疼!”旺财歪着头求饶道:“少爷轻点,轻点。奴才也没办法,那可是夫人,奴才怎敢不听命行事?况且那乔家小姐有什么不好的,少爷为何那般讨厌人家?”

“她长得一般,性子还刁蛮,哪里好了?你要是觉得好,你自己娶去。”陈慧没好气地松了手,一把将他推开。

“奴才倒是想,可人家看不上奴才啊。”旺财一边揉着耳朵,一边小声嘀咕道。

“旺财,我警告你,若以后再在我面前提起乔欣儿,我把你的耳朵揪下来。”

旺财苦着一张脸,道:“奴才不提,就被夫人打断腿;奴才提了,就被少爷揪掉耳朵。您说,奴才是不要腿,还是不要耳朵?”

陈慧见他这样,忍不住想笑,“这是你的事,你自己看着办。”

旺财哀嚎道:“奴才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行了行了,少跟我装模作样,去瞧瞧水备好了没有。”

旺财顿时收声,转身走了出去。

陈慧一边泡澡,一边胡思乱想,思量着是否去见一见杨清宁,又要找什么借口去找他。当陈慧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的时候,不禁微微一怔,心道:“我为何要想他?人家都不待见我,我为何上赶着去见他?笑话,我可是侯府的五少爷,他不过就是个小太监,要见也得是他来见我。”

陈慧完全没意识到,他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杨清宁。

第二日清早,天还未亮,宫门就开了,等在外面的大臣陆陆续续地走了进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最近发生的事,以及即将要发生的事。

邱礼拉着鸿吉走向一边,小声说道:“大人,您听说了吗?”

鸿吉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问道:“何事?”

“昨日宫中发生的事?”

鸿吉笑了笑,道:“昨日宫中十分热闹,你说的是哪一件?”

邱礼见状也随之扬起嘴角,“看来大人是知道了。”

“我知道的,并非你问的,想问什么,直接开口便好。”

“听说昨日皇后去御花园找皇上,最后两人不欢而散,可见皇上已对皇后失了信任,这对咱们来说,可是大好事。”

“你以为一个秦淮,就能搬到皇后?”

邱礼闻言一怔,随即说道:“那可是勾结蛮人的罪名,非同小可,只要咱们运作得当,搬到皇后也不无可能。”

“你以为皇后会任由咱们攻讦,而没有任何行动?你也太小瞧她了。”鸿吉深吸一口气,道:“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

邱礼困惑地看着鸿吉,道:“大人何出此言?”

鸿吉转头看了一眼陈志方,意味深长地说道:“皇后的反击还未开始呢。”

“大人的意思是皇后打算与他们鱼死网破?”

“鱼死网破还不到时候,至少要动动筋骨。”

奉天殿内,凌璋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殿中众人,他心里清楚,这平和的场面不过是表象,事实是他们之间暗潮汹涌。有趣的是,他们都以为自己是猎人,享受着狩猎的乐趣,却不知他们也是砧板上的羔羊。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高勤的声音又尖又利,在大殿中回荡。

殿中众人瞧了瞧身边的人,都想观观风向,再做打算。场中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一时间气氛有些僵持。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正是户部给事中梁靖,他扬声说道:“启禀皇上,臣有奏。”

凌璋淡淡地看了过去,道:“讲。”

“皇上,臣参奏兵部侍郎陈志方、兵部郎中孙逊,收受贿赂,勾结地方官员吃空饷,虚报战功。”

梁靖的话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人群中炸开,打响了张明华反击的第一枪。

凌璋眼底闪过笑意,道:“你可有证据?”

梁靖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呈于头顶,道:“皇上,臣这里有一本冀州卫指挥佥事于光照亲笔所写的账册,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冀州卫的所有兵丁,以及所需军饷。只要皇上与户部的册子一比对,便知这些年他们吃了多少空饷。”

殿中众人一片哗然,看着陈明威和陈志方窃窃私语。

陈志方的脸色十分难看,下意识地看向陈明威,见他眉头紧锁,看向自己的眼神带着不善,不禁心里一惊,连忙出列,跪倒在地,道:“皇上,臣冤枉!臣对冀州卫之事毫不知情,还请皇上明鉴。”

见陈志方出列,孙逊也急忙走了出来,跪在了陈志方身后,道:“皇上,臣冤枉!臣并不知此事,定是有人刻意栽赃陷害。”

凌璋没有理会两人,而是看向身旁的高勤。

高勤会意,步下御阶,接过梁靖手中的册子,随后呈给凌璋。

凌璋翻开看了看,随后便合了起来,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乔木元出列,躬身说道:“臣在。”

“散朝后,将户部近三年有关冀州卫军饷的所有账册整理好,送去御书房。”

“是,皇上。”

凌璋看向殿中的陈志方和孙逊,平静地说道:“先别急着喊冤,既然有人参奏,还拿出了证据,朕总要查一查。你们便先停下手里的事,听后传召吧。”

“是,皇上。”

凌璋这么说,陈志方根本没法反驳,只能听着。

他们的事暂时告一段落,三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早朝还得继续。

“还有谁有奏?”

督察院巡查御史王真出列,道:“皇上,臣有奏。”

“说来听听。”

“皇上,近来东厂和锦衣卫到处抓人,稍有反抗就会被打,因此有不少百姓被误伤,现在京都百姓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流言传出。”

说到这儿,王真停了下来,想着凌璋能搭个话,谁知凌璋根本没有搭话的打算,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他干咳一声,接着说道:“坊间有流言传出,说东厂和锦衣卫借机生事,公报私仇,皇上皆被蒙在鼓里,长此以往下去,怕是会引来滔天大祸。”

虽然锦衣卫和东厂重点关注以张明华为首的外戚,却也捎带了其他两股势力,他们这些人也跟着提心吊胆,尤其是身上不干净的,唯恐哪天锦衣卫和东厂上门,把他们也给抓了。

凌璋淡淡地问道:“伤的都是谁?何人传出的谣言?”

“伤的是小王庄的村民,只要皇上派人去查,一问便知。只是这流言是谁传出,微臣不知,还请皇上恕罪。”

“既然是你提出的,那这件事便交给你去调查,待查证后,再向朕禀告。”

锦衣卫和东厂是他派出去的,他们做了什么,抓了什么人,凌璋一清二楚。他也明白王真为何要参奏他们,无外乎他们的利益被触及,不过这不关他的事,他的目的还没达到,锦衣卫和东厂就不会撤回,有时候‘拖’字诀,不只他们这下大臣会。

王真闻言顿时冒了冷汗,这说归说,跟做是两码事,他若当真去查,定会成为东厂和锦衣卫的特殊关照对象,那他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生平干过那些坏事,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写成折子,呈到凌璋的御案上。

“还有何事?”凌璋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是说你不愿意?”

王真心中一紧,慌忙说道:“不是,臣绝无此意,臣领命。”

“那就先退下吧。”

“是,皇上。”王真战战兢兢地回到了队列当中。

接下来的事情就较为平淡,凌璋一一听了,又一一给了回应。一个时辰后,殿中便没人在说话,凌璋扫了众人一眼,道:“既然没有其他事,那就退朝吧。”

“退朝。”高勤扬声唱道。

一众大臣相继跪倒在地,齐声说道:“恭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凌璋走出奉天殿,他们这才起身。

陈志方走向陈明威,想要说话却被打断,“闭嘴!回去!”

陈志方被吓了一跳,闭上嘴巴跟在陈明威身后,走了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