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114)

许吉祥一点都没诧异,因为现在他们厂的人可敢花钱呢,徐媛媛的妈妈前两天去省城买了件方格呢子大衣,花了整整两百块,王青青的妈妈前两天买的呢子外套,也花了150呢。

而她身上这件,也花了148元,她还给许如意买了一件驼色大衣,据说是海市的新款式,足足花了400块。还没告诉她呢。

99块钱买个孩子能用到五岁的推车,她觉得可以,不过许吉祥不知道大人们怎么想,问薛红英:“你们厂没调查一下吗?”

调查这个词还是跟着许如意学的,薛红英立刻笑了:“当然了,这个价钱我们是经过商讨的,很合适。”

看完了推车,许如意就跟薛红英聊推销的事儿了。

广告在春节期间上映,按着许如意的记忆,肯定是要火一火的,所以得有地方卖货吧。

否则人家看了广告,都找不到地方买。

薛红英就说了:“已经谈妥了省城、海市和京市的百货大楼,都租了柜台,这是直营的。至于其他省份的省城,是放在百货大楼里代销,要看看销售额怎么样,才能租赁柜台。”

许如意就说:“年后让销售跑跑吧,我要是没事,就跟着你们去省城、京市海市跑一趟,先把这几个地方拿下。”

“啥时候去?”

许如意就说:“初三吧,初二回娘家,过了这个日子,趁着大家还没上班,都在外面逛街玩耍,咱们做做地面推广。”

薛红英已经习惯了许如意工作的频率,点点头:“行,等着刘晓红回来,我们就把团队定下来。”

他们这边聊着,刘晓红在国家台广告部的门口,已经焦虑的不得了。

她这次是前天来的京市,一来就将第二版的广告片交了上去,卢主任告诉她,今天会出结果,她在招待所里辗转反侧了一天两夜,今天早上四点就再也睡不着了。

只能干瞪着眼看天花板。

同屋的李莹莹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问她:“科长,你说要是不行怎么办?”

刘晓红已经有小半月没睡好了——第一版被毙了后,她就担心的不得了,许如意帮她找好了人后,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上面,先是盯剧本,她也不懂广告啊。

可她知道一件事,广告就是要卖出东西去,那就得让想要买的人喜欢。

许如意肯定过她对目标群体的分析,所以她就跑到京市的公园里,给人家讲这个剧本的故事,公园里的人可太多了。

有退休的大爷大妈,有带着孩子家人来京市玩的外地游客,有年轻的夫妇,也有大学生孩子们。

好在那会儿在燎原厂练过,她对谁都不怕,见着人就问人家,能不能听一听。没想到热心人特别多,好多人真的停下来了。

他们说不知道讲的什么,她去问编剧,才知道了什么叫做主题。

他们说表达的不清楚,她就知道了什么叫做详略得当。

他们说广告里的场景不够突出,她就想自己带孩子那会儿,啥时候最需要推车。

她也有不自信地时候,有一次晚上打电话给许如意哭:“厂长,我成吗?要不你帮帮我吧。”

许如意说:“我都没养过婴儿,可你养过啊,我觉得你成。”

于是,她接着干。

这个广告剧本是编剧执笔的,片子是导演拍的,可是也是她来完成的,现在她看这个片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哪里都好,可是她不知道别人喜欢她的孩子吗?

所以,李莹莹问她,刘晓红心里也没底,可她记得许如意的话,“我觉得你成。”所以,刘晓红肯定地说:“我觉得行。”

但说跟信还是两码事,现在,她又有些不自信了。

她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小厂科员啊,她家里都没电视,她的孩子也没用过婴儿推车,她原先的理想就是上个班带带孩子,从来没想过个人奋斗,她怎么能……

就这时候,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她听见有人叫:“主任好。”

刘晓红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往那边看去,有人从楼梯上往这边一拐,出现在了走廊上,可不是卢主任?

她想问却又不敢问,愣是愣在那里了,还是卢主任走了过来笑着说:“小刘啊,你来的正好,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们的广告通过了。”

他似乎也很兴奋,“你们这个广告是找谁拍的,非常好,有情怀有意义,还有观赏性,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广告片了。”

刘晓红脑袋都是混乱的,她成了?!她真的成了!

直到听见后面一句:“这样的广告片,应该放在最合适的时间段,你们怎么非要电视剧前后呢,你要知道,现在所有的广告都盯着两个时间段——晚上七点的新闻节目前后,还有天气预报的前后。”

“你们要不要改一改,还是天气预报看得人比较多。不过这段的时间比较紧张,春节上不了,你们需要往后排排。”

刘晓红霎时间清醒了:“不用了,谢谢卢主任,我们厂长说了,就这个电视剧前后,不改。”

卢主任真的是很好奇,他已经听姜红介绍过,知道了许如意的事儿,真的是很佩服这位女同志,可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着急?

钱都花了,挑个更好的时段不好吗?

不过,他也是真看出来了,许如意对燎原厂影响巨大,你看看,即便是她不在,她的兵都是更信任她。

卢主任只能说:“那好吧,这样的话,这个时间段倒是不紧张,可以在年前就排上。你们缴费去吧。”

刘晓红是平静了半天,才去将广告费交上的,等着交完了,她就连忙找了电话,打给了红星厂。

听到许如意声音的那一刻,刘晓红怎么也忍不住了,哭了起来:“厂长,我真的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我们的广告通过了,卢主任说,这是他今年看过最好的广告片。厂长我做到了。”

那则电话,因为大家都盼着,所以是用了扬声器的。

刘晓红的哭声显然震撼了许吉祥,回去的路上,都有些安静,半响才说:“姐,我知道刘科长的,原先她不是这样的,她婆婆嫌弃她生了个闺女,天天指桑骂槐,她都不吭声。可现在,她变化特别大。她虽然在哭,可是我知道她在笑,她话里话外都是骄傲,她有底气了。”

有底气的可不止是刘晓红,应该说燎原厂今天各个都有底气。

许如意回去就歇了一天,郭培生就找了她,笑嘻嘻地跟她说:“咱们厂今年是大丰收,不但脱了臭名声,还建立了分厂,更是盈利不少。”

这可不,收缩推车卖的很是不错,仅罗伯特就加定了十万辆,他还笑着说:“恐怕你要按着19美元的价格卖给我了,我是真没想到。”

东西卖得好,账面上可就丰饶,原先财务科科长徐长海,天天守着账面上的两千块钱当宝贝,如今账面上可是上千倍的翻,用大家的话说,天天乐的跟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一样。

郭培生说:“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所以除了发年货,办联欢会,大家都想来张合照,做个纪念。”

“我觉得这是个好事,也是应该的,所以就同意了,专门请了市报的摄影记者,明天咱们一起照个相吧。”

这许如意肯定同意,第二天一早,她就穿上了燎原厂现在的工装,去了厂里。

这一天是周日,按理说是不上班的,可是燎原厂没一个人缺席,平日里油乎乎的工作服,早就被洗的干干净净,甚至,张红他们还洋气的拿出了口红,给每个人抹个红嘴唇。

用他们的话说:“这样漂亮!”

可不是漂亮,随着记者的一声令下,三百人齐喊过年好,一张带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就诞生了。

在日后,无论燎原集团发展的多么壮大,这张照片都会被拿出来反复观看讲解,因为这是燎原厂起飞的第一年,这一年,他们由负转正,拥有了自己的锅炉厂,木艺厂和手推车厂,签下了价值2480万美元的合同,甚至准备进军机床行业。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