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132)

但最妙不是这个,而是它有专利!

最最妙的是,许如意居然还雇佣了一位专利律师!

本来发现有人仿制后,罗伯特专门给许如意打了电话,跟她商量请律师的费用——这可不在代销的范围内。

哪里想到,许如意居然门清,直接给了他一个电话,而他必须说,那位胖乎乎的看着就像夏国福娃娃一样的华人律师,简直太棒了!

他指哪儿打哪儿,从而保障了收缩拖车的销售,如今不过三个月,他已经确定,八十万的年销售额是没有问题的了。

罗伯特直接赞美:“美丽的许女士,你真是个天才!”

许如意笑着问他:“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的厂里参观一下?谈一谈生意呢?”

罗伯特毫不犹豫:“我太感兴趣了!”

罗伯特的来华之旅定在了二月中旬,而张启瑞还是坚持辞了职,辞职前,许如意专门跟他聊过,他不用负担儿子的罪过。

这是许如意第一次跟张启瑞单独谈话,他是个文质彬彬的人,穿着中山服,戴着眼镜,看起来不爱说话,说出来的却句句不能改变。

“我过不去心里的坎,别劝了。”

许如意只能在辞职信上写上了同意两个字。

张启瑞离开的时候,冲着她说:“谢谢您给王松花机会,谢谢您。”

许如意其实觉得挺遗憾的,遇事见真章,张启瑞是个有担当的人,可惜偏偏这种事情才知道。

张启瑞的辞职,显然也给燎原总厂震动很大,起码木艺厂的磨洋工的人,从那以后都收敛了很多。

——有风言风语传:是许如意逼人辞职的,这年头,都是一大家子在一个厂里,就算是再惯着,谁也不想全家没饭吃。

张启瑞的办法,终于还是有了用处,许如意哭笑不得。

只是许如意没想到,很快就又于张家人打交道了。

这天,许如意刚刚从郭培生家里出来,就瞧见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跑过来,见到她立刻说:“县里打电话,说是让您过去一趟。我问什么事儿,对方就说木艺厂的事儿。”

木艺厂的确是归县里管的,但挺少打交道的,许如意一头雾水,扭头跟送出来的苏梅说:“阿姨你先回去吧,我去趟县里。”

苏梅点点头:“赶紧去吧。”

倒是回屋,她还是有点放心不下,郭培生这会儿已经不一直晕了,可以慢慢走走,瞧见了就说:“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皱起眉头了?有事吗?”

苏梅就说:“一出门,就碰上工作人员,说是县里找如意去,是木艺厂的事儿。我瞧着如意也不知道什么问题,你知道吗?”

郭培生一听就说:“恐怕是张俊楠的事儿。”

正是张俊楠的事儿。

许如意坐着小轿车很快就到了,接待她的,则是办公室的主任,见了却说:“你等等,张县长正开会。”

许如意这才知道,居然是县长见她。

许如意就问:“有什么事吗?”

主任给她泡了一杯热茶,送到了手旁,倒也没什么隐瞒的:“你们厂最近出了一次恶性事件,有个叫张俊楠的职工将郭培生厂长的脑袋打破了,是吗?”

许如意点点头,“有这事。”

主任接着说:“张俊楠现在被抓起来了,但是,听说你们将他爸爸和老婆都给辞了?”

这显然是有人传谣言,许如意立刻说:“怎么可能?他已经离婚了,前妻不愿意再碰见他,申请调到海市经销部去了。他爸爸倒是辞职了,是主动辞职的,我和木艺厂的副厂长武广进都劝了很多次,他还是执意如此,我们才签了字。有辞职证明为证!”

主任一听就说:“可张俊楠的母亲却是一口咬定,是你逼的,还告到县里来了。这个计件制会不会有些急进?”

第50章 三章合一

“你们是不是太急进了?”

许如意开始还以为是张俊楠家里找过来,县里了解情况,如今这位赵明志赵主任这样说,许如意就听出点问题了。

赵主任坐在了她的对面,跟她慢慢讲:“这个事不是大事,张启瑞是自己辞职的,我们已经了解过了,他母亲怎么闹,张启瑞不认同就没问题。”

“你们的问题是管理问题,管理也是需要艺术的,不能一刀切。每个职工的性格不一样,对计件制的反应也不一样。你看你们厂,大部分人都赞同,却只有这十几个不行,那你完全可以分别对待。”

“我们都知道,你用这个计件制是想提高效率,但是这保证不了全部职工的利益啊。”

这话让许如意抬起了头,“你的意思是……”

赵主任就说:“你呀是个技术人才,而且脑子动的快,开疆拓土很厉害。不过这管理还是差点火候。”

“县里了解到你们的情况,现在老厂长伤着,办公室主任又辞职了,你总不能天天盯在这里吧。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给县里提出来,县里绝对会帮助你们。”

许如意就听明白了,说她管理有问题,又说他们缺管理人才,还让提要求,那不就是想派人吗?

这是有人想摘桃子?

许如意当然不可能同意,当没听懂:“赵主任,我们在去年就进行了全厂的职工培训,从管理销售会计几个方面,聘请了大学老师讲课,年前第一期结束,已经有三十位优秀毕业生被选拔出来,投入到了相应岗位。”

“目前我们没有什么需要,谢谢县里的关心。”

赵明志只当许如意没明白,就掰细了跟她说:“你们太没经验,你看木艺厂一年的产值过百万,这磨洋工才多少个,你不如计时和计件一起来。”

“愿意走老路就计时,愿意多挣点就计件,这不就没什么矛盾了吗?而且这点支出,对于木艺厂来说,不算什么,提高不了多少成本。”

他当然也会说点重话,“而你这么一刀切,把锅底给凿穿了,人家可不是急,这又是伤人,又是告状的,影响的是你们。”

“你看看,这个张俊楠这不就闹起来了,还伤了人!这事儿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他砸人的确是有错误,但他闹,也未必是没理。”

许如意怎么可能同意这句话:“他不干活,木艺厂十月底审计结束,转让给我们,一直到现在,三个半月时间,我问了相关领导,还有同事,他什么活也没干,每个月拿基本工资15块钱,我们给了生活费。”

“可他看着同事们努力干活,工资开得高,就心生不满,甚至还闹事砸人,这有什么道理?!”

“我们郭培生老厂长今年都快六十岁了,多少次劝说他好好工作,他不领情不说,甚至为了砸的准,还跑去郭厂长家里踩点,这是多狠毒?!”

“如今,人刚从省医院出来,还在家里养着呢,时不时还要头晕,你们县里的领导去看望了吗?关心了吗?什么都没有,现在倒是跟我说,张俊楠也有理,他有什么道理?!这话我不认同。”

许如意跟县里几乎没打过交道,开始的时候,燎原厂的厂长不是她,后来她通过锅炉改造得到了燎原厂的认可,虽然以她为大,但是,任命没下来,所有的会议活动都是老厂长和邬汇雍参加的。

随后就是秋交会,许如意带着燎原厂一会成名,成了香饽饽,省里市里县里都抢着送工厂给她!那会儿许如意带人考察光明厂和红星厂,忙得不得了,燎原这边的木艺厂都是郭培生来决定的。

所以,双方都不熟悉。

许如意又长了个漂亮模样,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白白净净的,没什么杀伤力,赵主任就认为她脾气应该还好。

可他哪里想到,许如意居然质问自己,还不认同,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赵主任赵明志直接说:“许厂长注意你的态度。我是在跟你好好说话,你这是什么口气?”

许如意回答得很坚定:“是被冤枉质疑后,正常人的口气。我认为他没有任何道理,我们也没有任何错误。”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