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262)

他直接将报纸放在了一边,他觉得自己早上的好心情都不见了。

他想,等会儿到了办公室,他一定要打个电话给《机械日报》,控诉他们的行为!

只是没想到的是,正想着呢,他对面坐着的一位中年人突然冲着他来了句:“嘿,哥们!”

詹姆士疑惑地看着他,对方笑着指了指他放在包上的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詹姆士看看报纸,那个夸张的新闻标题正对着对方,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哦这又是个和他一样被新闻标题骗了的家伙!

如果说刚刚是愤怒,这会儿他仿佛突然心情好了一些,你看,并不是他被骗了,实在是这个标题太可恶了,谁看了能受得了?他坏笑着将报纸递了过去,甚至还开玩笑地说了句:“很精彩!”

对面的哥们眼睛都亮了,显然期待极了。

立刻接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然后,詹姆士就观察到了对方表情的变化——疑惑,不解,愤怒!

如果不是当着对方的面,他真想笑起来,你看,果不其然,不是我一个人这么笨,居然被个标题骗了。

显然,对面的哥们这会儿很是不爽,盯着那张报纸看了半天,大抵是想跟他交流一下的,可谁能想到,斜对过的一个年轻人突然开口了:“哥们,能让我也看看吗?我太想知道长崎机床厂干了什么?他们总是这样!”

这个城市聚集着不少机床厂,大家都是同行,对长崎的吐槽简直不要太赞同!更何况,对面的哥们显然有种跟他刚刚一样的心情,用一种你知道的眼神看向了他,意思是你看,又一个受骗的,让他也知道一下人间险恶吧。

所以,在一声“很精彩”中,这张报纸又传到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人手中,而且因为看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人,随后,几乎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等着那张报纸。

詹姆士住在郊区,平日里上班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但他发誓,今天的上班路是最好玩的一天,他虽然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愤怒,但随着这张报纸传来传去,无数个人被这个标题骗了后,看着每个人递给下一个人时,一本正经说很精彩时的表情,这简直太有意思了。

尤其是最后一个拿到的人,看完后,再也没有人伸手要报纸了,他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一种无奈地口气将这张报纸还给了他说:“哦,兄弟,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怎么能看着这么多人受骗,忍住不笑的呢?!”

这就好像是一车的陌生人,在毫无商讨的情况下,心照不宣地共同合作完成了一件事情。

此刻,终于被揭破了,顿时,整个车厢里都哈哈笑了起来。

他甚至听见有人说:“我也要买一张回去骗骗他们,这是哪个家伙想出来的标题,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詹姆士想:他大概也可以去办公室来这么一圈,他确定,那群家伙们肯定会受骗的。

齐丰都没想到,原本只是想在美国转一圈,来个新闻出口,却不想能够在21世纪生存下的震惊体,是有真实力的,即便是《机械日报》这样一个小小的已经没落的报纸发出的一篇广告新闻,居然火了!

齐丰专门挑了个正常时间给许如意打电话。

许如意刚刚从京市返回燎原总厂——她接受了人民报的采访,同时,也接到了足足179家大小媒体的邀约,他们都想采访她,转发她和燎原厂的稿件,他们都想谢谢她!

这些说是媒体,其实大部分都名不见经传。

有的是厂子里的报纸,有的是学校里的报纸,有的是各市的报纸,他们其实可以完全不发声的,因为这年头转载是很正常的行为,没有人会说一句:你转载了别人的文章,就要给稿费,你学会了文章上的办法,就要说谢谢。

可他们都站了出来。

许如意那天让工作人员说都同意,其实不是她不想多接几个电话,多跟这些可爱的人说几句话,是因为她哽咽了。

写文章很累,尤其是她如今工作多,几乎是见缝插针才能找到时间,而且这会儿也没有电脑,所有的都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甚至有时候需要用图来做标注,还要自己拿着尺子一笔一划画出来。

但瞧见了这179个名字,她这会儿觉得一点都不累。

采访完后,她又仔细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发给了这179家媒体,让他们选取片段进行加工转载。

今天是刚回来。

接电话的时候,郭培生还在办公室呢,正跟她说今年的秋交会情况,目前一期已经结束,跟他们预想的一样,大家的锅炉都上了控制器不说,还都五颜六色花哨起来,让采购商们齐齐称赞。

不过燎原厂的生意并没有因为加入了竞争变差,春交会的锅炉订单已经陆续交付并投入了使用,口碑非常好,燎原厂的锅炉肯定是不可能跟那些国际大牌媲美的,但是,在这个价位,有这样的外观质量服务,那是无可出其右的。

所以,今年秋交会不少东南亚国家的锅炉厂都组团过来采购了。

另外是其他厂家签署的订单,也有燎原厂的利润——通过了实际使用证明,长安机器厂的控制器质量完全合格,却比国外知名品牌要便宜不少,几乎所有的采购商选配的都是长安厂的控制器。

这可是燎原厂和长安机器厂共同研发的,每一台都有燎原厂的分红,算是隐形收入。

郭培生笑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比春季多了360万美元,二期还在进行中,应该是能维持春交会的成交量,很是不错啊。”

说完了,郭培生就起了身:“行了,你忙活吧,我这边还有不少事儿呢。有空咱们再说。”

许如意就笑着问:“啥事啊这么忙?”

郭培生很不满的看她一眼:“你说啥事啊,你从国外拿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订单,咱们省就是东阳机床厂也没在国外展览中有这成绩,说是让咱们写份材料交上去,要表彰。这活你肯定没时间,我给你写呗。”

许如意没想到是这个,顿时不好意思了,她实在是忙。

这种汇报还会发在省政府或者厅里的内刊上,其实是一种荣誉,开始的时候,郭培生觉得,这是露脸的好机会,所以都让许如意写。许如意只能抽时间,可偏偏需要写汇报的时候,一般都是他们做出了成绩的时候。

譬如广交会拿回了成交量,专利运营中心开始办公。

对其他厂家来说,拿回了订单回来生产就行,可燎原厂不一样,他们厂底子弱,广交会回来不是扩厂,就是找合作,许如意忙的团团转,再让她写这个,郭培生都心疼,干脆自己来了,现在已经成了惯例。

许如意立刻说:“多谢老厂长帮我!”

郭培生临走前叮嘱一句:“回来放两天假,好好休息休息,年轻身体也重要!”

许如意连忙应了,恰好电话打过来,郭培生看到是从美国打过来的,就知道是齐丰,跟着又说了句:“让他也好好睡觉!”

许如意就听见,齐丰本来应该是想说话的,霎时间就没音了,一直等到郭培生离开,关门声响起,齐丰才出声:“老厂长怎么说起这事儿了。”

齐丰跟郭培生根本没见过面,不过因为燎原厂的专利问题,打过不少交道,小老头看他啥都好,就一点觉得不好:日夜颠倒!用他的话说:“这身体不搞垮了。”

齐丰知道这是好意,可又不想改,于是变成了能躲多远躲多远。

许如意自然知道,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还属于两个国家,夏国人现在还处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阶段,包个包子都给左右邻居和同事送一送,美国人应该是很注重隐私的,所以从不两边说话。

这是难得相互碰上了,她笑笑:“没,他说我顺便带上你了。要不我跟老厂长说说,让他别管你。”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