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266)

如今这个故事却随着这条新闻宣传了出来。

直接的结果就是引来了好几个订单,对方的厂长都是这样说的:“你们在日本机床展真是好样的,没坠了咱们夏国人的威风!就为了你们这气节,我们也信你们,我们厂机床的升级改造,就交给你们了!”

倒是把张元他们惊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后面追着说:“那不行,我们得先看看你们厂什么情况,能改就改,不能改也不能耽误你们。”

赣江水泵厂的厂长曲大明气坏了,直接拍了桌子:“你们这厂子,能不能不那么实诚,送上门来的生意,怎么就不干了呢。你越这样,我越信任你们,就这儿了,哪里我也不去了,签合同吧!”

那会儿许如意正有事呢,还是郭培生过来,拉着对方说了两句:“老弟,我知道你的想法,就是觉得我们燎原厂给夏国人争气了,没受欺负不说,还回击了,你心里高兴。认为能有这样做法的厂子,一定不会出差产品!”

曲大明连连点头:“老哥,你是谁呀,你可是说我心里去了。你都不知道,我大爷爷我二爷爷,我大伯,都是被日本人给杀了的,我就不能提起这事儿,提起来我就难受。可偏偏现在改革开放,日本人成了香饽饽了,啥都要用他们的,我就是不服气,我觉得不用他们的,咱也能成吧。”

“所以,我才来支持你们,怎么就不让我签合同呢。你们不会以为,要是有问题,我会拍桌子跟你们闹吧。那不能!我就是信你们。”

“我理解,我哥哥也是这么没的。”谁都没想到,郭培生家里还有这样的往事,但是那个年代,谁家没有呢。

郭培生拉着他说:“我们也不是不签合同,而是咱不能因为这个来赚钱。这样,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我们机床厂,然后咱们深入聊聊,看看我们能给你升级成什么样子,瞧瞧咱们夏国人的技术,你满意不,行不行?”

这么说曲大明如何不满意呢:“成!那老哥,咱们就仔细唠唠!”

于是郭培生就带着他一点点地聊,从他们厂里的设备,到厂里的工人,这才将底摸了出来,给他们制定一套省钱又有用的老旧机床升级方案,等着合同一签,曲大明笑的大牙都露出来了:“郭厂长,我没见到许厂长,不过见到你们,看看你们的做法我就知道了,你们肯定成!我回去就给你们宣传,就等着你们超过长崎厂的那一天,到时候,咱们夏国的工厂都用自己的机床!”

这话好!

郭培生送走了曲大明,专门跑到了许如意的办公室,跟她重复了一遍:“虽然知道还很远,但是想想是真激动啊。”然后就问:“齐丰那边怎么说?政策能出台吗?”

许如意一直和齐丰有着紧密地联系。

因此这次事件,齐丰开始打入了一些比较高端的圈子,所以消息也多了很多,“日本机床行业很多人最近忙着往美国跑,他们知道限额出台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现在的诉求是尽量晚出台,限制也要放宽一些。”

“我这才知道,他们在美国赞助了很多基金,就是为了跟一些重要人物取得联系,最近,他们的钱就跟水一般往外撒,你说会不会很管用?”

齐丰现在也能理解限额对于日本的打击了,无论是作为华人,还是因为燎原厂,齐丰自然也不想看到他们的金钱攻略成功。

许如意回答的很肯定:“没问题的,只是早晚而已,但绝对不会手软。”

齐丰其实就是找个安慰,他也知道,问许如意没有用处,这倒不是说许如意没本事,而是她毕竟不在美国,更何况,就算在,在这样的局势下,也无法左右的。

听了后就嗯嗯两声,算是回应。

却不知道许如意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时间拖到了十二月上旬,美国对进口机床实行限额的政策终于出台。

这个速度远比一般的政策出台要快很多,最重要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这是一份许如意从未见过的协议,叫做《机床协议》!内容很简单,但是却对日方限制非常大,主要目的不但限制日方机床对美的出口数额和价格,还要求扩大美国机床在日本市场的份额。

也就是说,自此以后,日本不但无法试用低价策略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而且会遭遇各种反倾销调查,同时,他们本国的市场也需要被迫打开,必须达到协议规定的——外国机床占比超过20%。

齐丰边说边惊叹:“这也太严格了,这是万万想不到的,以后的日本机床在美国市场,几乎等于戴着镣铐跳舞,他们很难快速发展。”

许如意却不惊叹,因为这个协议实在是很熟悉,她记得几年后为了防止日本半导体产业过分庞大,美国也出台了一个《半导体协议》跟这个如出一辙。当然,日本的半导体因此发展中断,最终被美国和欧洲抢夺了市场。

但这次,她不知道机床市场是否也会如半导体一样呢,毕竟上辈子,只是进行限额,却没有这样条件苛刻的协议!这势必会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不过无论怎样,这对于燎原厂来说,是个好消息!

反正,此时的夏国机床还处于最末端,神仙打架,他们偷偷抢点地盘就是了——从这个月开始,他们的数显装置已经陆续开始安装调试,并且这是升级改造后的产品,跟图尔机床厂拿出的产品不相上下,就是为了抢夺这部分市场。

当然,图尔机床厂也很给力,就跟所有的印尼人一样,他们很爱笑,脾气很好,但是效率真的很一般,对比着燎原厂周到又快速的服务,已经有几家订购了图尔机床厂产品的客户,跟他们发出抱怨了——“他们的数显装置安装遥遥无期,当初还不如订你们的!”

这就是好机会!

倒是日本机床行业,随着《机床协议》的出台以及签订,此时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川田祥太,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虽然跟燎原厂的摩擦只是一件小事,不过是美国人找茬的引子,但发展成这样,他们也难辞其咎。

虽然大家都没说什么,但是最鲜明的事情是,明明没有到机床制造协会改选的日期,他却被改选了!

对的,他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会长的职位,这就代表着行业内部对他的愤怒!

这简直就是当面打脸,可是作为过错方,他甚至都无法发出怒火,因为他已经给大家添了这么多麻烦,还不懂事的话,就太失礼了。

甚至他的爷爷都警告他,不要乱动。

这让他根本无法纾解,放下电话直接冲着外面喊了一声:“我要的资料呢,还没找齐吗?”

秘书哪里敢触霉头,立刻将找好的资料放在了桌子上:“一共三份资料。一份是燎原厂和厂长许如意的资料,一份是燎原厂和我们公司的业务直接和间接往来,一份是我们和夏国所有的业务往来。”

川田祥太皱着眉看着桌子上的三份资料,第一份有点厚度,可他不用看,那真是一家跟蚂蚁一般渺小的工厂啊,他都不明白,自己怎么可能栽在这样的厂子手上。第二份根本就是一张纸,第三份倒是厚厚一沓。

他问:“如果我们要制裁他们呢?”

制裁这两个字听起来仿佛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策略,但其实在机床行业也很常见,如果一家机床公司足够强大,又拥有足够多专利,那么他就可以要求使用它专利的公司和工厂,拒绝和它的对手合作。

那样的话,对方很快就会倍感掣肘,从而渐渐消失在这个行业。

这个法子他们过去没少用,对付某些小型工厂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过今天,秘书有些为难,半天都没说出什么,川田祥太扭头盯着他,不悦道:“说啊!”

秘书只好硬着头皮上了:“燎原厂有四家公司,其中三家推车厂锅炉厂和木艺厂采用都是欧美的机床,和我们完全没有关系。至于机床厂分为生产厂和技术服务厂,生产厂的设备都是从欧美进口,同样跟我们没关系。而技术服务厂,他们目前已经是多家公司的代销商,这里面没有一家日本公司。”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