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274)

“说真的,撞刀换了就行了,但是他们的铣刀太贵了。一把刀1200美元。你们的才300块。同样的失误,还是你们的合算。”

这个许如意是知道的,目前夏国的机床刀具竞争力几乎等于零,所有的进口设备一律配备的都是进口刀具。

还是那个老毛病,夏国不能生产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卖的非常贵,刀具就是其中之最,这还是普通点的刀具,像是那种金刚石合金的,一把要三千美元,实际成本也就是300块。

这两年,日本,美国,德国都在夏国开设了分公司,进口的机床不少,但是零配件绝对是利润的最大头。

而且,就算是这样挣钱,他们还有花样呢。

果不其然,郭大伟吐槽:“就这么贵,我们想要购买,还要排队呢。跟我们说,订货期18个月,不能保证有货。可是,这是常用零配件啊,我们当时不懂这个,一共就没买多少,从一月份就已经申请了,现在还没有买到货。可我们的铣刀就剩下一把了。”

一把铣刀的寿命是4000到5000个小时,虽然说是24小时连轴转,不过不会一直在加工,所以省着点用也能坚持个半年。

“就怕到时候,我们刀没了,货还没来,这机器就被摆设一样了。”

那边已经有人将设备抬了下来,向着他们已经提前建好的恒温车间走去,许如意也就跟了过去。因为已经多次进行安装调试了,所以整个安装过程都很顺利,许如意只是在旁边看着就可以了,偶尔和郭大伟聊一聊对于他们的机床和进口机床的感受。

这也是她过来的目的。

只是正说着话,就瞧见有个人从楼梯上蹬蹬蹬的下来,直冲着郭大伟过来了:“厂长不好了,撞刀了?!”

郭大伟恐怕也没想到这事儿,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哪台?”

他们可是有着十几台数控机床呢,就听见对方说:“古田的数控铣床,老牛操作完了以后,有点困,找了个地方打盹去了,结果他的程序输入错误了,直接撞在了工件上,全断了。”

“什么?!”郭大伟声音一下子高了八度,也顾不上跟他们说话了,直接往外跑,“主轴坏了吗?”

对方也不知道:“出事我就过来了,还没看呢,您快点看看去吧。”

郭大伟显然是急了,骂了一声脏话,跟旋风一样冲了出去。

胡浩和郭大伟关系不错,也挺着急的,想了想后跟许如意说:“这边你盯着点,我去看看。”

等着他走了,张超男忍不住说:“这也太巧了吧。”作为助手,她刚刚可是一直跟在身后的,她看看手表,距离郭大伟说就剩一把刀了,还没两个小时呢,最后一把也废了,而且要是伤了主轴,可不是1200美元的事儿了,是二十倍的价钱。

不过好在,不一时胡浩回来了,带来了个好消息:“谢天谢地主轴没事,就是铣刀断了。不过也挺麻烦的,老郭给古田的分公司打电话了,说是这边已经停产了,问他能不能尽快先送一把来。你猜怎么说的?”

许如意一看就知道:“不能。”

胡浩点点头,忍不住骂了一句:“真他妈的过分。说是他们目前没有货,只能临时调度,但什么时候能调来,不知道。让他们先等着。他们厂24小时连轴转,哪个环节都缺不了,停机就代表着整个一条线都跟着停下来,他们怎么好意思说等着呢。真是……”

都是生产厂的,胡浩怎么可能不心疼,实在是受不过,站起来就说:“不行,我去外面抽支烟。”

他往外走了两步,然后又退了回来:“许厂长,你说,如果用了我们的怎么样?咱们的铣刀用的可是你们的新材料,热处理也是新工艺,质量很好的。”

“不可能的,”许如意说,“进口设备要求的第一点不能拆机,第二点就是使用原厂零配件,否则的话,不予保修。”

“别的还好说,这铣刀又不涉及他们的主机,怎么就不能换一家用了。说什么怕影响精度,骗谁呢!不就是卡我们脖子吗?”说完,胡浩是再也待不住了,扭头出去抽烟去了。

许如意其实也郁闷。

这就是国外机床厂的想法,我可以卖给你机器,但是,卖给你什么样的他说了算,通过零配件控制你的生产,也是他们说了算。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还可以要求设备必须只能放在指定地方,只能生产某个产品,一旦移动或者生产了其他的产品,立刻锁机。并且,自此以后你就进入了黑名单,再也不卖给你他们的机床。

听着都很好笑。

他们可是付出了全额的价格,却只能得到阉割了的权利,就好比你去饭店点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付的全款,却只让你吃西红柿一样,这就是欺负他们没有技术。

所以,数控机床必须做出来,所以,他们的数控系统才向着开放式设计,也就是说,可以让来自不同厂商,不同操作平台的程序,都可以在他们的系统上运行。

就是为了到了最后,可以兼容这些国外厂商的系统,做到你不维护,我来维护。

他们是中午到的,安装调控的时间并不短,到了下午吃饭点,许如意就一起去吃放了,不过陪着的,则是办公室主任何华,郭大伟不见了踪影。胡浩问了一句:“怎么样了?”

何华叹口气:“他们一口咬定没有存货,让等一等。我们厂长正在想办法,想问问有没有其他购买了这款铣床的国内厂子,他们有多余的吗?先借来用用。现在正天南海北的打电话呢。”

但这法子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毕竟,平江厂买不到,难不成其他厂就能买到了?

事实也是如此,安装一共进行了三天,郭大伟后面只是每天匆匆露一面,打个招呼,人就不见了。

他没和许如意他们聊这事儿,八成也是觉得不好说,毕竟,铣刀许如意他们就能生产,却偏偏不能用,多尴尬啊。

不过肉眼可见的是,他嘴巴上起了老大的一串燎泡,显然是上火厉害了。

不过即便如此,胡浩终于没忍住,跟郭大伟说了他们可以提供铣刀的事儿,“我们的铣刀质量很好,采用的是燎原厂研发的材料,耐久度你也用了一年了,相当不错的。实在不行你换我们的。”

不过显然,这不太可能。

胡浩回来说道:“也不怪他,他自己都说,咱们的铣刀质量绝对没问题。只是,他们进口了12台设备,6台古田的,2台长崎的,还有4台德国的。一旦使用了我们的铣刀,最起码古田的六台设备就不进行保修了。不保修万一出了问题修不好,他哪里放心。”

“哎,”他叹口气,“最少减产两成。”

许如意只是叹息,可也不能做什么,“没借到?”

“没有,老郭也坐不住,今天去京市找他们去了。”

所以,许如意他们安装调试好,离开的时候,郭大伟并没有出现。

许如意回去,就开始准备数控车床的落地仪式——夏国因为机床水平并不好,所以至今连个机床展都没有,所有的发售只能打广告,许如意在这方面可是行家了,所以准备两条路,国内直接上国家台,告诉所有人,他们的数控机床上市了。国外自然是参加机床展,虽然已经多次参展,许如意自己都有些腻歪了,但不得不说,这是目前宣传自己的最好办法。

打广告倒是好说,因为拉车和推车的缘故,所以燎原总厂其实和国家台一直在合作。

因此拍广告的事儿,也都是轻车就熟,他们不但有专门合作的导演,对方还非常了解他们的需求,每年的拉车,推车广告,都能引起关注以及好评。就是一点,对方一直是拍人文关怀类别的,机床这样的大型机械却是没有经验,许如意只能先让张元陪着他去厂子里多逛逛找找灵感。

好在数控机床上市时间是定在8月,并不着急。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