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284)

他以为的了解就是知道了,可没想到,就跟控诉他们的新闻可以写成一个可怜厂长的求助,他们的态度也可以一字不评,全部放出,任由观众评说。

几天后的后续报道中,他们的交谈的画面原封不动没有任何剪辑地出现在了电视上,当然,主要内容可不是这个,而是一个喜讯:“远在美国的楚中先生,在跟亲友的电话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不远万里从美国给平洲厂采购了这一型号的铣刀。”

“据楚中先生介绍,日本的此类数控机床,已经出口到美国三年左右时间,是比较常见的铣床机型,配件一向充足。这次楚中先生得知情况后,当天就给美国的经销商打了电话,下午铣刀就直接送到了。”

“目前,已经通过空运到达。平洲厂已经平静了半个多月的厂房终于又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

画面中,郭大伟再次出现了,他身后就是已经运转起来的数控铣床,此时工人正在谨慎地操作着,郭大伟笑着说:“终于解决了,谢谢大家。”

田中看着报道都傻了。

电视中,他的避而不答就跟傻子一样,而从美国来的铣刀,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接插入了他和古田铁工所的心脏——想都知道,看到这条消息的夏国人会怎么想?

我们这边18个月供应期,人家那边上午要下午就能送到?我们这边求上门,都气昏了出事了,你们还是一口咬死没有铣刀,可是美国那边,随时供应。

有些事能干不能说,尤其是这样鲜明的区别对待。

他们还能好吗?

更何况,虽然美国的事儿是真的,他们的确在美国的服务这么好,否则的话,怎么在美国打下市场?可是,他有种强烈的感觉,那个楚中恐怕是假的,那把铣刀是他们丢的那把!

什么叫借刀杀人!他终于感受到了!而且还借的自己的刀!

这一刻,田中有一种无力感,他都不知道,不就是一把铣刀没给吗?这种事原先也不是没有啊,为什么这次反应这么强烈?瞧瞧这些新闻,哪一个都是要砸死他们。夏国这是要干什么?

就为了弄死他们吗?可没有他们,还有其他日本机床公司,还有其他国家的机床公司?为什么这么针对他们呢?

他想不通这个问题,也没办法跟狂怒的社长解释是为什么?他只能说:“夏国人好像一刹那间,就开始从国家部门,到电视媒体,都开始针对我们了。我在想,”他给出了一个猜测,“那个郭大伟是不是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我们不知道?”

这仿佛是唯一的答案。

他甚至还和大使馆的朋友沟通过,但没人清楚,当然,也没人能帮他们。

那些签了合同的,是没办法找回的,但是那些已经谈好了的准备签合同的,或者正在进行中的客户,似乎都开始观望,虽然田中已经保证,后续他们会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保证零配件供应充足。

可是大家依旧不敢相信,都准备观望一段时间,毕竟进口设备这种事,本就是不能急的,再说设备到货期也很长,拖一拖总比郭大伟那样的强。

而偏偏在此时,其他国家的机床公司开始动作了,他们开始宣传自己的服务,什么常用配件充足,上午要下午发,什么维修配件6个月供货期,什么全世界一个待遇。

条条针对他们。

这话田中都不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横亘在夏国和其他国家中间的是禁运条令,只要这条规则在,那么夏国处于劣势,他们就不可能平等对待夏国。

这就是针对夏国人现在的心里进行虚假宣传。

可是,这管用啊。

起码他知道,那个跟他们谈的很好已经准备要签约的泽州齿轮厂厂长郭晓军,明明说的是他们还需要斟酌一下,可第二天他就瞧见郭晓军出现在另一楼层的太阳机床厂的办公室。

郭晓军看见他,只是微微点点头,就跟见了一个并不熟悉的陌生人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愧疚!

如果只是这样,他觉得还可以解决。

他从日本要的铣刀已经到货了,他准备送到平江厂,告诉他们,做出实际的样子来,毕竟,都已经用了他们的机器,难不成还真翻脸吗?真翻脸的话,他们的机器可就不保修了。

只是没想到,这事儿居然影响力不仅仅在夏国,美国那边不知道为什么也传遍了。

可是内容跟这边的事情一样却又不一样,因为那边传的是——古田铁工所即将倒闭,已经连铣刀都供不上货了。

他这才知道,那位楚中可不是个无名之辈,竟然是真人,是一家汽车工厂的老板。这条消息搭配着楚中帮忙买铣刀的新闻,仿佛风吹叶落一样自然,传遍了行业内。

要知道,纵然有了《机床协议》,抑制了对日机床的进口,甚至还试图将美国机床倾销到日本市场上,实际上,美国人依旧不适日本人的对手。数量减少了,但他们的存在感并没有减弱,只是有些束缚而已。

譬如,这两年,不少日本机床公司都选择在美国本土开设机床生产厂,或者是在美国的邻国开设相应工厂,用来躲避进口限额的问题。

只能说,日本因为这条协议的存在,正努力挣脱困境,而美国机床公司,因为不可抑制的式微,也在进行最后的挣扎。两者的冲突,比之前些年,要更加激烈,甚至是白热化。

这条新闻并不大,就跟当时燎原机床厂在日本国际机床展遭遇的小小问题一样,可是,有了推手在,它就能发酵成很大。

毕竟,如果不是要倒闭了,怎么可能连铣刀都供不上?

偏偏明明禁运条例是美国人的主张,可偏偏古田铁工所没有一个人敢对着媒体说出来,他们的公司并没有问题,对夏国那样只是因为——他们弱,欺负他们而已。

这是多可笑的一件事?

他们从未想到,会在夏国身上尝到这种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苦头。

一时间,不仅仅是田中,而是整个古田铁工所都陷入了巨大的风波中——日本的市场一共就这么大,他们主要是对外出售,可现在,他们的名声已经被毁坏的差不多了。业务量仿佛被突然间冷冻住,据说整个七月古田铁工所全球业务量同比下降50%以上。

而田中终于收到了他的解聘信,二十二岁进入古田铁工所,他位置奋斗了二十年,一直是同龄人中最努力和最出色的一个人,来夏国的时候,他以为这是他大鹏展翅的起点,哪里想到,这里竟然成了他的终点,甚至是他在机床行业的终点。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困惑,美国人利用这条消息对他们进行反扑,他能理解,可夏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直到8月初,一条消息从机械部下发到了各地的机械厅,机械局,然后又发到了每个工厂的厂长手中——夏国机床协会成立了,而且即将推出夏国机床评定标准!

七月的夏国制造业,其实都在关心一件事——平江厂全国求助事件。

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觉得郭大伟可怜,又对古田铁工所的所作所为异常的生气。到了后面,事情虽然看起来云淡风轻的解决了,但是,这背后的原因让人屈辱又悲愤,谁能受得了这么被人看轻呢。

机床行业都想着一件事,一定要争气,只要他们有了好产品,还能受日本人的鸟气?而其他行业的工厂,即便有引进计划,也一直在观望,生怕再被坑了。

哪里想到,夏国居然弄出来了个机床协会,还有评定标准,这文件一下,不少人都挺好奇的,这协会干什么的?这评定又是有什么用?

东阳机床厂的胡浩收到的时候,正在省厅开会。

一收到就先翻开看,文件中说,这个机床协会是属于机械部隶属的,所有的机床厂都是协会的会员。上面写的是,通过和各工厂的有效沟通,对制定行业法律法规,以及发布行业动向,进行政策指导。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