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00)

吴大力一听就问:“在什么厂试用过?”

“这谁知道,不过最简单的不就是东阳厂吗?可惜咱们这边跟东阳厂那边没什么联系,要是能有认识的人,就好了。”

“我有啊!”吴大力立刻说道,“我去说,厂长,厂长?!”

吴大力根本就待不住了,直接进屋,吴国伟都惊呆了,他爸这么激动干什么?更何况,他们家哪里有认识东阳厂的人,他怎么没听说过。吴国伟想了想,直接跟了进去,结果他看到了什么。

厂长郭晓军家也不大,里面这会儿坐的满满当当的,他以为也就是他爸这么大的,六十来岁,身体还可以,刚退下来没多久,对厂子无比关心这类人,哪里想到,屋子里坐着的最大的有楼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退休都二十多年了。其他的也都是岁数大的老人家。

此时此刻,他们正说着话:“咱们齿轮厂问题很突出,设备陈旧产品精度不够,原先的订单如今都不续订了。这设备改造是一方面,但关键设备必须购买新的,咱们的旧机器达不到人家的要求了。这是个好机会!”

厂长郭晓军一点架子都没有,在旁边点头,“是,我们这半年没少做功课,我们还参考了一下当年燎原厂给东阳厂改造的思路,可是怎么看都贵,没办法十全十美,本来已经下了决心,跟古田签合同,结果它出事了。”

“再跟太阳机床厂接触,他们跟日本一样,价格贵服务也一般。我是真舍不得啊,一共就这点钱,这方案也不是十全十美,投进去了,万一不行怎么办?没想到,燎原一号出现了。谢谢各位都记挂着这事儿,还过来提醒我。”

“这有啥,”楼爷爷直接说,“这不是应该的吗?这样,先打听一下这几家机床,尤其是东阳厂的数控机床,我原先交流的时候,认识过几个小年轻,在五洲机床厂工作,我发个电报去打听一下。”

旁边另有人说,“楼爷爷,你嘴里的小年轻,已经退休了吧。”

楼爷爷笑着说:“差不多了,不过,咱们都是操心的命,你看你们退了吗?厂子里的哪个螺丝在哪儿,你们不都是门清吗?”

可不是?大家都轰的一声笑了。吴大力趁机说道:“我也认识一位东阳厂的技术员,原先出差坐火车认识的,留了联系方式,我这就联系一下。虽然说都是明码标价,可是私底下打探一下,咱们心里有数。大家打探来的消息合在一起,人多口杂,总会能看出到底怎样。”

“小吴这话说的在理。”楼爷爷一说话,吴大力的黑脸都不好意思了,“楼大爷,我都61了,不是小吴了。”

不过这种玩笑,就开了开,随后,后面各个都在说自己熟悉的人,说到了最后,干脆郭晓军直接说:“这样,厂子里给报销电报费,大家尽量发电报,我也跟几个厂子联络一下,到时候一起汇总,要是真的好,咱们就定了。”

本身大家还坐着呢,话一落,立刻楼爷爷他们都站起来了,郭晓军连忙说:“您慢着点。”

楼爷爷笑着:“不能慢,我回去翻翻联系方式,明天一早就发电报。”

吴国伟都没注意过这样的情景,等着回家的时候,忍不住问吴大力:“爸,你们这是干什么呀?都退了那么多年了,为什么要管这事儿?”

吴大力笑笑:“你还不懂,我进厂的时候厂子刚成立,建厂房的砖块都有我烧的,这一砖一瓦都是我参与建设的,这个厂子就跟你一样,也是我的孩子,能让它更好,我肯定得关心!”

明明说的是厂子,可吴国伟不知道怎的,就想起来他每次出去玩,他爸都在家里等他,无论是晚上十点,还是半夜两点,都等到他回家,才起身回屋。他有时候觉得挺烦的,被盯着,可现在想想,这不一样吗?

吴大力的声音还在继续:“对国家也是这样,你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建国了,虽然穷苦可是安全,你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日子,枪林弹雨,朝不保夕,能活着就不错了。有国家保护的日子,你真不明白有多好。你觉得哎呀机床发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数控系统便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是因为,这能让我们更强大啊。”

“你不知道,我看着郭大伟求助的电视,我是真难受,可今天我也是真高兴!太高兴了!”

吴国伟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想说:“爸,我去买点东西。”

说完就跑了,吴大力摇摇头叹口气,不一样了,时代不一样了,有些事情,没经历过,怎么说也没用了。

可没几分钟,吴国伟匆匆跑来,笑着说,“爸我买了二锅头,家里还有花生米,你高兴我陪你喝点?”

吴大力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哎!”

这一天晚上,因为这则广告,夏国不知道多少地方热闹了起来。机床厂的看到了生产国产数控机床的希望,普通工厂的看到了设备升级改造降价不降质量的希望,当然还有压根不搭界的,他们只觉得热泪盈眶,因为想到委屈的郭大伟。

燎原厂的大名再一次传遍了全国。

大家都知道,这个厂子可真能耐,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居然生产出了跟德国一样的数控系统,夏国的数控机床市场要变天了!

第二天一大早,许如意刚上班,听见了办公楼里叮铃铃的电话声此起彼伏,她看了看手表,早上八点上班,她一向早点到,这会儿才七点四十五,这么早就这么多电话?

许如意顺脚就拐进了供销科,放广告的时间都是早定好的,所以他们也有所准备,供销科这边仅电话就拉了十部——这是借鉴了专利运营中心,就是怕打进来人太多。

没想到这会儿全占线了。

机床厂销售科科长张元,这会儿正在旁边看着,扭头瞧见许如意就过来了,许如意问:“什么时候开始的,有多少客户问了。”

张元直接拿出了手中的本子,“已经有15家打来了,其中有14家是机床厂,咨询咱们数控系统如何合作的,还有一家是想买数控机床,打错了电话,我让他打给东阳厂了。”

——这会儿电话并不多,每个厂子都有一本电话册,上面印着全国各厂的电话,所以许如意的广告里,也只是在背景上写上了电话号码,没有让画外音念出来,她觉得词儿太长,不好记。

不过这个本子许如意可是看出门道来了,居然还有两个电话是昨天晚上七点五十和八点半接的:“你跑过来了?”

张元笑着说:“我猜肯定有心急的昨晚上就会打打电话试试,果不其然,这两家都是机床厂,规模不大,不过质量不错,效益也不错。他们也看到了数控机床的趋势,本来也想和长崎合作生产数控机床的,一看咱们的新闻和广告,高兴坏了!”

“已经聊好了,他们今天就买票过来,现场参观,如果可以的话,就跟咱们签订供应合同。”

张元这会儿可是得意洋洋,“厂长,您不知道,但凡这样心急的,都是真情实意想合作的,我的经验,必须第一时间接到电话,这让才能不丢失客户。”

这两年,机床厂也做的越来越大,张元这个原本锅炉厂的技术员,也是进步飞速,一方面考取了南河工业大学机械系的夜大,读出了文凭。另一方面销售也是如鱼得水,他有自己的理念,许如意也就不怎么管。

这会儿就笑着说:“干得好!”

好消息频传,到了下午的时候,胡浩也给她打了电话,“许厂长,幸亏你提醒,我们拉了十条电话线,没想到今天全占上了,虽然第一天不能够确定有多少成交额,但是订购意向已经不少了,粗略估计,一百台靠上了,这才一个早上。”

随后几天,燎原厂和东阳厂都热闹起来。

从各地赶来的厂长科长们,都聚在了这里。用大家的话说:“搬来了两年多了,我一直觉得咱们厂厂区实在是够大了,装三个分厂还剩下那么多空闲的地儿,这会儿我第一次觉得,怎么这么多人啊。”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