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02)

更何况,来之前,厂里人都已经想尽办法打听过了,绝对没问题,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他点头说:“就这样吧,怎么签?”

而在此时,贝尔盯着眼前的电视,终于叹了口气,虽然很不想,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听说燎原厂这几天已经人山人海,具体签了多少不知道,但有一点他知道——据说南州市的银行直接在燎原厂设了个点。

他对此很是无语,夏国的机床厂这么草率吗?太阳机床厂这边也常年接待客户,机床是大设备,最短考察期也要一个月,所以他才没那么急迫,请示完总部又拍了广告,准备也在国家台相同时间段上广告。

可是,怎么能这么快的签约呢!

但凡他们再等一等,自己这边的广告就上了,这是疯了吗?他们也必须快起来了!

幸好这种广告制作实在是太简单,很快就出了片,贝尔挺嫌弃地看过之后就说:“赶紧送过去,今天晚上就播放!”

许如意今天没有再郭培生家里吃饭——许吉祥和许为民两人一块回来了,今年放暑假之前,两人就说了,许为民跟着那位教授在医院当助手,许吉祥则想在京市找做生意的机会,许如意这工作,经常跑京市,一家三口虽然不住一起,也是经常见,就同意了。

这会儿已经到了八月中下旬,马上要开学了,恰好许如意最近不出差,这两人商量好了一起休个假,一家三口也可以聚一聚。

许为民回来,许如意的生活就有了大改善,今天吃的是她最喜欢的红烧肉和溜肉段,还有几个菜,可算是丰富。许吉祥还带了米酒,说是同学家酿造的,要一起喝一杯,好好聊一聊。

所以这一天晚上,许如意家里拉着窗帘,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三人聊得不亦乐乎。

许为民说实习时候的糗事,许吉祥眼睛发亮地说苏景然要到京市开店了,许如意偶尔说说燎原厂成交量——那是燎原厂建厂以来最大笔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东阳厂的那部分分红。

更何况,16位微控制器已经研发成功,后续的研发费用根本就不愁,燎原厂现在简直不要太有钱了!

所以许如意这会儿惬意得很,直到新闻结束,许吉祥提议:“你们厂的广告已经出名了,我们同学都说,没见过这么没水准的广告!”许为民也点头继续捅刀,“我们同学也这么说。”

许如意根本不在意:“管它好看不好看,我们是要所有机床厂都知道燎原厂的数控系统多少钱,管用不?!”

他俩这个是真佩服,连忙点头:“管用管用!看了一遍都会背了。”

就这时,广告终于开始了,先是燎原厂和东阳厂各一分钟的魔音穿耳,许吉祥还跟着背了背,等着结束,她就喝了口米酒:“姐……”

话音未落,就听见了同样的魔音穿耳:“想生产自己的数控机床吗?太阳机床厂数控系统,只要51999,送设计图纸和工艺,包教包会!”

噗!许吉祥直接喷了出来!

许如意都愣了一下,不过很快笑了:你看,这不拿出诚意来了吗?

第101章 三章合一

这一幕许如意早就料到了,毕竟在燎原厂这么强大的低价攻势下,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如何生存呢?

的确打着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牌子,很多国人会觉得,他们就是质量比国产的好,可我们并不是富裕国家,工厂的采购目前虽然已经比较自由,可还是需要报批的,同样的东西价格差距这么大,用美国日本的不用夏国的,其实很说不过去。

那么他们的销量势必会减少,改变是必然的。

许如意唯一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跟风拍同样的广告!

这就是号称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美国,这个广告创意没给她钱吧。

许如意挺鄙视的,决定下次见了贝尔让他付一下创意费。

许如意淡定,许吉祥和许为民可不淡定,擦干净身上后,许吉祥几乎兴奋坏了,直接哈哈笑起来:“姐,我收回我刚刚的说法,你们的广告就是最厉害的,这美国人怎么也学起来了,看样子是被你们打击的不轻,没办法了!”

许为民也乐:“这是大出血了,不过姐,虽然他们的价格没有压到跟你们一样,可是对你们影响也很大,差不了几千块钱,很多人恐怕会选择外国货。”

这是肯定的,别说机床行业了,夏国其实现在还是全面落后状态。

广交会这两年算是有所进步,开始出口轻工业产品,但大头还是农产品和原材料,如果我们更加先进的话,怎么可能将那些稀缺的资源卖给别人?!

而且现在社会上,也是这种风气。

因为改革开放了,有了电视,走了出去,很多人长了见识,知道的更多。反倒是看到了夏国的不足。

不少人都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更圆,许如意没少听陆时章说,这两年出国考察经常有人借故不回,留在国外当黑户。

燎原厂也有所感觉,他们这两年人才需求量大,所以名额很多。这年头大学毕业还是包分配的,但有点好,可以事先相互协商,双方都愿意了,再走程序。他们看中了不少苗子,本来说的好好的,转眼就出国去了。

但凡提起来,无论是华一心还是郭海英他们,都是心疼的不得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燎原厂的工资奖金已经够高的了,搞科研还有其他奖励,可怎么比,科研环境和薪资待遇都不可能高过美国。

不过许如意要是害怕这个,就不会这样做了。

“这是必然的,他们的产品肯定是不错,历史悠久,更有底蕴,会有不少选择他们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这个许如意可不是吹牛,她从四十年以后来,纵然她不是天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一些方向理念工艺,尤其是对数控的了解掌握,绝不是刚刚起步没几年的他们能够比拟的。

“有选择才有比较啊。我们机床协会已经定了,明年举办夏国第一届机床展览,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看是他们的设备好,还是我们的精度高,一目了然!”

“更何况,拿出来了就是咱们的了,有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发现了差异才能有融合,才有进步,这对咱是好事。”

他俩可没想到还有这招,但最喜欢的却是许如意说的后面那句话,许为民直接站了起来:“姐,为你这句话我干了。”许吉祥也一样,跟着一口闷。

他俩都喝了,许如意自然也得喝了。

但她酒量真的不好,刚刚就喝了几杯了,再加上这杯,就有点晕乎了。

要不是后面长崎机床公司的广告也出来了,她已经睡着了——它不知道是不是没抢到《天际预报》旁边的时间段,换到了电视剧前那一段播放的,不过日本人还是没那么直接的,他们讲究的含蓄美。

这条广告足足30秒,显然是在日本拍摄的,由一个满头白发的日本老工人,从车身的锻造开始讲,一点点带领着大家看到了一台数控机床是经过了多少步骤才出厂的。

画面精美,语言得体,让许如意想到了他们那会儿有一阵特别盛行的词儿——工匠精神。

虽然日本机床崛起不过20年,但它却在卖情怀——看看我们的工厂吧,看看我们的流水线吧,看看我们的产品吧,我们是多么的用心,我们是多么的严谨,快来选我们啊。

当然,工匠精神就代表着值钱,所以,当广告最后定格,许如意瞧见了他们的意思——上面根本没有价格,只是说有优惠。

但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如果价格真的打到底了,有竞争性,怎么可能不报价呢。这肯定就是想用名头来吸引顾客,没舍得降价呢。

在这点上,许如意觉得日本人还是不如美国人来的实在。

事实上,川野清此时正在懊悔中,他和贝尔前几天的确通了电话,但是两者并不真心合作,事实上,到底用什么方案来应对燎原厂的价格冲击,双方也不会摆在台面上。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