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48)

因为在路上睡多了,所以许如意没什么睡意,开着灯看看书,一直到12点多,谢丽丽才悄声开了门,不过瞧见许如意没睡后,就放开了手脚,把门关上,跟许如意报喜:“已经约好了。录像是有的,可是你恐怕有点想不到。”

许如意就问:“什么?”

“他们说,可以将四台设备放在一起组装,因为,两个恒温车间中间是一座薄墙,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就是一个车间,用假墙分开的,为的就是时时刻刻能看看日本的组装过程。”

许如意:……

果不其然,第二天并没有让他们见到设备,只是给了他们一堆资料看,这是很重要的资料,有着各种设计图纸,譬如电气连接图,地基图纸等等,这都是一手资料,珍贵也需要吃透。

许如意他们直接开了一个房间,关了门由她带着一点点吃透,一直到第五天,才通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过去看看了。

这个通知一出,许如意还没什么样,全秉信他们已经兴奋的不得了,这可是九轴机床,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之一,它生产的螺旋桨是用在军用级别潜艇上的,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绝密,如果不是这次机会,大家是根本看不到的。

——当然,这个看不到是指的外国的产品,燎原厂的已经在研究中,终究会研究出来,但是,这种绝密的设备几乎不会流通,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一次,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同样是九轴数控机床,对方是怎么做的,做到了什么程度,和我们的区别是什么,和我们比孰强孰弱。

应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检测的机会,谁不激动?

这天一大早,全秉信小队13人(加上许如意)早早就吃完早饭集合了,这是第一次进车间,所以是维克多专门过来带领他们。他们依旧是坐了客车,不过因为很近,大家只觉得刚刚坐下就已经到了。

车子是停在了造船厂的一个广场上,下车后,步行去往车间。

一路上,皆可看到这个苏联最大的造船厂的模样——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长达数百米的造船台,起重量高达350吨的水上起重机,还有仿若山一样的巨大船只。

而与这些“巨人”相比,造船厂的车间显得就不那么起眼了,它们全部都是由红砖砌成,不过数米高,看起来又小又旧,毫不起眼。

很快,他们就到了这些不起眼的红砖车间门口。

大门其实是开着的,不过车间太深,很难看清楚里面的样子,维克多说:“走吧就在里面。换一下衣服进去。”

——所有的精密机床都需要恒温车间,对温度和灰尘量是有着要求的,即便是安装阶段,每每进入,也需要换上工作服。

等着一切就绪,他才带着大家从车间往下走,通过了有点昏暗的楼梯,走入了位于地下的恒温车间。

还未到底,就能感觉到光线亮了起来,等着真正下到了车间里,就发现这里面有着跟上面完全不同的景色,整个恒温车间被照的彷如白昼,从天花板到墙面到地面都是白色,显得这里格外的亮堂和冷清。而在这巨大空旷的车间里,十几位苏联的工作人员已经就位,四台已经装到一半的设备摆放在中间。

但凡用心观察就能看出来,四台设备分为左右两边,左边和右边甚至连地上零部件的摆放都是一模一样的。

维克多笑着说:“这就是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目前四台全部都在这里了。不过,这里面有两台是长崎和古田的工作人员组装的,有两台是我们的工作人员组装的,请问你们能看出来吗?”

他笑眯眯的,不过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考验他们。

毕竟,夏国的数控设备是一匹黑马,但谁知道这匹黑马跑到了多快的速度呢?选择夏国是没有其他选择,但总要试试深浅。可这看起来,实在是太为难人。

也许在某些工艺上,苏联这边没有掌握,但是,他们是跟着日本人的节奏来的,人家安装一个螺丝,他们也安装一个螺丝,人家安装工作台,他们也安装工作台,东西一样,所有进度都一样,怎么可能看出来?

严华谢丽丽他们,就有点担心。

倒是工人里有很多不懂俄语的,所以是负责翻译的魏学军翻译了一下,大家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没等大家议论,全秉信直接问:“可以往里面走进一点看吗?”

维克多知道他是安装小组的组长,点点头说:“可以。”

全秉信就大步走了过去,他的本事,燎原厂的人谁不知道,所以,瞧见他动,大家反而安静下来。就瞧见全秉信走了过去,并没有停留,仿佛是散步一样,绕着四台设备走了一圈,然后就毫不犹豫地指了指左边:“这边是你们安装的,右边是日本人安装的。”

维克多都愣了,“你怎么知道?”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根本就没动手,甚至多余的眼神都没给,怎么可能看一看就知道?他们的技术比日本人的技术差这么多吗?他们怎么没感觉?

岂料全秉信憨憨的笑了笑,回答:“不好意思,这我们的秘密。”

第117章 两章合一

维克多都愣了,怎么就秘密上了?他虽然学的是机械,但并不精通,所以日本人在的时候就已经很头疼了,他们总有各种核心技术,对他们避而不谈。

如今夏国人来了,他记得原先的夏国人朴实而又大方,怎么现在也开始玩秘密这套了。

他不由看向了旁边的严华等人。

事实上,这会儿的夏国人心思放在全秉信身上的很少,大家都被震撼到了。

这四台机器已经在这里安装加放置了将近一年,维克多他们已经习惯了,但是对于夏国人来说,他们这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

刚刚从楼梯上下来的时候,四台半成品单独放着,因为外罩都没有安装,看不出什么来,大家只觉得大而已。可是当全秉信走上前站在了旁边,甚至绕着走了一圈,那种大与小的对比,才让人真正感觉到了震撼。

这些设备进口是用于生产潜艇螺旋桨的,所以加工件的直径都在七八米以上,能够加工这么大的工件,机床的尺寸也是惊人的,本身就是超重机床,整个机床许如意昨天看资料,重达1350吨,因为是卧式机床,机身的长度足足有50余米。

这样的四台设备,全秉信行走其间,是需要仰望的。

这个动作难免让人感叹万千——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几乎是所有夏国机床人不可触及的梦想,但现在,即便它如此的神秘,我们却已经近在咫尺了。

谁能不震撼?谁能不欣喜?谁能不自豪?

严华很快发现了维克多的目光,但是所有涉及到安装细节的问题,他是一律不管的,全秉信作为安装组组长,他说是秘密,他就不可能告知苏联人,所以,他笑着说:“那么就开始吧。”

维克多颇有深意地点点头:“好啊。”

目前的四台机床都是半成品,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如果是刚刚运抵,从头开始,燎原厂熟悉资料后,直接上手就可以。如果已经安装完毕,只需要调试,燎原厂也能胜任。

但是这种半路安装,虽然前面都是原厂工作人员操作,但谁也不能保证,之前没有任何错误,所以,为了不给后面留下隐患,是必须检查过后才能继续。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半成品如何检查?

设备不能启动,根本就发现不了,所以燎原厂早就提出了要求,他们不会同时安装,而是只安装一台——这一台要求全部拆开,记录顺序,等着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试用,合格后才对其他三台进行同样操作。

当然,如果苏联人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跟着拆开一台,跟着燎原厂同步重复步骤,这样的话,倒是可以省去一部分时间。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