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69)

日本机床的优势是,虽然在中低端机床已经被燎原厂取代,可是他们还有着不错的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这些都比德国瑞士的便宜,是不少工厂的唯一选择。

双方势均力敌,这是个自损一千伤人八百的法子。

梅尔维尔的声音在耳旁:“所以,我需要权衡一下,张先生,希望您能理解我们。”

张元能说什么,如此坦诚已经是极少的了,他点头说:“好的,那我就等您最后的选择。”

等着挂了电话,他就急匆匆去往许如意的办公室,结果敲门进去,就瞧见许如意正在打电话,她的眉头微微皱着,张元有种感觉,说的八成也是这事儿。

果不其然,许如意挂了电话第一句就是:“齐丰那边传来一条消息。”张元点头,“我也是要说这个,梅尔维尔那里出了问题,细问下才知道,日本机床制造协会明目张胆针对我们。这个范围有多广?”

许如意很是肯定:“应该是全部,否则怎么形成封锁?”

张元立刻说:“要不这样,我们立刻发布信息,推出我们的加工中心,还有柔性制造系统。”

许如意摇摇头,“后者我们还不成熟,这时候不能乱上。更何况,就算我们上了,对方可是日本机床协会,下属机床企业和零配件、刀具、模具等企业就有一百多家。他们几乎是日本机床行业的全部,即便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巨大的份额。别说柔性制造系统了,就是我们已经成熟的加工中心,都不一定有人信任。”

“毕竟,他们更成熟,而且范围更广。”

张元皱眉:“那就这么等着?”

许如意:“他们有他们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好处,如今胜算五五开,这比之两年前已经很好了。再说,挑战就是机遇,这是它们最后的反击了,它们吃不下燎原厂,燎原厂就会吃了它们,怕什么。”

第126章 两章合一

许如意说的慢慢来,可不是就这样等着。

瞧着张元着急的样子,她就说,“开个会吧。”

这个会议自然是燎原总厂和下属四个分厂所有主要领导,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告诉他们恐怕要有一段日子难过了。

会议是在第二天开的,这会儿许如意拿到的信息更多,连带夏国的工厂也受到了类似的口头消息,还加了一条,他们拒绝任何安装燎原厂数控系统的产品进入日本。

这话听着很可笑,毕竟日本的机床世界闻名,不过这并不稀奇。

就跟当初日本人靠着物美价廉跑到美国抢地盘一样,美国的商人们为的是同等质量下降低成本,可不会为了爱国而多付钱,所以他们成功了。燎原厂的产品在日本是一样的情况——他们质量不错,价格低了三分之一,机床可是重资产,那是大一笔钱,谁不会省?

当然,为了收拢这部分机床厂,日本机床协会同意向他们提供跟燎原厂同等数据的数控系统,而且价格不比燎原厂的高。

这就等于放弃这部分市场,牺牲部分利润,就为了挤兑燎原厂。

所以这个要求,其实对于这两年刚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夏国机床厂挑战很大。

会上,一说这个,木艺厂厂长武广进的眉头就皱起来了,“这简直是杀人诛心。这些生意是咱们带起来的,没有燎原厂就不可能打入这些市场,但是,厂子是需要生存的,更何况,一个厂子后面可不止本厂的职工,还有税收等各方面,这就等于将燎原厂推到大家的对立面。”

“谁能再用燎原厂的系统?”

但手推车厂厂长薛红英立刻反驳:“但这是一时的,如果这么下去,燎原厂即便挤兑不死,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夏国好不容易起来的机床市场,乃至于下游产业,都会受到严重打击,这个时候不能短视,苦是一时的,痛却是长久的。”

武广进点点头:“我何尝不知道,其实人人也都知道,但是,能做到吗?”

这是个大问题,屋子里一下子陷入了安静中,武广进问:“这事儿能不能跟部委汇报一下,看看部委有什么政策。”

都没用许如意说话,郭培生直接说:“汇报是肯定汇报的,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外贸出口进口权早就下放到各省各厂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主,只能说可以提倡协调或者有所倾斜,但不可能一刀切,什么都用我们的系统,不准用日本的系统,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这么搞,其他家也这么搞,那不乱了吗?”

的确是这个理,坐在的都是各厂的主要干部,他们就是能够左右一个厂政策的人,太知道大家想的是什么了。

燎原厂的确带着大家往前跑,但是跟一厂人的糊口比起来呢,这倒不是说他们没良心,但是,作为厂长你的职责就是经营好一家厂子,让职工们吃饱饭吃好饭。

所以,在座的脸色都不算好。

当然,会议还会议论一下日本可能的手段是什么,对打多年,别说是机床厂的厂长罗勇,就是锅炉厂,手推车厂,木艺厂的厂长们,也都时刻关注着,对于日本机床行业很是了解。

他们可以立刻确定的点是:“德国和瑞士等高端机床公司应该不会下水。就跟美日之争一样,根本撼动不了他们的位置。我们这两年在中低端市场表现很好,但是加工中心去年就推出了,卖的不多,想都可以知道,很多人还是在观望,想要看看燎原厂的设备到底耐用性和售后如何,才最终决定。”

罗勇说道:“至于柔性制造系统,看似就是将几台机床和加工中心组合在一起,仿佛搭积木一般,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容易,燎原厂今年才算是摸索着差不多了,不过不能称之为成熟,距离推出还有差距呢。”

“还有高端机床,譬如已经生产国的七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和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这个如今只是不计代价造出了样机,如果想要真正落地,零配件供应就需要长足发展。”

这是可以肯定的,同时薛红英也说:“美国恐怕不会立刻出手干涉,我认为他们更喜欢坐山观虎斗,最好是两败俱伤。”

但是总厂技术处的徐磊直接说:“但有一点,我一直认为他们肯定不止这个手段,肯定还会抹黑我们。譬如,可以利用我们上市时间比较短来做文章。”

许如意不禁给徐磊竖了个大拇指,当初徐磊在锅炉厂因为技术积累不行,所以一直很自卑,许如意却发现他其实很敏锐,虽然因为学历问题,技术一般,但是做技术型管理人才却是非常合适,因此一直鼓励他。

徐磊现在也许不是燎原总厂技术最好的,甚至应该说虽然经过了多次培训和深造,只能算是还不错,但是眼光是有的,“我也是这么想。大抵从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系统,认为我们的重复性不行,另一方面是从机床本身出发,他们会攻击我们耐久性有问题。”

“我也是这么认为,”许如意说道,“事实上,我们崛起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让大家无法信任,并且只有中低端产品,产品不够全面,这是我们的弱势。我们必须证明这一点,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可以的。”

“一旦我们可以证明,那么,我们优异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就会像两年前一样,横扫所有的市场。即便他们再威胁也没有用处,因为我们可以取代他们了。”

这个说法一提出,本身大家还是很悲观的,但不知道怎么了,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似乎许如意总是有这样的本事,她能在所有人都觉得是绝路的时候,愣生生找出一条通天大路来,带着大家一路向前。

徐磊立刻问:“厂长,你是不是有想法了?”

许如意点点头:“你们记得两年前我们有个一百万美元的赌注吗?”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不过因为长崎一直不曾答应,所以这只是个约定,从来没有人拿到过这笔奖金,其实大家经常会想,许如意这算不算空头支票赚名声?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