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72)

可许如意偏偏对燎原厂厂长这个位置爱不释手。

许如意从来不搭理这些人,因为她觉得说不清楚: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抱负?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向往?你们怎么知道我想看到什么世界?你们怎么知道我想要我们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子?

但这些都是她的心中所想,厂子在蒸蒸日上,行业在一点点变好,但她从未有过机会说出这些,她怕别人不理解。

现在,她有了。

患难见真情,是真的。

不止是东阳厂,随后的几天,韶光厂的莫云也打了电话:“许厂长,我们的订单生产暂缓,但不是解除合同,是我们拒绝了外贸订单,一时间有点消化不了,不过你放心,我们不用日本的。”

许如意说:“你们这么小的厂,别跟利润过不去。”

莫云笑着回:“许厂长,我们还有其他订单,放心吧。”

还有很多……几乎在半个月里,电话陆陆续续打来,有的跟许如意熟悉一些,打到了许如意的办公室,有的是打到了郭培生那里,还有人打到了办公室或者是销售部门。

整个燎原总厂的办公楼电话铃声叮铃铃响个不停,每一个电话都是声援,都是支持。

许如意唯一做的,就是她以及所有接听到电话的人,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而这半个月,也让很多外国公司对夏国人印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他们的心中,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跟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他们低调朴素,但是为了挣钱,那真是无所不用极其。但凡搞过外贸的都知道,夏国的工厂为了外汇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他们给出的价格低到不可思议,你甚至都在怀疑,这样的价格怎么能做出来?

后来才知道,他们有出口补贴。

但越这样,他们越觉得可笑,就为了一些外汇,赔本赚吆喝,至于吗?

所以燎原厂和夏国的机床厂打出低价这副牌,他们是不意外的,夏国的东西就应该是物美价廉啊。所以,当日本机床行业对上燎原厂,宣布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不是问题,他们那么迫于挣钱,怎么可能不接受呢。

——要知道,就算是他们,面对这个条件,也是接受的,做生意嘛,为了赚钱不丢人。

大家都等着东阳厂、东北厂、韶光厂等等机床厂的厂长矜持一段时间后,无奈地说:“好吧!”“只能这样了!”“如果这样的话,你们得加点钱。”

那对他们来说,真是好消息。

毕竟燎原厂的数控系统只推出了两年,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同样的价钱,换成了推出时间更长,平时价格更高的日本数控系统,真是合算极了!有些人甚至都后悔,当初应该多订几台。

一天,两天,三天。

第一个接到回绝电话的是卡索集团,东阳厂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我们一切按着合同的规定进行,如果你们违约的话,我们会根据合同收取违约金。”

接电话的是卡索集团采购部的经理劳瑞恩,他简直不可思议:“你在说什么?你是不是说错了?你知道我们是你们老客户,你这样做,还准备跟我们合作吗?要知道我们集团最近一直扩大规模,我们需要很多机床。”

胡浩的回复是:“我们之前的合作很愉快,如果你们还是按着之前的合同进行,我们很高兴为你们服务,如果非要我们更换日本机床数控系统的话,抱歉,我们是夏国的企业,我们厂只用燎原厂的系统。”

等着挂了电话,劳瑞恩连忙去跟卡索汇报,一路上他都是一种不可置信地感觉,作为一名高管,他太知道他们这样的集团是多么好和稳定的客户了,毕竟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扩张,巨大的市场催生了巨大的需求,他们作为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简直是日赚斗金。

居然有人会拒绝他们吗?

居然有人会为了别的厂子拒绝他们!

别提他们都是一个国家的,要知道,卡索集团所在的国家有的是公司,如果为了别的公司而放弃自己的利益,那么股东和股民会吃了他们的!

这是怎么想的?

他也是这么告诉董事长卡索的,卡索也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劳瑞恩还在旁边计算着他们将要提高的成本:“如果要从日本订购同样的机床,我们每一台的成本将增加三分之一,也就说,整体预算上浮将近千万。这个数额太大了。”

这是肯定的,他以为卡索会跟着一样皱眉,没想到卡索问的是:“他真的那么说的?”

劳瑞恩点点头:“我是原话转述,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我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受到了什么样教育,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作为呢。”

“夏国人一直是很团结的。如果你读读夏国的近代史就会知道了。只是我没想到,即便在他们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之后,他们之间还有这种团结的风气。这真是不可思议,也让人佩服。”

“这……这在商场非常傻。”劳瑞恩认为。

“不!”卡索慢慢道:“打听一下,其他的和夏国机床厂签订合同的公司,接到的是什么样的电话。如果只有这一家,那我们可以当他傻,不在意他,如果是全夏国都这么做,那他们就不是傻,是诚,是真,是非常聪明,是值得注意的一股力量。”

劳瑞恩:“您是说……”

“我是说,如果他们真的换了日本的数控系统,几年后燎原厂消失,他们也会消失。但这样长远的目光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如果他们全部选择了跟燎原厂一个战线,无论他们是因为团结,还是因为看透了这个因果,他们都是不可小觑的势力,日本人不一定赢。”

“不要贸然的拒绝他们。你要知道,即便我们这样大的集团,享受了那么美好的价格后,让我们去重新回到日本人的价格,我们也是不愿意的。如果他们可以抗衡,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等一等。”

劳瑞恩顿时明白了,最好不是一方压倒一方,最好是势均力敌,那么他们才能受益。所以,当燎原厂从一个单薄的厂子展现出抗衡的力量时,董事长才会这么感兴趣。

他立刻说:“好的。”

事实上,并不只有他们收到了这样的回复,全球数十家曾经跟夏国机床厂提出更换日本数控系统的公司,都收到了这样的答复。

胡浩惊讶地跟许如意通电话:“我以为他们会直接说,那就不合作了。没想到他们迟迟不回复,我怎么觉得,他们这是舍不得呢。”

这会儿的胡浩跑到了燎原厂,说是看看许如意,其实看样子,他也需要发散一下,嘴角长了个特别大的泡,这会儿破了,烂了老大一块,说话都疼,显然不是一般的着急上火。

潘华给他端了一杯菊花茶,胡浩连忙说谢谢,“你们真不错,连菊花茶都有。”

“没办法,知道你们最近上火,专门买的。”

胡浩:……

许如意不过是开个玩笑,接着说:“因为我们扭成一股绳了,他们感觉到了力量,所以坐山观虎斗,这样才不得罪人。”

倒是日本机床制造协会,最近几天的氛围并不好,谁都没想到,夏国的机床厂没有一个愿意的,他们本来以为选择日本数控系统,继续完成合同订单,拿到巨额的利润,这几乎没有悬念的事情,可夏国人居然不要!

这就让他们进不能退也不能。

坚持下去,这些大的公司不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内买到需要的产品,时间一长,怎么可能不出事?他们原先的配合不过是因为无所谓——都是一个价钱,用燎原的,用日本的,他们不吃亏。如果真的误了事,他们凭什么听从日本机床行业的号令呢。

反过来说,日本机床行业这些公司,也不敢真的得罪这么多的大客户吧。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