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7)

可不是,一市之内还可以去告诉人家,我们解决了问题,锅炉报的读者遍布全国各地,怎么办?

锅炉这东西,买一次用多年,不能外销,他们有什么出路?

一时间,欢呼声小了不少。

“如果我们也在《锅炉报》发表文章呢?”突然间,一个声音响起。

对啊,如果能在锅炉报上说明就好了!

大成厂在那里发表让大家知道了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那里发表让大家知道我们解决了。

这传播速度,可比靠口碑快多了。

可……这年头写文章上报纸都是才子才女的事儿,他们燎原厂可没这样的人!

还是郭培生听出了许如意的言外之意:“你是说你能写这样的文章?”

她写论文超在行好不好?

“当然能!我已经将这次的经验总结成文章,再加上今天我们在厂里的实验数据,很快就可以寄到《锅炉报》,把我们解决了缩孔漏点问题告诉所有读者。”

顿时,许如意就觉得这屋子特别亮,所有的目光似乎都聚集在她身上,一个个眼神亮晶晶的,就跟看大熊猫似的。

张大壮直接拍了胸腹:“许老师,以后你的活我干,你写文章!”

郭培生直接说:“如意,跟我来。”

一进办公室,郭培生居然给她倒了杯水,很郑重地放在了她跟前:“那篇文章你准备怎么写,他们能发吗?”

许如意直接从兜里掏出了写好的半成品,交给了郭培生:“您看看。”

郭培生打眼一看,题目叫做《关于锅炉蛇形管左手焊缩孔漏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头的第一句就是:“蛇形管因为管壁距离近,无法打磨,所以在左手焊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缩孔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焊接成功率为60%。

1980年第六期就有大成螺丝厂投诉我厂锅炉蛇形管焊接问题导致停工,我们对此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锅炉修理项目攻坚小组,目前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将方法公布如下,为解决更多锅炉问题抛砖引玉。”

只这一段,郭培生就知道,许如意绝对不止是一个有技术的技术员,这一段,她是有数据,有诚意,有态度,不禁叫了一声好!

许如意还以为他要跟自己说几句,没想到他立刻又低下了头。

足足十五分钟,整个楼道里因为技术突破热闹的跟过年一样,办公室里却安静的只能听见微弱的呼吸声,郭培生就这样头也没抬细细将文章读完,虽然还有些数据没填上,可他已经能知道,这样一篇稿子会造成怎样的效果。

首先是态度问题,出了问题,燎原厂没有推卸责任,没有畏难,而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其次是实力问题,别的大厂都解决不了,他们能攻克下来。

最后是不藏私,大方地分享出来,同大家一起进步。

要知道,他们原先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机械厂,生产锅炉跟其他大厂压根没法比,有了这个,却可以论一论了。

郭培生把稿子压在了手里,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许如意,半点疲态都没了:“你对咱们厂的锅炉改革有什么想法?我说过,谁有本事我让贤,敢不敢拼一把?”

第6章 6

《锅炉报》编辑部。

编辑姜红一上班,收发室的大爷就喊住了她:“姜编辑,又有你的信。”说着,还拍了拍身边厚厚一沓。

姜红是负责读者来信栏目的,这场面已经见多了,笑眯眯地就过去抱了起来,还来了句:“呦呵不少。”

大爷问她:“这么多,咱们得刊发到什么时候啊?”

“绝大部分都不能用,”姜红一边数着一边说,“咱们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热情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能用的好主意其实不多,多数都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对不作则企业曝光的越多,那有诚信有质量的企业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对技术讨论的越多,就越广泛地普及知识,甚至激发大家创新的热情,长久下去,我们的工业水平肯定会提高的。”

真要这样,可是太美好了!

大爷直接给她竖了个大拇指:“你这个栏目设置的好!”

姜红也数完了,“一共27封,对吗?”

自然是对的,签了字,姜红就急匆匆去了编辑部,因为她看到了一封绝对没法想象的来信——一封来自于燎原县机械厂的信。

锅炉报是行业内报纸,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订阅对象一直是各大开设了锅炉行业的高校研究所和锅炉厂,虽然说发行量不小,但一直不温不火。

就是那种大家也订,可能也看,但没什么反应,他们下去采访的时候,她专门问过一线工作人员,结果工人说看不懂,技术员说都说上面的稿子都是专家写的,他们可不敢投稿。

姜红回来后,就提议开设一个读者来信栏目。

本以为很难做,没想到第一期就收到了不少来信,各种发明创造,简直数不胜数,他们也根本没想到,原来我们的发明家在一线!

一共只办了三个月,这个栏目已经有了很高的人气,当然,让它大火,还是两个月前的一封告状信!

大城县螺丝厂在燎原县机械厂订了一个立式横水管锅炉,只是没想到,用了三个月就漏了,经过三次返修,依旧没有解决,螺丝厂厂长苏国强就写了信来告状,认为他们质量差,不负责任,要曝光他们。

读者来信栏目,一向是刊登大家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这是第一次收到告状信,递交选题的时候,其他编辑都认为跟栏目宗旨不符合,但姜红却认为,这恰恰是他们最应该做的。

作为行业报纸,如果不能引导行业风气,那算什么行业报!

他们就应该赞扬应该赞扬的,曝光应该曝光的,让做得好的发扬壮大,让做得差的检讨自省。

所以,她核实情况后力顶这篇告状信发了出去,果不其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方面,燎原县机械厂彻底臭了,听说他们的锅炉订单全部退掉,已经被责令整改。

二是各种告状信如雪花般涌来,报纸一星期一份,他们连续又发了七期,曝光了不少内部不良行为,甚至还得到了机械部的赞许。

但八期反面,没有一个出来吭声的,现在,燎原厂居然来信了?他们要说什么?是自辩,是反驳,还是别的?

一上楼,放下东西,姜红连茶水都没倒,急匆匆坐下拆开了那封信。

一打开信纸,她就愣了,因为上面既没有自辩,也没有反驳,居然是一篇投稿——《再议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

上面第一段写道:“在今年的第三期报纸上,招远锅炉厂李学海同志对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已经非常全面,我想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姜红马上往下看去,就瞧见文章从三个方面,六个小点条分缕析地写明了原因,不但言简意赅,居然还挺幽默,外加上一笔漂亮的楷书,整篇文章可以说是姜红做编辑十年来,上上佳作了。

燎原厂居然有这样的人才,那怎么会解决不了锅炉漏点问题?

既然写信来,就是平日里也阅读锅炉报,为什么对被曝光的事情没有只言片语,而且,这位叫许如意的女同志,也没有写自己的职务。

这篇文章发表肯定没问题,这样的对原本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就是他们提倡的。

但是,燎原厂的渊源让她忍不住翻出了行业电话本,找到了燎原厂,拨了过去。

许如意这会儿正在三车间呢,前几天探伤完毕,郭培生当众宣布了他们的锅炉漏点大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同时宣布的是任命许如意当技术副厂长兼锅炉攻坚小组组长。

前者让大家欢呼雀跃,后者却是引起了大争论。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