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88)

路上许如意还问呢:“到底是哪几对?”

王石头就一一跟她说,说到王晓宇的时候,还说呢:“王晓宇还说要谢你呢,没有你,他媳妇找不到。”

许如意这会儿本来有点困了,一听就精神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王石头想着也乐:“你还记得那次在老山将遇到的供销社大姐吗?”

许如意还没说话呢,许吉祥就抢答了:“就那个侄子在清大,要介绍给我姐的。”

王石头一拍方向盘:“对,就她。后来我们她还来过一趟,找厂长,说是想办个联谊会,给两边单身青年组织组织。结果厂长不在,邬主任就同意了。王晓宇去了,在那里认识了他对象,这不,要感谢你吗?”

许如意:居然还有这事儿,幸亏她不在。

不过这么说说闹闹,很快就到了燎原县,许如意睡了一觉后,就穿上了深色西服,第一次充当了一次证婚人的角色。

燎原总厂如今日子好,原先大姑娘还能嫁出去,小伙子可是真没人肯嫁,如今用张红的话说:“可都是香饽饽了。”

这也是为了展示燎原总厂的实力,所以办的热闹又喜庆,大半个厂子的人都来了,还请了照相师拍照。

许如意也挺高兴,如果大姐没再追着她说她家侄子要放寒假了,就好了。

不过,等着乐和完了,许如意也准备回家了,办公室值班的干事却匆匆走了过来,跟许如意说:“省厅陆厅长来的电话,让您接。”

许如意想了想最近除了一组的设备名录提交了,没什么事儿呀,就走了过去,一接过来,陆时章的声音传了出来:“许厂长,一组的报价出来了两份,跟你预估的差距很大,你来一趟省厅吧。”

第37章 三章合一

一组的设备清单,许如意都是一一看过的,价格的确会有波动范围,但不可能有太大,许如意问:“差多少?”

陆时章并没有说具体答案,只是道:“电话里说不清楚,你还是过来看看吧,进来找我的秘书,不要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这就说明肯定不少。

挂了电话,许如意就下楼找王石头——今天集体婚礼,厂里的三辆小轿车都回来了,而且薛红英听说了,还帮忙借了两辆同样款式的红星小轿车,外加司机,于是每对新人都是小轿车接来的。

这年头,小轿车可是稀罕物,很多人结婚有辆二八大杠就不错了,所以燎原厂这次的婚礼,可是太长脸了。

新人们没有不满意的,恰好厂里说好了,每人给他们一卷胶卷拍照留念,新人自然是各种拍摄,连带亲朋好友都能上去凑个热闹。

所以,这会儿许如意下楼,大家都还在办公楼前的空地上热闹呢。

郭培生显然注意到了有人找许如意,这会儿瞧见她下来了,就走了过来小声问:“有事吗?”

许如意小声把事儿说了,郭培生的眉头就夹得紧紧的,“这跟外商打交道,门门道太多了,你有数吗?”

“差不多,大致知道他们的招数。放心吧,不过我就不留了。等会儿吃饭,您帮我敬敬酒。”

这年头还不流行去饭店请客,如果是普通人结婚,大多是在自己家里做上两桌,请亲朋好友吃个便餐,不过这次是燎原厂主办,规格就大多了——婚宴设在了食堂,还挂了条幅,拉了拉花,所以还有敬酒环节。

郭培生点点头:“这事儿你放心,肯定得圆满,”

他作为副厂长,可不仅仅关心厂里的生产问题,职工包括子弟的学习、就业、结婚、生育都是他操心的事儿。

“咱们厂原先条件不好,这年轻人结婚是大问题,大龄单身青年可不少。现在条件好了,也得告诉告诉大家,我们过得好,必须热闹。”

许如意也是这意思,如果年轻人不想结婚,她是肯定不管的,但这会儿大家都对组成家庭很憧憬,他们就要创造条件。

不过郭培生看着正拍照热闹的新人们:“你现在要走吗?我喊喊他们。”

许如意摇摇头:“我看也快差不多了,别打断了,我不差这十几分钟。”

正说着,王晓宇和他的新娘刘乐乐就跑了过来,他们显然太高兴了,刘乐乐老远就大声地跟许如意喊:“许厂长,感谢你们燎原厂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婚礼,我想请您跟我俩合个影。”

许如意自然答应,连忙走了过去,王晓宇和刘乐乐一人一边,站在了五辆小轿车最头那辆旁边,从他们的角度往后看,一串的小轿车,可是太时髦了。

所以,等着拍完了,许如意以为这就结束了,哪里想到,其他新人也过来了,把她当固定景点,一人拍了一张。

饶是许如意这会儿心里有事,也忍不住跟着笑。

当然,还有人问呢:“许厂长,你们厂的职工结婚,是不是都有小汽车接送?”

许如意往那儿一看,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姑娘,长得挺秀气的,这会儿恐怕是鼓起勇气说的,脸都红了。

不过她显然问出了不少人的心思,有不少小姑娘阿姨们都在听——阿姨们肯定是给自家儿女听的。

许如意已经知道,这可是加分项,怎么可能不答应,立刻大声说:“是,只要你们愿意,这种集体婚礼,我们肯定有。”

姑娘还没说啥呢,就听见张大壮说了句:“我就说会有的,你还不信,这下放心了吧!咱结婚肯定也有小汽车!”

那姑娘显然就是张大壮的对象,还有些不好意思,张大壮这么一说,她脸直接成红苹果了:“你乱说什么?!”

惹得底下人一通哈哈哈笑。

还是负责这事儿的办公室副主任李远征喊了一声:“新人们,别光拍小汽车,咱们还有布置好的食堂呢,那边也要留点底片,过去吧。”

大家才想起来,食堂还有风景呢!

立时的,一群人呼啦啦的往食堂走去。

头车就是王石头的车,他也跟着要去,许如意这才跟他说:“你去找点吃点垫垫,咱们去一趟省城。”

王石头一听就知道是要紧事,立刻说:“哎。”

不出十分钟,他就回来了,手里拎着包子,递给许如意一包,“路上垫吧一下。”

出发的时候已经十一点了,紧赶慢赶到了省厅,已经四点半,马上就要下班了。

小赵秘书就等着许如意呢,她一出现,他就腾地站起来,小声跟许如意说:“周雄安组长、高林副组长,和一组的组员他们都回来了。”

这么大的阵仗?

说着,小赵秘书就将一份报价单给了许如意:“他们目前都在会议室那里,讨论这事儿。陆厅长也在那边,让我把这个先给你,让你看完了再过去。”

说着,他就带许如意去了陆时章的办公室,把门关了。

这是两份报价单,第一批设备名单并不多,其实是许如意和郭海英,以及高林商量过后的一个对东阳厂刃磨车间的改进。

机床的削切都是需要刀具的,这就跟家里的菜刀一样,用时间长了就会钝,需要磨一磨才能使用。

机床的刀具也是这样,不过要更专业一些,需要专门的刃磨。在国外,对于数控机床,每个生产中心都配有专门的刃磨小组,能够及时的处理刀具,这样一方面可以不用停机,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精贵的刀具及时处理,保持精度。

但在夏国,一般情况下,整个厂子只有一个专门的刃磨车间,配置也很简陋,只能用砂轮机进行刃磨。

许如意和郭海英他们商讨的意见是不能完全学国外,但是也不能照搬旧办法,毕竟这次东阳厂购买新设备不下150台,修复旧设备不下400台,即便是修复也会增加新的电器元件,他们需要最好的保养和维修。

所以,他们决定依旧沿用全厂一个刃磨车间的办法,但是添置新的设备。他们报备了包括光学曲线磨、电解磨在内共计10台设备。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