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五十年代(167)

作者:素曰 阅读记录

“是是是!老师知道错了,快点进来吧!你师公去上班去了,不在家。昨儿晚上祁红霞说今天家里面有客人过来,让我在家等着,原来是你这丫头,随便坐吧,来老师家里面就当成是自家一样。”

张若琳“嗯嗯”了两声,扫了一眼客厅里面的摆设坐了下来,“老师,你家就你一个人?”

“他们呀!都去上班去了,我和你师公就两个孩子,我们那年月成亲都比较早,我十四岁就嫁给你师公了,十六岁就有你大哥和二哥,不跟我们一起住,看着嫌烦。我这人你也知道,看不顺眼的事情就喜欢说两句,所以呢为了将来有人收尸,还是别凑在一起吧!”

蔡云英拿起茶杯,倒了一些开水烫了烫,泡了一杯茶,放到张若琳的面前,坐了下来上下打量着张若琳,“几个月时间没有见到,起色好了不少,不像是之前那样让人看起来很虚得很,看来这日子过得不错。”

张若琳“嗯”了一声,“那可不是,能吃能睡,就是睡觉时间太短了。”

蔡云英笑了笑,有些感慨的继续看着张若琳,从去年到现在这算起来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比的学生还在学校里面苦读,这丫头倒好都去司法部上班了,还直接参与了律法的修改和编程。

“工作还习惯吗?”

“习惯,有祁老师照顾着呢,再说了里面都是大爷大妈们,他们也都很照顾我。年轻人我和他们又玩不到一起去,他们看到我都喊张老师,一副恭恭敬敬的学生样,你说我咋找他们玩呢?别扭。”张若琳捂着嘴,笑着说道。

蔡云英笑着嗔了一眼,“当老师还不好?”

“好,好,比您这老师可是强多了,每天我早上一来,桌子抹得干干净净,还泡上一杯热茶。”

“那确实不错,非常符合你这种懒丫头的心意。”

张若琳点了点头,“老师您呢?”

“我还是和以前一样。”

“班里面的同学们呢?”

“他们也都还不错,学习非常用功,像是葛春林,张家辉,尤其是班长潘弘毅,他的表现非常的好。”

张若琳“哦”了一声。

“上一次他们还问你的,说什么时候去学校,大家一起聚一聚呢。”

“恐怕暂时没有时间了,这怀着孩子呢。”

“你这丫头就是不懂得做人,我也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才好?不知道有句话叫做独木难支?”蔡云英嗔了一眼,满脸无奈地说道,“你现在确实比他们走得远,将来呢?你就能够保证他们将来的成就比你差?一个好汉还得三个帮,你虽说和他们相处时间短暂,但也都是同学,这种关系不是说时间短,它就不是,你永远都是咱们法学系的学生,你和他们永远都是同学。”

“老师,我知道,之前是因为天气太冷了,现在呢不是怀着孩子嘛!”张若琳点了点头,当初之所以考大学,也就是这个心思而已,像是这些人将来都会走上官场。

她要的就是他们的关系,这样的话朝中有人好办事一点。

不至于做点事情,不是这个部门过来找茬,就是那个部门过来找茬。

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事情给耽搁了,要不是出了那件事情的话,她肯定还会继续待在学校里面,不可能现在就出来。

后来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冷得她有些受不了,所以呢就选择待在家里面了。

再说了相处,她总是感觉带着目的,所以感觉有些不太自在。

“你知道就好,要是没事的话,就去学校里面转一转,这人的感情就是相处来的。”

张若琳“嗯”了一声,“老师,今天你上课吗?”

“上课,等下午就要上课,等中午吃完饭再回去。”

“那就不了,我等一下还得去以前的家里面一趟,这都几个月没有住人了,得收拾一下。”

“来都来了,不吃饭就走,到时候你男人怎么看我这个当老师的?”

“我和他说了,说中午回去吃饭,这一个礼拜休息一次,就想要回家睡觉。”张若琳撒娇的说道。

蔡云英瞪了一眼,“除非你不认我这个老师。”

“老师,我真想要回家睡觉,过几天你和祁老师一起去我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看着坚持要走的张若琳,蔡云英无奈地点了点头,“那行吧!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张若琳连忙点了点头。

又稍微聊了一会儿,张若琳站起来就起身告辞。

骑着自行车慢慢向水木大学赶了过去,蔡云英老师的家,距离学校也差不多有十公里的路程,不过距离司法部倒是挺近的,差不多也就是一公里左右。

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谁又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了计划经济呢?

去年就弄了一个月,最后老百姓们不乐意了,这一项提议才最终执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取消了。

可是随着农村里面的人,大量向城里面跑,那些无良的商人开始哄抬粮食的价格,这一项提议到时候肯定会再次被提起来,然后进行执行下去。

等到那个时候,想要再买煤球的话,就无比的困难了。

每个月只能够领取一定数额的煤球,估计也就是冬季取暖数量上面,稍微增加以下。

:。:

------------

第215章 挑唆

多准备一些,再等个两年的时间,这烧肉的话就在空间里面进行,炒菜的话就在自家厨房里面做就行了。

至于孩子,张若琳有些头疼,赵建国是不会对外说家里面吃了什么东西,可是孩子嘴根本就牢靠,这要是说出去就麻烦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想这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这才五四年,还有整整四年的时间。

实在不行,到时候就将肉打成肉泥出来,给孩子直接拌饭吃就行了。

她和赵建国就偷偷摸摸的吃饭。

至于肤色问题,张若琳根本就不会去考虑的,毕竟在单位里面上班的人,工资待遇都高,过得好一些很正常。

不是每一个人在这个年代都过得不好。

关键就是看怎么过,其实这个时代,还是因为家庭孩子多造成的。

而且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都习惯的节俭过日子。

本来就是从战乱年间走了过来,整日惶恐不安,生怕下一刻战场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物价在战乱年间也不稳定。

总不能因为战乱就不过日子了吧!赚点钱就花点钱。

反正会将这钱攒下来,倘若战场就在身边,带着一家老小进行逃难,这路上总得需要钱吧!

他们这一辈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过什么好日子。

吃糠咽菜,这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所以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眼中,一个月三十多斤的粮食,十天半个月吃一次荤,就足够了。

市面上在干旱的年代,确实没有肉卖。

但是在工作单位上班的人,一个月还能够吃上个两次荤腥的。

屋子里面的煤放了不少,这些都是张若琳让赵建国有时间的话,就来这里,让人送个几车煤球到家里面来。

整个厨房都装得满满一下子,恐怕就算是天天烧的话,都要烧个两年的时间。

有这些煤球完全就足够了,反正也就是在空间里面烧个肉而已。

一次性多烧一些,想吃了到时候直接装一盘子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煤球。

将所有的煤球都收到空间里面,张若琳看了一眼熟悉的小院,这才几个月没有住人,一下子变得如此的荒凉了起来。

将院子的门锁了起来,张若琳踩着自行车向家中赶了过去。

停停歇歇,一直到中午才回到家中。

“二嫂,今天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宁晓曼坐在院子里面,晒着太阳笑着问道。

张若琳眼中带有怪异的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将自行车停了下来,掏出钥匙来,走到门口打开堂屋的门,“今天没有上班,去学校里面办一些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