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好像有那个大病+番外(227)

作者:乌贼公子 阅读记录

袁墨说:“后来,我也入了军营,想找那些畜生报仇,但茫茫人海,想要找到当年的人太难了,即便知道了其中几个,他们也在战场上死了……怨恨过后,看着战场上的尸体,看着那些畜生也曾拼尽全力守卫家国,我还能如何?”

生死过后,所有怨恨都烟消云散,唯独活着的人还在痛苦不堪。

袁墨的眼睛很红,但他看起来并没有很悲伤,“后来有一天,我从战场上下来了,听着营帐里那些女子的哭喊声,那些白日里与我并肩作战,甚至救过我命的战友们仿佛变成了魔鬼,我才知道……不是他们的错,是这世道错了。”

他们或许也想成为好人,成为一个正人君子,但无休止的战争,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暗和厮杀,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逼成了魔鬼。

他说:“如果有那么一个和平的年代,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娶妻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必每日担惊受怕,也不必忧愁还有没有明日,我想……就算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美人儿,他们也不会这般放肆。”

顿了顿,他看向沈安言道:“公子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沈安言回过神来,笑了笑,“这要我如何回答呢?我若要说他们对,那岂不是赞同人人都可以在绝境中去当一个畜生?但若要说他们不对吧……换做是我,我也的确未必能在绝境中还当一个好人……”

袁墨笑着说:“我也是这般想的,所以,我那日闯入营帐,把他们痛打一顿,带着那几个无辜的女子逃走了,之后……是殿下救了我。”

沈安言就道:“你在试探我?”

“既然要奉公子为主上,那总得知道公子是怎么想的,若是道不同,自然不相为谋,”袁墨说道,“虽然殿下救了我的命,但我也还了殿下的恩情,我与殿下之间……如今不过是王爷与平民的关系,公子可以不重用我,但我对公子绝无二心。”

“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袁墨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问道:“殿下有心要改变这一切,可他虽然贵为皇子,却也无法轻易改变这样的局面,他只有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才有说话的余地,公子如今要替殿下做事,身边自然也需要一些人,我们兄弟二人虽然愚笨,却也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袁朗原本只是充当个背景板,闻言也立马说道:“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沈安言微笑:“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我能帮助他登上那皇位?”

袁墨愣了一下,“公子如此聪慧,殿下又这般重视公子,自然是打算将公子留在身边做事,不是吗?”

沈安言便笑了,“不是。”

袁墨:“……”

沈安言伸了个惬意的懒腰,“我不知道秦怿想从我身上图谋些什么,但我跟他说过了,我没什么能为他做的。”

“可是……殿下不是说您是诸葛家的后人吗?”

懒腰伸到一半伸不下去了……

沈安言僵硬着伸手的动作,“诸葛家的后人?那是什么?”

他快要死了,倒是开始有点主角光环了,不是沈越的后人,就是什么诸葛家的后人……怎么不见早点来找他?

袁墨赶忙道:“外面来接应我们的人叫周武,他也是秦国的武将之一,本事不容小觑,秦国与睿国打仗,输多赢少,但赢的那几场仗都是他打的,现如今,秦国换了边境主将,他被换去其他地方驻守,但实力也不容小觑,端王殿下派他来护送公子,还同他说公子便是诸葛家的后人,可见殿下对公子十分在意。”

沈安言疑惑道:“这跟诸葛家后人有什么关系?”

“诸葛大人的全名,无人知晓,只知当年是他陪在先帝身边,帮助先帝实施行政,采用寒门子弟,就连周武的师父都是那位诸葛先生一力提拔的,所以周武面上不说,心里对诸葛先生也是十分感激的。”

若沈安言真是那位诸葛先生的后人,周武自然愿意拼死护住沈安言。

沈安言眨了眨眼睛,“可是,我不是啊。”

袁墨愣了下,“公子怎么会不是呢?这可是端王殿下亲口说的,他还特意告知了周武,况且……若公子不是诸葛家的后人,殿下怎会这般重视?”

沈安言:……我哪儿知道他发什么疯哦。

但很快,袁墨又说道:“无论公子是不是诸葛家的后人,属下都愿为公子效劳。”

沈安言哭笑不得,大概是觉得太好笑了,他都忍不住开始咳嗽,倒是吓得袁墨和袁朗脸色都变了,一个赶忙给他顺后背,一个急急忙忙要下去找大夫。

摁住这两人后,沈安言才微微喘着气道:“我虽不知端王殿下此举何意,但不管我不是那位诸葛家的后人,我都不会替他谋夺皇位的。”

顿了顿,他气息稳了些后,又看着袁墨道:“我明白你心中的理想抱负,也知道端王殿下是个好人,若他能为君王,对秦国确实是好事,但这天下才子能人不少,我沈安言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顶多也就能做个商人赚点钱养家糊口,替君王成就霸业……这种事,太伟大了,不适合我。”

可袁墨却在马车里跪下,认真地说道:“公子何必妄自菲薄?既然端王殿下能为了救出公子,几次三番前往睿国筹谋,甚至还派出了自已的死土……这便说明公子绝非寻常人。”

而后又道:“更何况玉凫姑娘也说过,端王要想成就霸业,必须要靠公子才行,就算端王殿下是为了诸葛先生才救下公子,那为何玉凫姑娘也这么说?”

沈安言沉默不语。

他怎么知道啊!

他一个都不认识,不熟!

第243章 赴秦国(四)

袁墨继续道:“公子若只是寻常人,怎么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便能读书识字,作诗作画?公子若不是天之骄子,又怎么能在摄政王的压制下,还造成‘无名客栈’这样的地方?公子有胆识有谋略,于这天下乱世,是英雄一般的人物!即便公子不认,在袁墨心中,公子也绝非常人!”

沈安言:……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叹气说道:“读书识字,只能说我聪明,学东西快,那无名客栈也非我一人之手笔,也有萧景容的纵容和帮衬……你看,他一动手,这客栈立马就成了他的东西,我若真是厉害,便不会被他重重围困,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袁墨坚持道:“他毕竟是摄政王,他若要压制,何人能胜任?但若公子在秦国行事,有端王殿下的庇护,还有杨姑娘做靠山,公子便是横着走也无人敢说一二!”

沈安言立马抓住重点,“杨姑娘?”

袁墨便道:“哦,杨姑娘便是玉凫姑娘的主子,是她与端王殿下做了交易,让端王无论如何都要把公子带回秦国。”

“她是什么人?”

“她是秦国第一武将杨麒的嫡女,闺名婉玉,是秦国第一美人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也不在话下,据说……谁若是娶了她,谁就是秦国未来的帝王,所以太子和翼王都喜欢向她献殷勤。”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杨姑娘谁都不喜欢,听了这个谣言后,第二天立马上山刮了头发做尼姑。”

沈安言震惊:……!!!

“真……真刮了?”

“真刮了,还认了尼姑庵的住持当师父,”袁墨说,“只是后来尼姑庵的住持说她俗尘未了,无法入佛门,就收她当了个俗家弟子,但她一直坚持住在山上,十来年都未曾下山。”

“十来年?那她现在几岁了?”

袁墨笑着说:“杨姑娘如今芳龄十九,她是六岁的时候就上山剃度了。”

当年谣言从民间传起,说是预言,倒不如说是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毕竟当时的杨家如日中天,杨麒虽忠心耿耿,但功高盖主,当时的秦皇身体还行,想除去杨麒已不是一日两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