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官配发盒饭[快穿](110)

作者:鹿林枫 阅读记录

这份情谊太过可贵,还阻止这孩子干嘛呢。

院长摁灭了烟头,拍拍陆云柯的肩膀:“你打算好了就去做吧,唉,你们也不容易。等有空回学校,有心事的话,就和我们几个老家伙聊聊,别憋着。”

“好,老师,谢谢您。”

时隔四年,陆云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考。

这次考试没有任何答案和借鉴,全凭真才实学,陆云柯将手头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当时和他一起拼搏创业的几个研究生。

正好在三水村工作的几个知青也考上了农科院在就读,陆云柯也将他们放到研究院实习实践。

有了相熟的人维持药草生产和运输以及药粉的品控,陆云柯只负责育种,其余时间便专心准备考试。

很快,首都医学院就开始招生,准备了三个月的陆云柯参加了考试和面试,在一月后,就得到了录取通知书。

陆云柯开始了在首都医学院就读的生活。

春去秋来,转眼间,五年时间就如飞梭般流逝。

又到了毕业季,就像当初在农科院的一切重演,在首都医学院毕业的陆云柯再次成为了所有老师眼中的香饽饽。

陆云柯一直在从事育苗研究的事情也不是秘密,生怕这小子再回老家种田,连首都中医学院的老院长都出面挽留他。

“小路啊,你从那个‘永夜之星’里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已经申报了国家级奖项,这是你独立完成的项目,获奖是一定的。到时候还会送到国外评奖,结果一出来,你就有了资历,到时候我们几个老家伙就给你推荐,让你去参加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机会只有一个啊,是本校的名额,只留给你,你看看,你愿不愿意留在学校任教。”

中医教学讲究经验,但经验老道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教授,学院急需年轻血液注入,老教授就想留下路琢这个好苗子。

像路琢这种会培育药材自给自足,学了生物能检测中药基因结构,精通化学能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好学生,全世界都只有这一个,老教授们哪里舍得放他离开?

为了留住陆云柯,老教授干脆以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名额为诱饵,企图打动陆云柯。

然后,陆云柯就真的被打动了。

国家科学院,那可是聚集全国乃至世界大半人才的神圣殿堂,业界所有大佬都汇聚在科学院,要是有机会和他们交流,陆云柯就能学到在别的世界根本无法触及的知识,他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这种机会?

陆云柯这么努力地学习,也不光是为了唤醒郴易风,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以后打算。

无为城用任务徽章传输的知识随时会被清空,只有自己下了功夫学到脑子里的,才是真正属于他的能力。陆云柯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去和国家科学院各行各业的精英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院长,你别骗我,我留下来,您也得说到做到!”

老教授这才满意了,得意道:“我是骗人的人么?不要浪费天赋才是对的么,业界有句老话,圈子决定水平,你回什么S市啊,他们圈子里搞金融那一套的确有水平,但学医治病,还是得在咱首都来!”

这话还真没说错,首都的中医医学水平在全世界都属于独一份儿的,周边国家进行学习交流也都选择在首都中医学院,说这里是中医学术殿堂还真没错。

老教授留住陆云柯后,又担心他经验不足,就对他道:“现在中医行业鱼龙混杂,到处都有学中医的,但骗子比正统医生还多。你看看,只要药量把握住,治不死人也治不好人,就能拿中医做幌子骗人。”

说着他话锋一转。

“国家准备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医生,暂定名为‘春苗’培训计划。几大高校会提供场所,附近的居民和高校学生都能来免费就诊。我是培训的医师之一,你跟我一起去吧,和那些年轻医生聊聊天,一起看看病,也见识一下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

这也是中医学习的必经之路,陆云柯理论基础很扎实,但实践还需要继续锻炼。

将“永夜之星”申报医学奖项评选后,陆云柯跟着学校几位老教授参加了全国选拔出的优秀中医的培训。

他们每天在一个高校诊治,因为是免费,还是专家现场教学,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全都排队来看病。

看的病人多了,一天又一天,陆云柯望闻问切的水平终于被磨练了出来。

和全国各地赶来培训的中医交谈后,陆云柯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各地不同的气候和饮食环境造就了各类不同的体质,作为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下药,甚至因为区域水质不同,药量也要斟酌增减。

中医的基本功之一是药毒不分家,毒就是药,药也是毒,剂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陆云柯通过反复实践,也算认识得更清楚。

等五个月的培训完成,陆云柯的基本功扎实了,对药理和人体对药物的承受力越发清楚,他终于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萃取和合成灵田中变异药草中蕴含的特殊生长因子,以及那种能有效杀菌的特殊烃类。

和永夜之星能以花朵直接入药不同,灵田赋予药草的生长因子和变异产生的烃类都是全新物质,萃取也格外的麻烦,陆云柯先是从分子结构层面解析了两种物质的结构,明确其特性后,才开始试验萃取。

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好在陆云柯已经通过分子结构知道了新物质可能的特性,只需要在后续试验中变更药剂用量,萃取的成功率就会增加。

这样又经过了两个月,陆云柯可算将神仙草中的生长因子和烃类萃取了出来。

下一步,就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批量制造这两类物质,然后将之应用到所有的药材和作物上。

灭菌烃会杀灭细菌,是最合适成为农药和中药的配方之一。

生长因子可以让作物成熟时间节省一大半,只要肥力足够,一年三产四产都不是问题,完全能让全国的粮食作物产量都翻两三倍。

现有条件下,物质的合成比萃取还麻烦,但陆云柯已经有了经验,他带着实验团队一次次操作,又花费了大半年,才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合成了现实世界没有的两类物质。

但这还没结束,陆云柯最后需要做的,就是能让自己旗下的所有药粉加工厂,都有能力生产出特殊生长因子和杀菌烃类。

然后,将这些药物推广应用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作物中。

给全球农业带来一次彻底的变革。

作者有话要说:☆

第87章 一亩灵田39

黑暗包裹着星子,在眼底微微摇曳。

病床上的青年眼睑微微颤动。

消毒水味弥漫在鼻端,随即,仪器滴答滴答的响声也传入耳朵。

病床上消瘦苍白的男人眨了眨眼,寒凉如碎冰的锋芒在眼底一闪而过,狭长锐利的眸子眯了眯,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抬起,试图遮住眼前依旧有些刺眼的柔和灯光。

但即使意识清醒,身躯还是无法动弹。

黑沉沉的眸子转向一旁。

温柔如羽毛的吻落在他颤动的眼睑上。

“易风,欢迎回来。”

易风。

郴易风。

是了,他现在……是郴易风。

男人眸光中的凉薄霎时间湮灭无踪,他闭住眼睛,带着沉睡许久后脱离呼吸机的轻喘,尝试呼唤对方。

依旧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身边的人还是从他的口唇看出他呼唤的名字。

路琢。

“我在。”

男人的声音格外温柔,温柔到如此陌生,郴易风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他瞪大眼睛,想看清楚眼前的人影。

这是一间看起来很冰冷的病房,各类仪器摆放在病床周围,路琢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白大褂,手边还拿着病例记录。

两米开外,透明的窗玻璃挡住了密密麻麻地摄像头,一些记者模样的人正在奋笔疾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