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孙权未来的宠妃后(20)

作者:疏见月 阅读记录

家仆每说一句,周瑜的脸色便沉几分。

许久之后,才终于听见周瑜哑着声音开口:“我爹……?”

“是,前段时日京城传来消息,董卓莫名命人大肆劫杀在朝为官的周氏族人,家主听闻消息,马不停蹄地赶去了!”

“为何不早些告诉我?”周瑜的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他的语气少有的这么冷硬,在家仆眼中,周瑜哪怕身上清清冷冷的,但语气神情大多都是柔和的,泰山崩于前依旧面不改色,处变不惊。

可今日,话中提及的却是周瑜的父亲。

家仆被周瑜的变化吓得瑟缩了一下,他颤颤巍巍道:“是、是家主说,若他三日后还未有消息传来,便、便让我告知公子此事……”

周异早就辞官还了乡,而今还在朝中的周家人,却有周晖,周道,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周氏族人。董卓迁都之后,汉末的政局是越发不稳起来,周氏一族在京为官这么多代,也定然轻易看清了当今局势,周氏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无数隐忧。

只是没想到,董卓下手这么快。

周异就这么往京城奔去,到底是想做什么?如今这般情势不应该避居在舒城吗?况且……

孙采薇不由想到周异那没有记载的死因,心里也不免为周瑜担心起来。

“公瑾哥,你别慌,我们现在就去找人,来得及的,不会有事的。”孙权紧抿着唇,知道此事与平日他们戏耍贼寇火烧凤凰台是全然不同的概念,那是朝廷,一令便可灭一族。

况且朝中还有周瑜那么多的亲人。

听见孙权说的有事二字,周瑜似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冷静不下来,只能道:“我去寻我爹。”

往城中走几步,便是一间供路人歇脚的小驿馆。驿馆马厩里的马匹被周瑜牵了出来,他留了几袋钱放在马厩旁,时间来不及令他向店家言明为何抢了马。

周瑜一跃跃上马背,将走之时,又低头看了眼孙采薇和孙权,“都回家去。”

“可是!”孙权欲言又止,伸手想拦,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瑜打马而去。马蹄声很急,孤独又急切地奔于道上,父亲周异的失踪,令周瑜担心不已。可是,天地广大,他又该上哪儿去找他的父亲?

孙权只能看向孙采薇,见孙采薇又是沉默着,眸中时而闪过一缕叹息。孙权道:“练师……我阿兄不在,我不放心。”

孙采薇点点头,犹豫片刻,她终于还是遵着心中所想道:“我们也跟上去。”

她确实一直想要避开,可是如今变故就发生在她的眼前,她实在不能坐视不理。尽管……她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

可若是回去,她一定会心中难安。

孙采薇也去牵了马。她没有钱,但周瑜留下的钱,足够他们牵走好几匹马了。

她又转身对那家仆说:“劳烦你去城南为我娘亲带句话,就说我与周公子等人在外游玩,许是过几日才能归家。”

“我娘亦是,切不可说漏了嘴。”孙权也嘱咐道。

家仆点了头,记下了,“一切小心。”

幸而这匹马性子温顺,否则孙采薇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在现世倒是会开车,但骑马一事还是第一次。

不过她向来勇于尝试,她牵着马缰,对身后的孙权说了一句:“坐好。”

随即一声清脆的“驾”伴随着打马声,奔出了城。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孙采薇才刚刚适应这样闲适的生活,就又担心起舒城外的一切。但其实,她也可以不追去,这样或许就能与他们断了联系。

但……

身后的少年似乎已经将她当做了好友。

第18章 陈氏

天空暗了下来。

再抬头时,空中已经无星无月,只余不知何时聚集在一起密布的阴云。

察觉脸上落下一滴冰凉,孙权伸手去擦,却擦不尽。

“下雨了。”

雨一滴一滴地下落,起先还只是芝麻大的雨点,他们越往浓云方向走,雨点便逐渐大如豆子。

马儿跑得时快时缓,孙权被颠得头晕。

身前传来孙采薇闷闷的声音,“周瑜行得太快,就算雨落下来,他应当也不会停。”

“只可惜我阿兄走了,否则应当能拦住他。”

“不说这些,扶好,我加快了。”孙采薇凝视着黑越越的远方,脚下的路是如此陌生,但她却能驾着马大胆载人,有时候,真是佩服她自己,只要不是涉及死人一事。

周异到底,还活着吗?

还在朝中的周氏一族,或许已经被劫杀一空,周异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大概只有死路。

只望周瑜能在途中找到周异,若是就这么贸然入京,哪怕知道周瑜不可能会死,但也定然危险重重。

只是孙采薇始终才刚上手骑马,根本就无法熟练驾马追上周瑜。脚下的泥土路不知不觉开始泥泞难行起来,雨势渐大,哗啦地倒头倾泻下来,形成道道雨幕,衣发很快湿了个透,水珠不住顺着眼睫淌下,挡住了去路的视线。

“练师!”孙权瞥见孙采薇被马缰勒红的双手,他在雨中大喊,“停下吧,雨太大了,或者我来,你快歇着!”

密密麻麻的雨声冲淡了孙权的声音,孙采薇沉吟开口:“确定吗?若是停下,就真的追不上了。”

“嗯,此时雨势太大,你我皆不熟悉路况,夜晚只会更加危险。”若是辨不清道路,一不小心可能会踩空陷入危险,得不偿失,“虽然不太放心我公瑾哥一人前往,但此刻我还是更不放心我们俩。”他苦笑了一下。

“春雨来得还真是及时。”孙采薇说着,手上动作却还是不停,只不过还是要比先前缓了许多,“现在停下,四周荒无人烟,地上泥泞无处下脚,还不如继续往前。”

“……好,那我们继续走。”孙权双眸微闪,坚定了目光。

顶着风雨,两人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才隐约看见前方闪烁着亮光。似乎是点着烛,烛光被风吹得不住摇曳,将熄未熄。

但在这样的黑暗中,哪怕只是一丝光亮,也足够让人振奋了。

策马走近了,才看清这是间驿站,只不过砖墙倒塌近半,地上杂草丛生,实在破败不堪,早就无人打理了。

“废弃了,但屋中有人。”孙权指着另一边还算完好的屋子,跳动的火光便是从那窗中映射而出。

“一个人。”孙采薇借着火光看向映在窗上的影子,蹙眉轻声道,“就怕是贼寇。”

又或者,是黄巾贼。哪怕黄巾军的领头人张角已经死了多年,但总会有余党四散,小心一些,总归是好的。

毕竟她和孙权走了这么久,或许已经出了舒城地界。庐江郡足够大,却也不能保证每一处地方都是安然的。

“山中贼寇一向不会独走,或许只是歇脚的过路人。”孙权又凝神打量了半晌,忽然又道:“会不会是我公瑾哥?”

但……孙采薇环视四周,并未见着周瑜骑的那匹马。

“应该不是,还是小心些。”孙采薇言语谨慎,思虑着是否要离开另寻他处。况且现在雨势减小,倒也能继续往前追去。

“那么练师就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

孙采薇正要出声制止,孙权却已轻巧翻身下了马,他回头看了眼孙采薇,笑道:“放心。”

明明两个人全身都湿了个透,头发散乱不堪,但却看不出他有什么狼狈,这时的孙权看着,就像当时在凤凰台上的他一样,那么的冷静。

孙采薇看得无奈,但也只能下马跟了上去。

院中积满了坑坑洼洼的水渍,踩在地上啪嗒地响,尽管她和孙权已经放轻了步伐。

孙权上去试探性地敲了门,屋中火光忽然便剧烈晃动了一下,那道影子站了起来。

随着几道脚步声,漏风的木门嘎吱一声开了。

开门的是个青年,身形有些过分的瘦弱,也不知是几日未曾吃饱饭了。只不过脸倒是生得俊朗,虽然五官不算精致,但组合在一起就有着独属于南方人的温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