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小神医(33)

“冬天还可以,觉得冷的话,多加个火盆就行。”徐大叔道:“你在山下,可能会冷一些。”

他是知道古羽就住在青竹山脚下,听说当时为了盖房子方便,选的是离竹林近的位置,清净安宁。

就是偏僻啊!

古羽想了想:“那我可以烧炭吗?”

“你会烧炭?”徐大叔惊了一下:“衙门去报备了吗?一般只有炭农会这个手艺,而且烧炭很辛苦的,你……你这细皮嫩肉的能烧炭吗?”

古羽听了这话也蒙圈了:“还不能随便烧炭啊?”

这怎么听起来,有点不太容易的样子啊?烧炭也不能随便烧吗?

第53章 炭的说法这么多

“烧倒是可以烧,只要不是用炭做买卖,就自己家用的话,官府也管不着,但是你确定能烧好吗?以前也有人烧过炭的,结果不得要领,要么烧失败了,要么烧成了灰,还有的引起了火灾,后来官府就规定,烧炭的话,自家用的也得报备给村里,如果是做炭农,也要在官府上了名册,每年要固定烧出来多少炭给衙门做税炭,剩下的才能烧出来卖的,再说了,这附近就这么大,炭农都七八个了,足够了。”徐老板苦口婆心的劝了古羽好几句:“何必冒那个险?我听说有人烧炭,把自己烧死了的,还有闷死的,反正挺危险,你要是没经验就别烧了,花两个钱,保平安。”

古羽听明白了。

烧炭在这个时代还是个技术活儿,并且充满了危险。

其实在古羽看来,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门道儿。

烧炭当然是要隔开氧气,免得烧过了头;可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人跟炭是要分开的好么。

不然缺氧了,你不死谁死?

他又不是傻子,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我还是想自己烧,那样的话,能多一些炭,花钱买的话,该舍不得烧了,”古羽不好意思却坚持己见:“我这头一年在这里,又是一个人,万事多做准备。”

徐大叔知道他的艰难之处,就建议他:“那你先去炭农那里问一下,或者找个有经验的人,请人家吃喝一顿,指点一番,最好先用普通的木头烧炭,等有了经验,上手了再用好木头,别一上手就奔好炭去,那什么金丝炭、银丝炭的不用考量,黑炭也别惦记,红萝炭那就更别想了。核桃炭那是官府用的东西,咱们就普通的炭就行。”

古羽这才知道,原来古代的炭,分了好多个,而且等级分明,哪怕是你手艺再好,烧的炭再出色,也不能用。

最好的炭,自然是宫廷用炭,俗称贡品。

而宫廷炭又分为红罗炭、金丝碳、黑炭、银丝炭四种。

不同的份位分的炭也不一样,能用金丝碳、银丝炭要么是皇上、皇后、皇太后要么就是皇帝的宠妃,像红萝炭这种上好的木炭也只有位分比较高的能用,宫里最常用的是核桃炭。

所谓的核桃炭,就是只有核桃大小,容易烧旺火,而且非常的耐烧,一般点燃一盆核桃炭,能烧一夜,保持屋子里的热度。

其实古羽更怕烧一夜,炭中毒!

“我知道了,先尝试着烧一点儿。”古羽没好意思说,自己要烧的是竹炭。

因为他发现,这里没有竹炭!

要不然他们早就说了,竹炭那么好用,又用途广泛,不论是用来防潮,还是吸附空气中的异味,甚至是药用价值。

可徐大叔没有提及,他在外面也没有看到。

因为竹炭如果有的话,一年四季应该都能看到,或者被人提及,但是没有,他就猜测,这个时候没有竹炭的存在。

既然没有,他就不能说,不然怎么解释他知道竹炭的?

也不知道书上有没有相关的记载。

“对嘛,你还年轻,别万事都想着周全,那样很累。”徐大叔是真的关心古羽:“还有啊,这眼看着盛夏了,你采集的那些竹茹不错,有时间再做一些吧。”

古羽点头:“我知道了。”

竹茹一年四季都能采集,他答应了,提供给徐大叔的百草堂,二十斤的量。

“你那里倒是不错,挨着青竹山,什么样的竹子药材,都能搞到。”徐老板还羡慕了一番:“而且你还真的都会制。”

“靠着这个手艺吃饭呢。”古羽笑了,他一直这样对外说。

“那就拜托你了。”徐老板对于古羽这个采药人,还是很满意的。

古羽其实还给自己弄了一些竹沥。

因为没有洗头的东西,他就自己搭配了一个,就是竹沥青盐外洗方。

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取竹沥适量,青盐少许,先将青盐研为细末,然后调入竹沥拌匀,涂抹在头发上,能起到很好的除垢洁发的功效。

他竹沥有了,就差青盐啦!

第54章 想得美!

出了百草堂,他又去了书铺。

除了一些考秀才需要看的书,还有就是看看抄书的价格如何。

“看抄写的好坏,还有多少。”书铺掌柜的告诉古羽:“如果能有一些孤本的手抄本,那就值钱了!一本最少上百两银子。”

其实不止这些,但是他的权限没那么大,只能给到这个价格。

“孤本?”古羽没想到,还有这个说法:“什么孤本都可以?”

“当然,只要是不在市面上露过面的,就行!不限什么孤本。”书铺掌柜的道:“以前还有人,弄了个小话本,也是绝品的那种,卖了一百两银子呢!不过最好是有点分量的东西,比如说类似四书五经那种。”

毕竟小话本不如正儿八经的书籍,让人那么趋之若鹜。

古羽摸了摸下巴:“这个……我考虑一下。”

书铺掌柜的都吃惊了:“还真有啊?”

“不一定,我回去翻找一下。”古羽高深莫测的就这么拎着书籍离开了书铺。

孤本,还要正儿八经的书籍,他倒是有几个,不知道在这个时代,算不算孤本,够不够的上绝品。

古羽中午都没来得及去吃东西,随便塞了个包子就凑合了,下午就回了桃花坞。

平民百姓们的生活都不清闲,男人们不见踪影,要么下田了,要么外出做工了,要么就上山打猎了。

女人们洗衣织布编竹篓,绣花看孩子做家务,各有各的活儿干,就连稍微大一点的孩童,也时不时的帮忙递个东西,甚至有大孩子看着小孩子的,没办法,大人都在忙,不可能盯着孩子一个劲儿的看。

那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待遇。

家里的事情不多但是琐碎啊。

古羽回来之前,去了一趟集市,打了个灵位,他师父的,然后用白布包裹了,自己抱着赶车回来了。

顺便买了一包十根的蜡烛,还有一包青盐,好贵啊!

还有一点集市上新出现的百花糖,说白了就是用麦芽糖浆裹挟一些新鲜的花瓣,吃起来甜滋滋,又带着花香。

小孩子和女孩子们都爱吃,而且纯绿色手工制作,最多能放五天,一般三天就得吃完,超过五天容易坏肚子。

古羽先去看了看张家的小娃娃,湿疹已经好了,又开始活蹦乱跳了的小娃娃,这会儿光着小屁屁,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大一些的姐姐正在看着他。

“给,拿去跟姐妹们分了吃。”古羽将一小包麦芽百花糖,塞给了小姑娘。

“爹,娘!”小姑娘拿着糖包,看着的却是自己身后的父母双亲。

“古羽叔给的,就收下吧。”张龙倒是不客气。

“哦。”小姑娘拿了糖包,跑去跟其他孩子分糖吃了。

倒是张龙媳妇儿,赶紧给张龙使眼色,张龙无奈,只好拉着古羽,去了二弟家,他们两家挨着,但是张虎家的庭院,离那两家更远一点儿。

“这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古羽被张龙张虎兄弟严肃的表情有点吓到了。

“我跟你说,你回来的太及时了。”张虎比他哥张龙可要急性子多了,他立刻就告诉了古羽,一个重量级的消息:五个女孩子,为了他,打起来了!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