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之娘娘又精分了+番外(19)

作者:侬岁好 阅读记录

若贵妃要去争宠,她岂不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唉,真是让人头疼。

惠妃的心腹嬷嬷周嬷嬷道:“无论如何,这贵妃娘娘定是对喜塔腊贵人另眼相待的,不可大意。

您想想,往日里能入得贵妃眼的有几个?这喜塔腊氏并不出色,唯独近来招了皇上的喜欢,现下又得了贵妃的青眼,本事可不小啊。”

惠妃脸色沉了下来。

若果真如此,这喜塔腊氏还真不可小觑。

竟然有本事同时得到皇上和贵妃的青睐。

“呵,她还想另寻高枝不成?”惠妃冷笑,一掌拍在炕几上,“看不出来,这喜塔腊氏心眼不少,连本宫都被她老实的外表欺瞒了。”

周嬷嬷忙道:“您可别冲动,毕竟是入了贵妃的眼的,还让她抄写佛经,您这时候为难喜塔腊氏可就是惹了贵妃的忌了。

大不了等这经书抄完了,您再寻个由头教训她便是了,她总不能一直抄下去。”

主子素来冲动,保不齐就要因气不过而责罚喜塔腊氏了。

这可不是冲动发泄的时候。

惠妃冷静了下来,沉吟片刻,道:“放心,本宫不为难她,但有人可忍不下去。

本宫就不信,这喜塔腊氏得了宠,其他人就能沉得住气?有几分宠便不知天高地厚了,本宫倒要她看看有二心的下场。指望本宫庇护她,就要有忠心不二的自觉。”

午后,太医院的胡太医来了。

惠妃近日里身子不适,常召了太医院的胡太医来请脉。

英珠知晓,是宫外的大阿哥府上又生了个女儿的缘故。

大阿哥早些年娶了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为嫡福晋,大阿哥这些年专宠嫡福晋,孩子一个个地生,却是连生三女,皆是嫡福晋所出,至今府上都未有一子。

三月十一,大阿哥府上又多了位三格格,惠妃气得头疼病又犯了,这些日子断断续续地请太医。

念及近日自个儿风头有些盛,英珠就不怎么出去了,窝在屋子里安安静静地抄写佛经。

一来免得出去的太频繁,招了惠妃的厌恶。

二来避免撞上其他嫔妃,这会儿可正是那些嫔妃瞧她眼红的时候,出去了就是一堆的麻烦。

不如趁此机会低调一些,少惹些事端。

英珠想着大阿哥和太子,大阿哥府上都有了三个女儿,太子却至今未曾迎娶太子妃。

虽说大阿哥年长,但太子也已十七了,也该到了册太子妃的时候,却至今没旨意下来。

太子的生母赫舍里氏是皇上的元配皇后,当年的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

当年因三藩之乱,皇上早早立了才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至今已有十余年,皇太子也一直住在宫里的毓庆宫,由皇上亲自教导。

她虽不懂这些政治之争,但太子和大阿哥之间的龃龉早有苗头,她多少也看出来些。

大阿哥为长子,却因非嫡出,而未被立为皇太子。

惠妃和大阿哥都对此事耿耿于怀,却不好表现出来。

然而凭这些年大阿哥府上只有嫡女出生,却无庶子庶女出生的情况来看,大阿哥是在与太子相争,打着在册封太子妃之前先生下嫡子,踩太子一头的心思。

太子虽名分已定,又得宠,但生母早逝,皇上的宠爱是荣宠,却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随着诸位阿哥年龄渐长,太子的处境也将渐渐不利,势必有一场争斗。

第二十四章 簪子

想到此,英珠又不免想到了四阿哥。

听说皇上为四阿哥定下了乌拉那拉氏为嫡福晋,十月完婚。

乌拉那拉氏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费扬古为武将,乌拉那拉氏又为满族大姓,这样的婚事也算不错了。

若有机会的话,她真想见见田嬷嬷,可惜一来田嬷嬷现下应该在阿哥所,二来以自己如今的身份是不便与田嬷嬷相认了。

着人打听阿哥所里的一位嬷嬷,也有点不大合适。

是以她至今不知晓田嬷嬷的近况。

一连多日,皇上未曾再召幸她。

英珠并不着急。

若皇上一连好几日都宠幸于她,她反倒要忧心了。

皇上也不可能连着只宠幸那一个嫔妃。

这日,英珠抄佛经抄累了,揉了揉手腕。

丹朱沏了一杯茶,放到她面前的桌案上,“主子,喝点茶,润润喉吧。”

英珠嗯了声,端起茶抿了两口,然后放下,无意间抬眼,目光在丹朱面上扫了眼,忽然一顿。

眼见丹朱正要退下,英珠忽地唤住她,问,“你刚去哪儿了?”

丹朱神色茫然,抬眸看了她一眼,复又垂下头,“奴才方才去给小主取点心了。”

“可有遇到什么人?”英珠盯着她,又问。

丹朱顿了下,摇头,“回小主话,奴才并未遇到什么人。”

英珠久久未语,气氛变得沉默。

丹朱小心翼翼道:“小主,可是有何事?”

英珠扭过头,“没什么,你下去吧。”

丹朱神情一松,退了下去。

过得片刻,英珠叫了金铃过来,让她帮自己研磨。

沾了墨,英珠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看向金铃。

金铃瞄了眼那字,略一顿,看了英珠一眼,又慌忙垂眸,无声点了点头。

英珠便确信,金铃识字。

然后英珠将那张纸团成一团,给了金铃。

金铃拿去烧了。

等今天的佛经抄完,英珠坐到椅子上喝茶。

脑海里,宁韵好奇地问,“你方才为何要让金铃观察丹朱的去向?”

方才英珠在纸上写下让金铃盯着些丹朱的字。

英珠沉默片刻,道:“丹朱头上多了一支簪子。”

宁韵仔细回想,这才想起丹朱的确戴了支嵌红宝石的簪子,不过,“那又怎样?”

一支簪子有什么奇怪的?

英珠道:“就连我都没有那样的簪子,她一个宫女,哪来的那样珍贵的簪子?那可是嵌宝石的。”

方才看到丹朱头上那支簪子,英珠就起了疑心,之前丹朱出去时头上还没那支簪子,以前要是有的话,以丹朱那张扬的性子哪里舍得放着不戴?

可见是在之前出去的时候别人给的,在到手的时候立马就戴上了。

期间丹朱还忍不住摸了两下,这才引起她的注意。

宁韵恍然大悟,旋即不解,“那是谁给她的?”

英珠面色平静,“我哪知道?”

和她交恶的嫔妃多了去了,但能随便把那样的簪子送宫女,可见要么地位不低,要么十分得宠,那样的东西不少。

符合条件的就那么几个。

既然舍得给出那样一支簪子,必然是有吩咐,就是不知要丹朱做什么了。

所以她才让金铃盯着些丹朱,看看她都做了什么。

宁韵啧了声,“这个丹朱还真是蠢,不过会利用丹朱的那个人也并不聪明的样子,就这样轻易叫你发现了。”

英珠默然。

她是了解丹朱的性子,爱贪小便宜,得了点好东西就忍不住全戴在身上,尤其是宝石那样的东西。

一个宫女可是没机会戴什么宝石的。

利用丹朱的人也许不了解丹朱的性子,未曾料到丹朱那样迫不及待地戴上了簪子,而不是藏起来找机会送出宫去,才让她轻易发现。

也多亏了丹朱不谨慎的性子,以为她还是以前那个粗心大意的喜塔腊氏,就没避着些。

不过,对方如此沉不住气,她似乎也并不难猜到是谁。

就是不知是否有其他人指使。

永和宫

一个小宫女正跪在地上帮德妃捏着腿。

德妃一只手扶着头,默了会儿,睁开眼,抬了抬手。

小宫女便收回了帮她捏腿的手,站了起来。

“蕙兰啊。”德妃唤了声,那宫女忙应了声,“娘娘有何吩咐?”

德妃轻笑了笑,看向面前低眉顺眼的宫女,“你年纪不小了,先前本宫就说了,让你去伺候四阿哥,今儿个你就过去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