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之娘娘又精分了+番外(42)

作者:侬岁好 阅读记录

以前她不曾想过这些,也不在意,自从成了喜塔腊贵人,她想这些的时候就越来越多,脑子里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

对于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贵人的她而言,这些事是她必须考虑的。

但即便她将来晋为妃主,要想达到惠宜德荣四妃那样的地位,也并非易事。

何况,如今七妃已定,不可能再添一位妃位。

或许将来的许多年,她只能停留在嫔位,无法再有寸进。

但这些问题并未打倒她,未来的事情太遥远,一切都未定,如今她只想好好生下这个孩子,抓住皇上的宠爱,即便只是嫔,她也会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有更多的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永和宫

德妃乌雅氏自是听说了敬事房撤了喜塔腊贵人的绿头牌的事儿。

对于手握宫权的四妃之一而言,想要知晓这些不是难事。

要说病了,不是什么大事,怕就怕压根不是病。

或许是她多虑,但对于入宫多年的她而言,多虑不是坏事,有时候还是令她立于不败之地的武器之一。

何况,喜塔腊氏得宠有一段日子了,只要身子没毛病,按说也该来了。

若真是那事,永寿宫瞒着也不足为奇。

在这宫里,谁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若真如她猜测那般,对这宫里的许多女人而言或许不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坏事。

德妃让人把王氏叫进来,嘱咐道:“趁着这些日子喜塔腊氏的绿头牌停了,好好拢住皇上的心,能否让皇上重新把宠爱放在你身上,就看你自己了。”

若是那事,或许这真是王氏的机会。

这宫里多一个孩子少一个孩子无甚区别,德妃对此并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地位。

只要不威胁到她的地位,别的女人如何得宠,是否怀上龙嗣,无关紧要。

能抓住一切机会的,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王氏不明所以,她自然知晓喜塔腊氏病了,但这并不是什么高兴的事,也就这几天而已,德妃如此嘱咐她又有何用?

何况,让她在喜塔腊氏不方便的时候争取皇上的宠爱,她哪里开心的起来?

难道她就只有在喜塔腊氏不方便的时候才会有机会不成?

这只会令她感到耻辱。

但她不敢多问,遂闷闷地答应了。

德妃并未告诉她,一切还不明朗,此刻告诉她并无意义,还会让她失了冷静。

想要争宠,就要有耐心,沉得住气,王氏这方面差的太多。

但她只有王氏一人可用,若有别人帮她固宠,她也不必时时刻刻提点王氏。

相反,那喜塔腊氏瞧着可要比王氏沉稳聪明的多。

可惜了,喜塔腊氏心高气傲,又不识抬举,当初就敢那般羞辱她一个妃位,如今又为贵妃所用,即便对方再是可用,她也不会用。

王氏退下后,德妃对着宫女玉容叹气,“王氏骤然得宠,且得宠以来过于顺遂,得失心太重,早晚会吃亏,如今这喜塔腊氏正好给她提提醒,多撞几回墙,自然就会明白,不是一切都要明着去争。

本宫当年的处境又比她好多少?如今能坐到这个位置,靠的不就是忍耐和冷静?想当初那孝懿皇后是何等风光,如今不也成了一抔黄土,什么尊贵?什么后族?又有何用?四阿哥还是回到了本宫身边,本宫过的比她风光,与孝懿皇后相比,区区一个喜塔腊氏又算得了什么?”

德妃眸光微凉,语气淡漠。

玉容笑道:“王庶妃哪里能和您相比?汉家小门小户出身的,目光短浅,经不起打击,您多提点几回自然就好了。”

“但愿她别辜负了本宫的用心。”德妃并不抱多大希望。

她清楚,王氏能依靠的不过是那几分颜色和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而这些并非不可代替,迟早都会变得不值一提。

但她要的就是如此,只要能多挽留住皇上一些也好。

若非她自打生下了十四阿哥,皇上就鲜少再临幸她,大多时候只是坐一坐,她也无需靠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汉人庶妃。

幸好她生下了几个儿女,皇上又是个念旧情的人,她才会有今日的这些体面和尊贵。

但有些事还是不得不靠一些年轻的嫔妃。

皇上再是念旧情,终究也是个男人,喜欢年轻鲜嫩的身子,喜欢那些女人柔情温婉的模样,而以她的年纪,那些年轻时候做得的,如今的她早就做不出来了。

她也舍不下脸面去做,毕竟是一宫之主,有些体面要有,万不能为了留住皇上,失了身份,惹皇上厌弃。

第五十三章 荣妃的过去

英珠躺在美人榻上,张嘴含住金铃递过来的剥了皮的葡萄,咽了下去。

果肉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很是舒爽。

自打怀了孕,她就发现自己有点嗜酸,爱吃葡萄、樱桃之类的水果,不过更酸的她就不爱吃了。

倒是并未闻着腥味儿就难受,也许还不到时候。

金铃边给她喂着葡萄,边说着关于荣妃的事,“……荣妃娘娘进宫早,比仁孝皇后进宫还要早,除了三阿哥,先头荣妃娘娘还有过几个孩子,要说长子,当初的承瑞阿哥才是长子,只是后来夭折了。当时仁孝皇后已经入主中宫,承祜阿哥也已经出生,那是皇上的第一个嫡子,皇上十分喜爱,只是没过几年也夭折了。

承瑞阿哥没了后,荣妃娘娘又生下了几个儿子,除了现在的三阿哥,其他的都没活下来。仁孝皇后后来又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便是如今的太子爷。”

这些事英珠从前隐隐约约听说过,但她当时只是个宫女,不能随便打听主子们的事儿,听到耳朵里也就抛到了脑后,并未上心。

此刻再从金铃口中听到,却是另一番感受。

当今皇上膝下的皇子不少,但早年夭折的皇子太多,荣妃有四个孩子夭折,惠妃有一个孩子夭折,仁孝皇后也有一个孩子夭折。

除了后来的长生阿哥、三阿哥和固伦荣宪公主,荣妃其他三个夭折的孩子都是在仁孝皇后进宫后在世时没了的,而仁孝皇后的第一个孩子承祜阿哥是在荣妃的第一个孩子承瑞阿哥夭折后没两年殇了的。

要说是巧合,未免太过巧合。

还有惠妃的第一个孩子承庆阿哥也是在仁孝皇后在世时夭折的。

可以说,皇上前头几个孩子活下来的没几个,荣妃的孩子最后只活了个三阿哥和固伦荣宪公主,仁孝皇后只留下个太子胤礽,就因三藩之乱撒手人寰。

直到仁孝皇后崩逝,往后的皇子夭折的几率才大大减少。

这不得不令她多想,或许荣妃前头夭折的三个孩子都与仁孝皇后有关,而仁孝皇后的第一个孩子夭折也与荣妃有关。

是因为仁孝皇后害死了承瑞阿哥,荣妃出于报复才害死了仁孝皇后的第一个孩子,而仁孝皇后又为了报复荣妃,把荣妃后来的几个孩子也都害死了。

若非仁孝皇后生太子时难产而亡,或许后面的三阿哥也未必活得下来。

但要说荣妃一个人就能悄无声息把皇后之子害死也不大可能,或许也有惠妃的手笔,毕竟惠妃的第一个孩子承庆阿哥也是在仁孝皇后在世时夭折的。

仁孝皇后既有可能害了荣妃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放过当时的惠妃的孩子?

这些事光是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皇家的争斗从来都是残酷的,尤其是后宫中,更是杀人不见血,比前朝之争更加残酷。

她想要查清楚孝懿皇后的死因,就不得不一一了解这些身在高位的嫔妃。

荣妃在她眼中嫌疑不大,但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是以她才让金铃悄悄打听几位高位嫔妃的过去。

要说动机,荣妃也不是没有,毕竟当时的主子刚刚封为皇后,在那之前也是统摄六宫的皇贵妃。

如今手握宫权且都有儿子傍身的四妃都有谋害孝懿皇后的动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