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布庄(37)

作者:经冬复历春 阅读记录

于柏洲散着头发,未用发簪固发。

他吩咐侍从将树林搜查一遍,找寻刺客的踪迹,把林中死去的侍从带回来好好安葬,再给他家中发一笔银子。又派侍从去查村庄有蚕茧的消息是谁告诉赵思的、青州城中的蚕丝为何紧缺,被什么人全数收在手里。最后写了一封信,让侍从送到沈曼手上。

侍从退去。

于柏洲看着桌上那一束摇曳的烛光,闭眼沉思。

刺客来势汹汹,势必要致他于死地。

这些刺客是谁的人?

本来他是怀疑过沈曼是哪方势力或者哪个州的暗线。

经此一事,于柏洲对沈曼的怀疑尽消。

也不是刺史府。

冯晖对沈曼的紧张和在乎不言而喻,冯晖的为人不会以心上女子为饵食,冯晖也为他挡了一刀,再看刺史府中的情景,于柏洲隐隐察觉刺史府要有求于他。

只是,tຊ刺史府从何处得知他的身份……

是青州城里的人?

青州城官员中有人怀疑他来青州不是做生意,又察觉到他身份有异,另有所谋,宁可杀错不肯放过,先下手杀了他。

这些有组织有计谋的刺客是青王府的死士?

青王知道了他是津王的人,试图杀了他,然后造成一行人遭遇劫匪的假象。

对了,还有津州城中朱侧妃和雍易。

他成功帮助雍谦谋夺津王世子的位置,在他的谋划下朱侧妃彻底失去津王的宠爱,雍易也被津王不喜。这一年雍易一直碌碌无为,若是雍易对他怀恨在心,派遣刺客想杀了他也不是没可能。

于柏洲想到此处,睁开沉思的双眼,给津王世子雍谦写了一封信,言明昨日遭到死士刺杀一事,让他查查津州城中雍易的动向。

几个月后于柏洲回到津州城,从雍谦那里得知,刺杀他的幕后主使正是雍易。

雍易对雍谦和于柏洲一直怀恨在心,这一年多来装作碌碌无为的样子,暗中培植死士和人手,苦无机会下手。雍易知道于柏洲此行做的事,于柏洲虽是世子的人,但办的事情是得津王吩咐。雍易不敢向青州城中的人说出于柏洲的身份,就想到一计,试图造成于柏洲被劫匪杀害的假象。于柏洲死后,雍易再向津王推荐自己手下的人。这样,既除了人,又立了功,两全其美。说不准还能找到机会把雍谦从世子位置上拉下来。雍易和朱侧妃重新获得津王的宠爱和信任。雍谦已经将雍易养死士、刺杀于柏洲的事告知津王。津王更加不喜雍易,把他的死士扣押,将他送往。

当然这都是后话。

沈家。

沈曼收到于柏洲的信,颤抖着手打开,信上写着“冯晖已无性命之忧。”

直到这时,她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眼泪涌出了眼眶,一粒一粒止不住地落下,瞬间模糊了视线。

沈曼擦掉眼泪,心里将信上的字念了又念,终于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来。

她在榻上又坐了一小会,洗了洗脸,躺到床上,慢慢睡去。

第二日,沈曼见赵思还是一副惊魂未定,不敢一个人独处的后怕模样,便叫小颜在屋中陪着赵思。

为防止事情再突遭变故,沈曼一个人去了城中商行,与商行定下雇佣人前往村庄押送蚕茧一事。

回来途中,又拐去点心铺买了赵思最爱吃的杏仁酥和桂花糕。

第三十一章 风雨欲来

刺史府。

冯晖醒来后,面色恢复了一些,嘴唇也有了些微血色,终于不是昨日惨白吓人的模样了。

冯夫人亲手喂冯晖喝了一碗粥。

冯晖见母亲眼底发黑,眼中也是布满血丝,“母亲别担心,我没事了。您昨日肯定没睡好,再回房补一觉吧。”

冯夫人走后,冯晖让侍从请父亲过来。

冯刺史来到后,冯晖说,“父亲,事不宜迟,今日便请于柏洲来刺史府吧。”

冯刺史叹息,“好。我让人去请于柏洲。”

于柏洲在刺史府门前下车,看着刺史府那张牌匾,嘴角微微上扬。

于柏洲足智多谋,既能深得津王和世子的信重,自然心思通透,洞察冯晖及其一家的所作所为,猜到冯晖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商户,只是不知道刺史府是否知道他是津王的人。

于柏洲进入冯晖的房间,关切问候道,“冯公子的精神可好些了?”

“好多了,昨日多谢于公子的止血药。于公子手臂的伤无事吧?”

“无大碍。于某还要再谢冯公子从刺客刀下的救命之恩,此恩情真是无以为报。”

于柏洲说完,弯腰一揖。

冯晖还得求于柏洲在津王和刺史府之间搭线牵桥,好投入津王手下,保全刺史府上下。

见状立刻不顾伤势,起身阻止住于柏洲的动作。

于柏洲抬眼看向冯晖,眼底有深色划过。随后,扶冯晖倚靠在床头。

冯晖苦笑一声,“我救于公子是有原因的。我知道于公子化作商人来青州城必是有所图谋。”

于柏洲的神情自然,没有刻意掩饰的痕迹,也没有回避冯晖的目光,甚至连一瞬间的失神都没有,没有一丝破绽。

“冯公子为什么觉得我不是商人?”

“从陈洛明与沈曼做几百匹的布料生意,到众人口中丹州来的商人于公子来到青州城中,我便窥见了一点端倪。再看陈老板与于公子的行事,感觉便全然不同了。以前只当你们是做买卖的中间人,现在发现你们处事严谨、小心翼翼,心中预计在青州城中的谋划着什么。

于柏洲认真的说,“处事小心是于某做生意的规矩,不想冯公子竟然误会了。如果于某真的如冯公子所说,预计在青州城中谋划着什么,青王殿下和刺史大人又怎么会察觉不到,找不到证据。”

于柏洲嘴角含笑静静看着冯晖,等待他接下来的反应。

冯晖凝视着于柏洲,目光闪了闪。

他发现于柏洲的情绪极稳,平静的像不起半分波澜的深渊,自己无法从他的神情窥见于柏洲的内心想法。不愧是津王的心腹,前世坐上吏部尚书的人,自己几乎都要言明了,他还是这般不动声色,不露半点痕迹。

很快,冯晖意识到——于柏洲在等他主动开口说出刺史府的困境。

“我知道于公子是津王殿下的人。但刺史府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更不会拿下于公子向青王府表示刺史府的忠心。我与于公子相交,因缘巧合替于公子挡了刺客一刀。还请于公子相信冯晖。冯晖想与于公子做一笔交易。”

于柏洲轻轻的眨了眨眼,缓声道,“冯公子,如你所说,于某不是商人。我是不做交易的。”

于柏洲是要将津州完完全全地摘了出去!

“晖有事恳求于公子帮忙?”

于柏洲的眉目从容,笑道,“冯公子救在下一命,有事于某肯定相帮。”

“事情有关刺史府的危机。与青王有关。我已经得知,青王想要在朝廷无力之时趁机将自己的心腹接替刺史一职,到时青王必定找一个办事不力,贪污腐败的理由,将父亲停职查办,甚至下狱。冯晖想要稳住刺史府,保全一家人,希望于公子帮刺史府度过此难。”

于柏洲笑着说,“刺客和冯公子受伤一事,刺史府可以大做文章。青王府不会想看到刺史府和郡尉府交好,刺史大人可往青王那里状告郡尉大人没有护卫城池安全,将青王殿下的安全置于险地。那十个刺客的尸首现在还在遇刺的那片小树林里,冯公子或刺史大人可以找准时机派人前往。”

冯晖心惊,一天过去,那些刺客全死了,是自杀?还是于柏洲找人杀的?

“至于更多的……”

于柏洲语气一顿。

“不知刺史大人可有空,于某想与刺史大人好好谈一谈。”

冯晖见于柏洲也是有意,说道,“父亲有空。”

然后扬声唤道,“周原。”

门外守着的周原立刻应声进来, “公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