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穿越笔记(15)

作者:沈慢慢 阅读记录

她男人答她:“皇后娘娘在宫里烙大饼呢,顶多派个贵妃娘娘来。”

村西头的胖婶说:“我是没机会识字,要是我有这个机会,就凭我年轻时候的长相,王母娘娘都得来亲自接我。”

胖婶的小儿子道:“傻姑说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努努力,争取明年也让贵妃娘娘来接你。”

一辈子打光棍儿的赵老汉说:“傻姑傻了十来年,以往都没个人形,这是走了什么运道,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拜才能求来。”

一时间,说什么傻话的都有。

沈芜面对这架豪车,心里直发怵,不懂陈记为何行事如此招摇,正犹豫,王妈妈从马车上下来请她,还将印了红戳的文契一并递给她。

“掌柜说了,您的身份堪比半个伴读,宝马香车相请不算隆重。”她又矮声跟沈芜说实话,“也是给那些小人瞧瞧,您是我们掌柜重视的人,免得他们还想用些歪门邪道来坑害姑娘。”

沈芜大致能感觉到陈小粥这根大腿有多粗了。

蹬车前,她又嘱咐宋楼兰:“别忘了我托付你的事。还有等会儿赵婆婆起来,你跟她说,让她在村里多收一些茉莉花,我回来付钱。”

宋楼兰笑得有些欠,沈芜瞪着他:“你听见没有?”

宋楼兰催促道:“知道了知道了,快走吧,头一日别迟了。”仿佛在不耐烦地催促自家女眷。

沈芜对他这种口头和态度上占便宜的行为嗤之以鼻,转身上了马车。

王妈妈在车上教了他们几个礼仪,还有陈小粥的日常喜好,免得他们冲撞了二小姐,或是说了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一刻钟就到了鲁镇东街上的陈记米行总店,王妈妈领着他们从店铺后堂穿过一道游廊,绕过假山影壁,才到掌柜的陈小粥处理事务的三间厢房,正屋是开放的小花厅,平时接待四方访客,西厢是书房,东厢上了锁。

此时,一位少女正站在小花厅门外的庭院内。

明明大旱三年,荆州府处处干燥炙热,除了井水,就连湘江都已渐渐干涸,而这里却有一个花草繁茂的庭院。

庭院的灰墙下栽种着一棵鸡爪槭,形似鸡爪的薄薄青绿嫩叶没有因为缺水有一点焦边,因为树下有一湾小池,池中水清见底,清透的雨花石与几尾锦鲤,彩色的影子荡漾在水中。

少女正手持一把茉莉,一朵一朵揪下花头,逗弄池中的锦鲤。

“二小姐,人来了。”王妈妈恭敬地通报。

陈小粥将手中的茉莉花递给旁边伺候的丫鬟,正过身来,笑意嫣然:“来了就好,没有人为难你吧?”

她昨日在祠堂边的马车上瞧得一清二楚,说的当然就是何东来有没有再来为难她。

沈芜摇摇头,略显木讷,赵兴更是盯着少女愣在一边。

他们两双眼睛,对陈小粥很新奇。

沈芜来到这里,还是头一次真正见到一位有头有脸的贵族少女,她曾想象过,古代的名媛贵女,应该大部分都是八七版薛宝钗那般,长得花团锦簇,娇媚有福的样子。但陈小粥完全与她想象的不一样,或者说,她长得更像健康明媚阳光开朗的林黛玉,美得没有侵略性,文质彬彬,温温如玉,不过为人处世八成更像薛宝钗。

她的明媚鬓边,也别了一串茉莉花,幽幽的香气,混合着庭院内的清凉意,又舒心又欢喜,让人更加信奈和亲近她。

这样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孩,居然被世俗唾弃,简直很没有道理。

陈小粥似并不意外有人带着新奇的目光这样看她,温婉地笑道:“那你来,我跟你说说你要做的事。”

赵兴被带下去另有安排,沈芜则跟着陈小粥前往小花厅。

陈小粥请她坐了之后,就让人上茶,似与她没有尊卑等级之分,等饮了茶,她才再次开口:“我想请你念书给我听。”

沈芜:“啊?”

不怪她反应大,她是真没有想到是这么个活,她更没想到的是陈小粥自己不能阅读。

陈小粥见她呆头呆脑的,又是噗嗤一笑:“不是你想的那样。”她敛了敛心神,解释道,“我每日都很忙,没有时间看些自己喜欢的话本,更没时间去看戏听曲,所以想请你念出来给我听。”

难怪说是半个伴读,读书这样私密的事,说是亲闺蜜都不为过。

沈芜衡量起自己的音色与表演技巧,蹙着眉,好似非常为难,生怕自己胜任不了,但又舍不得一个月两吊八百文,还是兑换成现银的薪俸。

陈小粥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又满含笑意地开口了:“每月给你配八两茶,每日放你休息一个半时辰,若我有事,也准你带薪休息,如何?”

此手笔可谓十分阔气了。

没想到还能有茶叶补贴,正中沈芜下怀。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出自韩愈《师说》。

第12章 新朋友,老朋友

========================

风吹来一片云,盖在陈记米行的天井上,又送来一阵香,兼夹着水汽。

很久很久,沈芜没有嗅到过这样的潮湿了。

她是江南长大的人,从小到大,很多记忆都与烟雨蒙蒙有关,譬如六月黄梅细雨连天,江南的屋瓦上会起一阵一阵的薄雾,在洗得绿油油的树影里缭绕,这样的天气他们甚少出门,她就跟父母一起坐在家中轩窗下饮茶谈天。

饮的茶是当年清明前的碧螺春,那滋味入口软绵清润回味浓郁,舌尖都泛着久远的甘甜,比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反而是雨和茶更容易让她泛起乡愁。

是以,她应了陈小粥,而后说道:“府上用的是江南的茶吗?”想了想又改口道,“都行吧,只要有茶就行。”

陈小粥食指围着盏沿绕了半圈,忽而发笑:“你可真不像她。”

沈芜:“谁?”

陈小粥未答,只是说道:“我等会儿要去巡店,你今日有大半时间可以待在这里熟悉一下。”随即又叫来个年岁与沈芜一般大的丫鬟,“这是燕娘,让她带着你。”

安排好后,她起身摸了摸鬓边的茉莉花就出门了。

这是今早大姐姐帮她簪上的,她其实并不喜欢。

沈芜目送她走,瞧着天阴下来,心里想着,不知道宋楼兰有没有跟赵婆婆说,要趁着雨还未下快些将茉莉花采了,打湿的茉莉采下来,香味会消减一半,还容易上霉腐烂。

燕娘将她的思绪拉回,开门见山,情态却很是恭谨:“姑娘请先随我来换套衣衫。”

进门就让换衣上岗,在别人看来,尤其是身上都是补丁的穷苦人看来,可能会自卑,忧心是不是被看不起了,但沈芜却没有,她早料到会有工作服,而且以往工作出差也会被要求穿正式一些,更何况燕娘将态度拿捏的非常恰当,一点没有给她带来反感,所以沈芜依言而行。

沈芜被引进东边的耳房,耳房中架有一道凤穿牡丹的绣屛,绣屛旁边的衣架上挂着四套夏服,用料和工艺都极其讲究,颜色也娇嫩,其中有一套与陈小粥昨日穿的蓝色一模一样。

“这是小姐去年和前年裁的夏装,一次也没有穿过,都送给姑娘,小姐说若是这些不入姑娘的眼,可先选一套今日将就穿一穿。”燕娘看上去比陈小粥身边的丫鬟要小,但行为举止,谈话语态都很是得体,不给人疏冷之感,也不给人卑怯之意,沈芜不自觉地想要依赖和信任她,于是说道:“今日穿的就请你帮我选一套吧,其余的我能带走吗?”

燕娘微微一笑:“自然是可以的。”也没有推辞帮她选衣的工作,上前挑了一套蟹壳青的,帮沈芜穿上后,还替她梳头抹粉描眉,让她整个人的气质更加明朗稳重起来,给人脱胎换骨的感觉,燕娘将她推至大身镜前,夸赞起来。

沈芜不知道的是,她在感叹燕娘少年持重,风度坦荡时,燕娘也在感叹沈芜,虽身处困顿穷苦,但不畏缩,不怯弱,也没有穷人乍富的倨傲,都对对方欣赏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