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穿越笔记(87)

作者:沈慢慢 阅读记录

昨夜被卫牧一通强势输出,他就顺着他的逻辑走入了误区,要是真爱重,为何下这么重的手,试探也有别的方式,要是真伤到了杀死了怎么办,三公主就不怕吗?显然她是不怕的,好似死了就死了似的,并不在乎。

武雍回身想回自己的船舱,正好卫牧站在另一边的船舱门外瞧他,那目光幽沉似海,瞧不清里头藏了何等念头,只觉浑身发寒。

他只作揖,未言语,闷头进去了。

卫牧也走向甲板,那两人正准备返回舱室,牵着的手,脸上的笑,比阳光还刺眼。

“殿下,武雍不能留。”他轻轻低语。

满船都是李纯的人,武雍要是死了,他们三人能对付剩下的人吗?

李危讶异他突如其来的狠绝 ,却也明白,这人昨夜带来那是个杀手,对沈芜痛下狠手,也让他很不安。

“你是怕他告密三皇姐,我与阿芜的关系,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李纯疑惑他与沈芜的亲密,就会派人去查,陈粟与她身份互换的事,陈小粥做的再天衣无缝,只要有足够的权势,依旧能查出来。

那个曾经去渔利口帮她看人的王妈妈,还有她身边的大丫鬟明姑,又或者卢氏。

到处都是破绽。

卫牧点头。

李危道:“不可,现在懂她的人,无异于昭示我有心和她作对,我们还没入长安,提早让她设防,不是明智之举。”

卫牧讶然,李危终于愿意自己筹谋了,从前他都懒怠这些事,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颓败。

他看向沈芜:“那要是她再次对沈姑娘动杀心呢?”

沈芜与李危对视,微微顿首道:“我们已有了谋划。”

卫牧想问是什么谋划,但瞧这两人如胶似漆,那谋划中该是没有他的份,噎了噎,终究什么也没有说。

沈芜:“回长安后,我们会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然后分头行动。”

卫牧再一次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没想到沈芜会跟他说,皱了皱眉道:“演戏?怕是骗不过三殿下。”

沈芜:“我们得到的信息太少,现在也只能做出一个粗略的计划,到底如何,也要随机应变。”

总之他们不打算现在与李纯挑破窗户纸,让她有空暇和时间来对付他们。

卫牧点头,同意她的说法。

沈芜、卫牧与李危三人好似与船上武雍等人成了两拨人,相互对立,暗中较劲。明面上武雍等人又不得不碍于李危的身份,做到听话有礼。他们到底是仆,无法真的想李纯一般颐指气使地对待李危与他的夫人。

气氛虽不好,倒也没有饿着他们,冷着他们。

一连五日,也算和谐。

入了港,再换乘马车,一连走三日,终是到了长安。

入长安时已入夜,李危站在城门口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月,与他记忆中的不同,竟也没有那般让人觉得不美了。

沈芜随着他的目光追去,落入眼中的只有月亮和高高的城门楼子与城门上的守备:“看什么呢?”

李危:“守备比平时严了。”

入了夜,长安有宵禁,入城的百姓不多,大多都是从各坊市赶着出来的,但守城的城门郎一点没有松懈,精神抖擞,每一个入城的人都要检查,有时也对出城的人抽查。

井然有序,又紧张肃然。

沈芜也瞧出来了,城内必然是发生了什么:“走吧。”

轮到他们时,武雍亮了身份,城门郎亲自放行,将他们迎了进去。

李危:“看来整个长安已在她的控制之下。”

依照祖制,李危这种被赶去封地的亲王已属于藩王,无召不得入京,他原本的打算是混入,没想到李纯会来接他,更没想到这般光明正大的就进来了。

沈芜明白他的意思:“那现在是去公主府?”

想来他在长安应也没有自己的宅子。

李危:“也可去驿馆。”

但瞧武雍那个理所应当送他们去见李纯的架势,他定然不会放他们去驿馆。

沈芜:“没关系。”

李危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

卫牧撇过眼去瞧这对夫妻,生出许多惆怅,以李纯对李危的执着与掌控,沈芜入府无异于羊入虎口。

想开口劝她趁此时先下车离开,但想想他们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此时再躲,也晚了。

也只能信任他们了。

长安的夜比沈芜想象的还要喧嚣热闹,尤其是越临近东市,越是喧嚣,酒肆茶馆,歌舞行与瓦市,连绣坊银楼都没有歇店的,笑闹掌声,劝酒划拳,舞乐歌声从四面八方充斥进马车,越发显得他们一行沉郁愁闷。

无论皇室闹成如何样子,与长安的热闹都毫无关系,老百姓照样生活。

沈芜与他们两人都不一样,盯着路过的各个角落,目不暇接,面露欣喜。

李危只当她刚来长安,好奇向往,说道:“明日,我带你来玩。”

沈芜点头:“不急。”指着一处连片的乌黑地界问李危,“那里是什么?”

那里的房舍都黑着灯,一排一排的,前后挨得很近,也有少许带院子的,但也都连着,好似被人规划好了,不允许查过一尺一寸。

看着很像联排公寓。

李危:“是廊房。”

所谓廊房,类似于公租房,是以低廉的价格租给来长安无处可归的人房舍,不过申报也与公租房一样,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李危离开长安也有好几年了,那里的廊房竟然建到现在才建完。

--------------------

第70章 公主府

================

沈芜是个宅女,以前就是。

比起集市中出现的好玩的玩意儿,她更喜欢瞧人群里人们努力生活的样子。她之所以喜欢桂花巷中三娘的桂花糕,是喜欢三娘晨起和面的样子,烧火煮水的样子,还有掀开蒸笼的一瞬间热气升腾如一卷薄宣挡在她身前的样子,当然还有她夜半入账数钱的样子。

还有东西酒肆中,叫一碗最便宜的打卤面,趁热吃进肚里,就赶去干活的人,还有守着糖人摊子和炸串店的小孩,自己咬一口递给娘亲咬一口。

东市热闹非凡,她也只想看看这热闹中的人。

李危却不这样以为,他招手叫来一个卖灯笼的小贩,买了一盏西瓜大的灯笼,那灯笼外绘图简单却喜庆,就是圆滚滚地抱在怀里不好拿,沈芜正瞧着奇怪,李危将这灯笼递给了她。

“给我的?”沈芜不解,“太大了吧?”

李危笑,将灯笼抛下,只见那灯笼咕噜咕噜滚了好几圈,既没有烧掉也没有灭,还如拿在手上时一样,沈芜笑道:“原来是滚灯。”

李危挑眉:“你知道?”

沈芜点头,曾瞧过灯笼的纪录片:“头一回见实物,做灯笼的人真聪明。”

李危:“等元宵节我也给你做一个。”

他们此次回长安正好赶在春节前,提起元宵,那还要再等两三个月的,沈芜捡起灯笼又丢出去让它滚:“说好了,不能反悔啊。”

李危抱起灯笼:“那这只不给你了,我要拿回去瞧瞧里头的玄机。”

沈芜挨着他伸手去抢,李危只稍稍让一下,就让她扑了个空,她故作生气道:“说好是给我买的,怎么能收回去,快还给我。”

作势又去抢,到底李危人高马大手长,沈芜恨恨地站起来,一只腿跪在案上,踩在地板上的脚垫了起来,双手举过头顶扑过去抢,李危手快,将滚动换了只手拿藏在身后,沈芜越过他的肩头要去够,半身都压在了他身上。

幽香扑进他鼻尖,因笑闹微微敞开的前襟闯入他眼帘,喉结滚落,眉眼一抬,将滚动丢置出去,双臂环住她的腰:“小心摔了。”

摔了也是摔进他怀里,沈芜一点也不怕。

但李危很怕。

仿佛想要摘天上的星星,怎么够也够不到时,它却突然掉落进了他怀里,因不想推它离开,而甘愿被它灼伤,又害怕紧张失控,捏碎了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