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她玄学了(16)

作者:阿囤 阅读记录

菱星知她起床时最是迷糊难哄,换做平时,她光缓缓就要一刻钟,瞅了眼外头,隐约能看见外头侯着的灰色身影,咬了咬牙,将她半扶了起来“我的小姑奶奶诶,莫须先生回了,亦生先生都来接您了,快醒醒罢,回来再睡成不成。”

阮瑶清就这么软趴趴靠在她肩头,依旧迷胧十分,听到菱星在一旁碎碎叨只觉她吵,正预翻身离她远些从后再睡,忽听见一声“莫须先生回了”,猛然便是清明了。

到底是睁开了那双眸子,似喃喃问她“先生回来了吗?”

菱星无奈笑着点头:“嗯,回来了,亦生先生都来接您了,快起罢。”

阮瑶清慢悠悠地眨巴了两下惺忪的琉璃水眸,脑海才算是正真清明,是了,她是上山来找莫须的。

默默叹了口气,也罢今日也算是睡了个好觉,悠悠的什么伸了个懒腰,才从菱星的肩头离去。

待款款到了院门时,已过了半晌,她推开竹篱院门,面容见红,对着亦生微微福了福身“劳先生久等了。”

亦生那云淡风轻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笑意,甚是谅解道“你身子刚痊愈,疲累久睡些也是常事,师父方才刚回,我带你去。”

阮瑶清点了点头,一行人便跟在他身后走着。

这三危观不愧为皇家观院,四处宏伟清肃,皆是红篱高高矗起,他们越过了一道长廊又经过个小竹林才似到了地方。

阮瑶清忽而觉得,这莫须似是格外爱竹,几乎每个院落门口都有个小竹林。

阮瑶清看了眼头顶牌匾上“拾月斋”三字,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她也曾站在这牌匾之下,那时候还是她无神论者,如今却是要巴巴的来此拨问因果。

她好笑容地摇了摇头,跟着亦生进了院。

刚进了院内,便看见敞开的屋门外正站着个身形略胖的男人。

他手拿着个矮凳子,正要往一旁的葡萄架子下去。

还未走进就见那人招了招手喊道“小四儿你来的正好,快,帮我把这葡萄枝子固下。”

亦生笑着迎了上去,接过了矮凳,走到那藤下放下。

“师父,这藤子我来就是,人家姑娘才来,可别失了礼。”

话落,莫须才注意到跟在他身后的三个丫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的阮瑶清,他眼睛一眯,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嘴角掀笑语焉不详道“她可不是才来。”顿了一下又道“许久不见,姑娘可还安好?”

第12章 赖定了

菱星菱月被丢在了院子里,陪着亦生修剪那葡萄架子。

菱月看了眼紧闭的屋门,眉头皱紧,方才莫须师父那意思分明与阮瑶清相识,可她不曾听说姑娘来过三危观,

她戳了下正忙活着的菱星问道:“姑娘来过这儿?”

菱星摇了摇头:“没有,姑娘自小便在方州长大,一步都未离过,三日前才初初来长临的。”

“那姑娘可曾在方州见过莫须师父?”

菱星眨巴着眼睛想了想:“应当不曾有过。”顿了下又不确定道“我也不全然清楚,不过自我四岁跟着姑娘后确是肯定没有过,但之前就不知道了。”

那便是不能确定的事了,那方要问问世子才能清楚。只是,这么莫须师父明明是个修道的,怎是个和尚模样?

屋内

阮瑶清坐在藤椅上,看了眼已席地坐在三清跟前许久的莫须,她眼睫轻颤,几次三番想张口又觉得无从问起。

莫须朝三清拜了一下,才缓缓起身坐到了她对面。

一双洞若观火的黑瞳看着她道“缘主,有些事倒不必强求因果,你说可是?。”

阮瑶清觉得心莫名被刺了一下,她觑他“师父是高人,能视万物为无物,三娘不过是俗人,受这无端戏弄,一觉梦醒,不知是梦是真,堪堪回首,只可觉得汲汲营营十余年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实在可悲,让我看开?再走一遭?未免强人所难了些。”

莫须摇头轻笑“再走一遭?缘主若是愿意,便不会来这观中寻我。”

阮瑶清一震,她木怔怔的看着莫须,便见他又道“你既已定了决心,尽管向前便是,何苦纠结,人生漫漫,处处是道,求名求利是道,淡泊逍遥是道,求佛敲鱼亦是道,何愁无路可走?不过是一路一因果罢了。”

她闻言喃喃“一路一因果?”

柳眉微簇,陷入沉思,片刻便见她抬头,迁延观望道“师父可有因果?”

“我的因果?”他被问的莫名,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有因才有果,自我入道,便不问因由,怎会有果,有也有,便是似你这种找上门的因,躲不开的果。”

阮瑶清闻言面沉,身影默在那处,不知过了多久,而后却见忽而她嘴角带笑抬头直视着莫须道“师父错了。”

莫须不明,皱眉问她“错了?哪儿处错了?”

她一字一句道“三娘可不是找上门的因,今日此局分明是你种的果才对。”

诚然,若无当年那条批命,阮瑶清死了便就死了,即便重生,也断不可能找上三危观,她那之前,从不信这种妄论神佛之事,如今信了就是因为那道批命!说到底,因是莫须种下的。

她打定主意赖定他了。

莫须闻言也是愣了一下,片刻后才回神,感情劝慰了半天,倒是让她绕了进去,他“哈哈”笑了起来,边摇头边笑道“这是赖定老道了?”

阮瑶清被戳穿了心思,也不恼火,不无所谓的还点了点头。

便是赖定了,又如何?

莫须几次笑的身子发颤,片刻才停了下来“也罢也罢,随你便是,如你所言,老道既种了你这因果,倒也不能袖手旁观,诚然我也想知,你这别道而选到底能种什么因果。”

约莫一个时辰后,阮言文被何厚送出了宫。

直到踏上了长安巷,阮言文都未回过神,他坐上马车,掀开帘子看了眼在在马车旁送他,仍笑眯眯的何厚,只得点了点头,才放下了帘子。

他靠着车壁上,闭目凝神,几不可为的叹了口气,实想不透太子今日拘了他半日到底为何。

天色已黑,马车辘辘行了半刻才到了侯府。

李管事忙迎了上来“世子归了,侯爷在书房等您,您快去吧。”

阮言文点头,知道阮义舟必然忧心半晌,脚步未停,就往书房去了。

书房大门“咯吱”被他推开。

迎着夜间烛火,在案牍旁找到了正闭目养神的阮义舟。

“父亲,我回了。”

闻声,阮义舟疲惫睁开了双眼“嗯”应了一声,而后端正了身子上下看了他一眼才道“殿下今日找你做甚?”

阮言文坐在一侧,想到方才甚是尴尬的局面,笑了笑,道“问问家长里短?约莫就是这样。”

阮义舟莫名,皱眉“家长里短?”

他点了点头“太子殿下道阮家忠烈,为百姓浴血,初初为官若有不妥可去寻他。”

“就这些?可说别的了?”

阮言文笑容一敛,又细细回想,将方才所见多听都细细说来。

待全部说完,才见阮义舟面色松了几分,他仍然嘱咐道“约莫是你与太子年岁相当,他看你格外有眼缘些,想提携你,平日里若是随玩也罢,注意好分寸就是。”

如今阮义舟手握虎符,又领西军,朝野上下他需得耳提面命衷心为君,太子虽是储君,但无君意,他便不可与皇子过从甚密。

他忽而想到了什么,猝然抬头问他“他可提到了你妹妹?”

太子目下正在选妃,这突然其来的交往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阮言文面容一紧,摇了摇头“并未。”

阮义舟闻言点头“那便好,你且看看吧,若是有些端倪,切记来告诉为父才是。”

“是,孩儿知道。”

方才提了那么一嘴,阮义舟忽而后知后觉,晏儿年岁与太子相当,旁的人家男子这个岁数早已孩儿绕膝,夫妻携手,可他却还孤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