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闲散人生(41)

作者:北康黑落 阅读记录

为此,乔珍珍在基地家属大院,又掀起了一场轰动。

车是黄三亲自开过来的,也是为了顺便过来看看乔珍珍。宋瑾当时正好下班,在家属区门口碰到黄三正在跟警卫连询问,一看到宋瑾出现,黄三就立刻迎了上去。

“宋老弟,真巧,我刚想问问你家住哪呢,这就看见你了。”

对于黄三的到来,宋瑾可不是很欢迎,不过,黄三来之前给这边打过电话,乔珍珍是同意了的,宋瑾也是知道的,这会儿只好把人带回家。

然后,就听到黄三说要送他一辆小汽车,就是门口停的那辆,看着是锃光水亮,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直亮瞎一众路人的狗眼。

宋瑾:......为什么这个男的总想给我媳妇送东西!而且还是送那些我现阶段买不起的东西!求能最快把他干掉的办法,在线等,急!

幸好,最后乔珍珍虽然留下了这辆车,但是给了钱,黄三推辞不了,只能把钱收下了。

但宋瑾的心情只好了那么一点点,因为他发现,媳妇的钱是越来越多了,他怕是一辈子都赶不上了,这辈子注定要成为一个吃软饭的男人了,唉!

作者有话说:

宋瑾:亲们,我已经认命了。

亲亲:不,你没有,你可以的,站起来!

第26章 26、副所长

基地街道办的胡主任今天刚上班,又听到下面的人在议论乔珍珍,都在羡慕她命好。

不仅找了宋瑾这么个出色的丈夫,家里二哥还在京城那边做大生意,听说叫什么乔氏罐头,可赚钱了。

每个月乔珍珍花掉的钱,吃掉的肉,比她们全家一年的都要多,中午听说又炖了鸡汤,宋大宝还说里面放了人参。

......

其实,对于乔珍珍的流言蜚语,胡主任听得太多了,每次都以为达到了最高点,但很快就会又蹦出一个,然后重新刷新大家对乔珍珍败家程度的新高度。

比如,乔珍珍买了一整头猪,在家吃肉吃到吐。

又比如,乔珍珍买了一个电视机,还是彩色的,听说是羊城过来的新货。

又比如,乔珍珍买了一辆大吉普,她现在的待遇就跟基地大领导一样了,出入都开车。

再比如,乔珍珍在下面的前进公社开了一个食品加工厂,她现在成个体户了,跟她家二哥一样,在做乔氏罐头。

......

胡主任本来是不管这些的,但今天婆家那边来人了,让她帮忙去问问乔珍珍,前进公社那个所谓的食品加工厂还要不要人了,她婆家有个大侄子想过去干活。

胡主任男人姓王,叫王大刚,老家就是前进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大队的,两个人是当年读中专认识的,后来男人继续深造,就进了鲲鹏基地,她也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婆家那个侄子今年也有18岁了,上过一年初中,之前一直在家种地,也没想着出来找活干。

后来他们村有个人去了前进公社的加工厂干活,回来的时候,不仅穿了一身新衣裳,说是罐头厂统一发的工作服,还买了两斤肉,都是顶顶好的大肥肉,话里话外更是把加工厂夸上了天。

这不仅把王家人羡慕得不得了,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可惜已经过了招工的时间,加工厂那边说不要人了。

这时,王家人打听到这加工厂的老板就是鲲鹏基地的家属,于是就找到了胡主任,看看能不能帮忙去问问。

胡主任下班后就来到乔珍珍家,乔珍珍正在做饭,看到胡主任来了,就赶紧请进来,给倒了一杯水。

看着桌上已经做好的两个菜,红烧猪脚!清蒸鲈鱼!胡主任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不禁感叹,这乔珍珍家的伙食可真好,她其实也挺馋的,就是看着有点费钱。

“珍珍,听说你在前进公社那边开了一个食品加工厂,我婆家那边托我来问问,还要不要招人了?有个侄子想去干活。”

现在的人说话都比较直来直往,像黄三那种人精还是比较少的,胡主任直接就说明了来意。

“那边都是张厂长在管,我其实并不怎么管事,不过,厂子刚开起来没多久,正是忙的时候,应该还是需要人的。”

乔珍珍当甩手掌柜习惯了,罐头厂那边请了张书记家的亲戚在打理,她压根不操心,不过要是真的想安排一两个人进去,应该问题也不大,她好歹也是幕后大老板。

胡主任就把她婆家侄子的情况跟乔珍珍说了一下,乔珍珍让他明天过去找张厂长,她等会吃完饭再给那边打个电话说一下。

不过,乔珍珍说了,她也不保证一定就行,因为厂里真正管事做主的还是张厂长,一个真正的好老板,是要懂得把握好那个度。

这一点,胡主任自然能理解,还是好好谢了乔珍珍,走的时候,乔珍珍又给她拿了两罐腌萝卜,都是前进公社的加工厂出来的。

胡主任还挺不好意思的,本来是她来求人办事,没送礼不说,反倒还拿人东西。

不过,乔珍珍热情,硬是要她收下,胡主任觉得乔珍珍这人性子其实挺好的,除了爱花钱,真没什么大毛病。

不过,就算是爱花钱,人家宋工也养得起,听家里男人说,宋工弄成了一个大项目,基地都给他升职了。

这人才来基地多久啊,就弄成了一个大项目,好多人来的比宋工早,都还没出什么成果呢,不愧是京大来的高材生,果然有两把刷子。

为了方便管理,基地按照研究方向的不同,划分了三个研究所,原计划是要建立十二个的,但是现在,人才明显不足,后续的资源和设备也暂时跟不上,所以只先设立了三个。

宋瑾所在的第一研究所,主要从事动力和能源方面的研究。宋瑾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想法,也自己做了一些研究和设计,来到基地后,就自己带团队准备大干一场。

经过无数次调整设计和反复实验,在今年年初,终于取得了成功。

将所有的研究数据和成果上报到京城总部后,上面为了犒劳人才,就给宋瑾升了职,他现在已经是第一研究所的副所长了,算是高层领导队伍里最年轻的一个,他带领的团队成员也都相应地升了一级。

第一研究所的所长是由基地院长兼职的,他平时忙得很,重点工作也不在这边,所以,宋瑾其实就相当于是第一研究所的一把手。

京城总部这一操作,除了奖励宋瑾团队之外,也是为了鼓励基地其他人奋勇直上,争取早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对于大家的努力和付出,上面是看得见的,也不会辜负大家。

大家看宋瑾现在这样也就明白了,一个个地铆足了劲在干。

国家正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之际,对人才是求贤若渴,只要有能力,有胆魄,取得了成绩,国家就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咱现在既不看资历,也不看出身,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既然是好猫,那自然就要有好的待遇,国家是不会辜负英雄的。

宋瑾得到提拔,最高兴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顾老。虽然他一直都很清楚宋瑾的能力,但是其他人不信啊,这回,他总算是可以指着他们的鼻子耀武扬威了,看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他的那些老伙计们还一个个地来跟他打听宋瑾的情况,都羡慕他收了一个这么好的学生。

这天,顾老又来乔珍珍家吃饭,一起过来的还有贺山,他现在也算是宋瑾手下比较得力的助手了,属于宋瑾团队里的骨干成员。

乔珍珍做了一桌子好菜招待他们,剁椒鱼头,小炒黄牛肉,香辣凤爪,还有八宝鸭和油爆河虾,最后就是时令蔬菜和一锅菌菇养生汤。

几个人吃得满面红光,兴致高昂,顾老还一个劲嚷嚷,说这么好的菜,必须要喝点小酒,于是几个人又喝了一瓶茅台,这还是别人送给顾老,顾老又转送乔珍珍的。

要说顾老最爱跟谁喝酒,既不是宋瑾,也不可能是贺山,而是乔珍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