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闲散人生(93)

作者:北康黑落 阅读记录

有那么多大人, 还有宋大宝和宋小宝两人在, 乔珍珍也不担心。

就这样, 乔珍珍带着大伙儿一边逛京城, 一边采购年货。

其实, 年货也采购得差不多了, 只是逛街的时候看到好东西,还是会顺便买一点。

现在,家里的粮食,以及蔬菜水果等都是空间里种的,反正宋瑾也都知道了,所以,乔珍珍用起来也更加肆无忌惮了。

至于赵大刚,他反正从来不管这事,本来小李每天还会送新鲜的菜和肉过来,但后来乔珍珍说这些由她来采买,小李请示过司令之后,就没再管了。

赵大姐自然都是听乔珍珍安排的,本来这么大个四合院,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赵大姐忙活,乔珍珍也是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买菜买粮食,或者洗衣服什么的。

本来,乔老爹决定提前过来,就是想着帮忙干点活,结果啥事都没有,就光顾着在京城到处玩了,每天还吃得好睡得好,他都觉得自己这些天胖了不少。

乔大哥看着满面红光的乔老爹,说道:“爹,你确实胖了些,脸上的褶子感觉都撑平了一些。”

这是什么钢铁大直男的发言,乔珍珍没忍住,噗得一下就笑喷了。

乔老爹却觉得大儿子说得很对,他脸上这皱纹是感觉少了,心里还挺高兴。

乔珍珍:得~您老高兴就好。

1983年的这个春节,乔珍珍他们家可谓是相当的热闹。

年三十这晚上,大伙除了一起吃年夜饭,还有一个重要的安排,那就是去中央电视台现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为此,年夜饭都提前到了下午五点就开吃了,因为春晚八点就要开始,大家心情都特别激动。

前几天,赵大刚带回这个消息的时候,乔珍珍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届春晚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春晚。

要是没记错的话,从今年开始,以后每一年的春晚都将成为全国老百姓大年三十的必备节目,几乎所有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

没有春晚的春节似乎就不是完整的春节。

乔珍珍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机会去现场观看这第一届春晚,虽然现代看过那么多精彩纷呈的晚会,但她还是格外期待这次的春晚。

为了方便出行,乔珍珍又借来了公司的小巴车,不过李师傅要回家过年,自然不能来给大家开车,而乔珍珍他们又不会开这种小巴车,但没关系,有一个人会,那就是赵大刚。

“老子坦克都会开,小巴车自然不在话下,珍珍,你只管把车弄来,到时候我来开。”赵大刚拍着胸脯保证。

于是乎,大年三十这晚上,大伙吃完年夜饭,由赵大刚司令担任司机,开着小巴车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去了演播厅现场观看华国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乔珍珍特地带了相机,进场前后拍了好多照片,这可都是珍贵的回忆。

春晚现场的气氛可谓是相当热烈,舞台布置和表演节目都非常具有时代特色,虽然跟现代相比,稍显稚嫩,但看得乔珍珍是热血沸腾,激动无比。

不止是乔珍珍,现场的所有人都差不多,直到晚会结束,大家的心情都还久久不能平静。

回去的路上,乔老爹他们都还在热烈地讨论春晚上的节目,大人小孩都在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乔珍珍看着身边的宋瑾,摸着肚子,觉得这一刻特别幸福。

她凑到宋瑾耳边,低声说道:“老公,我爱你,新年快乐。”

宋瑾转头看着她,与她十指相扣,满目柔情,要不是车上人太多,他真的很想将人好好抱在怀里亲一下。

*

1983年,计划生育开始施行,春晚开始举办,另外,票证也正式取消,以后买东西都不需要再额外提供票据,只需要给钱就行了,而且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也不再限制购买数量。

这也从侧面表明,计划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华国正式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

也就是在这一年,大量国营工厂破产倒闭,个体私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外华侨,港澳富商也逐渐活跃在华国境内,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乔珍珍由于怀孕,年前没有回陕北看一看,于是,在年后的时候张宝钢和赵有才两人就结伴来到京城,除了看望乔珍珍之外,也是向她汇报一下去年厂子的经营状况。

张宝钢以前也来过京城几回,有他在,第一次出远门的赵有才也放心不少。

只不过,这几年京城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张宝钢之前的那点经验早就不实用了。

忙完正经事,乔珍珍还特地带着他俩去参观了乔氏辣椒厂总部,以及宋氏机械厂,里面有一些农机设备,乔珍珍觉得赵有才那边也用得上。

去年,宋瑾团队设计发明了三款新型农机设备,还有很多重要的零部件设施,通过跟农机局的合作,占领了不少的市场份额,盈利状况一点不输辣椒厂。

要知道,这辣椒厂开了多久,机械厂才开了多久,果然,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在京城周边的农村,也有一个乔氏辣椒产业基地,算是继红旗大队和陕北前进公社之后的第3号基地,专门号召当地村民种植辣椒。

不止是辣椒,他们现在还生产外婆菜,下饭菜,酱菜等等,丰富了厂里的货物品种,也创造了不少收益。

江二哥还跟乔珍珍商量,今年要不要把乔氏辣椒厂更名为乔氏食品加工厂,乔珍珍觉得也行。

现在,乔氏食品厂出产的辣椒酱,以及各种罐头菜在各大供销社,以及个体经营户那边都是抢手货,每个月前来进货的人都排起来了长队。

那些进货量太小的,厂里直接就拒了,为了那千把块钱,懒得折腾,一次性起码要拿上万的货。就这,还有点供不应求呢。

赵有才和张宝钢回去的时候,还在连连感叹。他本来以为自己守着个绿化产业园已经很不错了,经手的也是上百万的大业务,但京城一行,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见识到了老板乔珍珍的实力。

“老张,你瞧瞧老板那气派,几百万的业务在老板眼里,都不算大单子了,想我当初经手的第一个百万单子,激动得几宿都没睡着觉,我还是要向老板多学习。”赵有才抽着旱烟,若有所思。

张宝钢又何尝不是呢,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过的人,眼界和格局跟乔珍珍比,确实差远了 ,要知道,乔珍珍现在也才二十几岁,他都四十多了。

只能说,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要厉害聪明一些,比如乔珍珍,还有宋瑾。

乔珍珍要知道张宝钢这么想,绝对会不好意思,宋瑾那是真聪明,她这不过是占了穿越的便宜,在现代,很多事情看多了,见识自然就不一样了。

张宝钢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只是被时代局限了而已,如果他有乔珍珍的经历,肯定做得比乔珍珍要好很多很多。

乔珍珍其实一开始压根没想干一翻多大的事业,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天天饭桌上能有一块肉吃,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哪怕是现在,乔珍珍也同样没什么野心,什么当全国首富,世界首富什么的,从来没想过,她现在就只想着安心养胎,然后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宝宝就万事大吉了。

宋瑾对于乔珍珍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也是赞成的,他一点不想乔珍珍太辛苦,只想她每天开开心心的就行。

自从空间暴露后,宋瑾常跟乔珍珍聊天,聊现在,聊未来。乔珍珍也没有什么顾忌地告诉他,以后的一些发展现象,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一点都没有什么所谓的七年之痒。

赵大刚刚开始还有点不太习惯两人天天撒狗粮,他们那一辈的夫妻之间相处哪像宋瑾两口子这样腻歪,就算是夫妻感情再好,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早就变成了亲情,哪跟他们这样,每天出门上班前还要亲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