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闲散人生(97)

作者:北康黑落 阅读记录

当时顾文礼要去上洗手间,便叫闻琴看着行李和孩子,可小孩子当时身体不舒服有些哭闹,闻琴就光顾着照顾孩子,没多注意身边的行李,然后就被小偷偷了一个行李箱。

顾文礼虽然后来并没有对她多加指责,但他们的日子却肉眼可见地每况愈下,甚至到了后来,他们还去睡过桥洞。

这样的日子,闻琴现在连想都不敢想,当时只恨不得一死了之。

幸运的是,顾文礼很快找到一份搬运工的工作,靠着他卖苦力得到的微薄收入,他们总算租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房子,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但周围恶劣的环境,粗俗的邻居,还有流浪汉抢劫犯的各种不怀好意,闻琴在国外的日子可谓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每天饿肚子的感觉太难受了,闻琴不得不出来找工作,但她华国的文凭在国外根本就不被承认,要不然,顾文礼也不会沦落到靠卖苦力为生。

最后,闻琴在一个华国人开的餐馆里找到了一份洗盘子的工作,对方是顾文礼认识的朋友,看在同胞的份上,才答应让闻琴过来洗盘子的。

闻琴本来还不愿意去,想她堂堂一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竟然要去给人洗盘子,这对于闻琴来说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但要闻琴真的放弃生命什么的,她也没那个勇气,于是在顾文礼的劝说下,还有每天饿肚子的煎熬下,她终于放下自尊,含泪去刷盘子了。

后来听说华国改革开放,他俩也想过回国,不过,当时他们囊中羞涩,别说买船票的钱,就是明天的饭钱都还没着落呢。

于是,两人只能给国内的亲人写信,一封一封不停地写,但信件寄出后,什么回音都没有,顾文礼最后都放弃了,只安心在搬运公司上班,彷佛认命了一般,人也被磋磨地一下子老了好多。

但闻琴不愿意放弃,她当时才二十多岁,她不想后半辈子一直这样苦苦挣扎,每天要为了一日三餐而煎熬,于是她继续写信,继续等待,每天就在这样的期待-失望-再期待-再失望中度过。

顾文礼见妻子这么执着,再加之他也确实格外想念家中父母,于是奋发图强,想尽千方百计地去赚钱存钱。

因为他知道,写了那么多信出去都没有一丁点回响,要么是国内亲人都不在了,要么就是这些信压根就没寄出去,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靠他们自己存钱买船票回国。

退一万步讲,就算国内的亲人都不在了,他们只要能回国,日子总比在国外强。

随着华国改革开放初显成效,华人在国外的地位也逐渐好转,顾文礼凭借自身才学,又找到一份报社工作,成了一名报社记者,虽然是临时工,跟那些外国记者的工资没法比,但总比搬运工的待遇要好得多。

闻琴也知道,要想摆脱这种地狱般的日子,回国是他们的唯一的希望,于是,她每天也不再抱怨了,而是积极刷盘子,有时候还主动去前面当服务员给客人点菜。

这些事,她之前自尊心强好面子,是绝对不肯做的,但为了赚取那么一点点小费,她豁出去了。

就这样,靠着夫妻俩的省吃俭用和没日没夜地干活,他们终于赞够了钱,买了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刚刚踏上华国土地的那一瞬间,夫妻俩抱头痛哭,把这些年的苦楚和对祖国家人的思念都发泄了出来。

顾从云,也就是顾文礼和闻琴的儿子,见父母这么激动,也跟着嚎啕大哭。

一家三口虽然情绪激动,哭得狼狈,但也并不显得突兀,因为从这艘船上下来的华国人很多都像他们这样悲恸大哭,哭得人多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后来,顾文礼多方打听,没多久就得知了顾学中的消息。

顾学中现在身居要职,又是物理界的学术大佬,他的消息在政府部门一打听,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别人一听顾文礼是顾老的儿子,也很愿意去帮他联系。

于是,没多久,顾文礼就被安排去了陕北,顾学中也总算是见到了自己朝思慕想的亲儿子。

顾文礼得知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这些年老父亲都是一个人在苦苦支撑,他一个大男人又没忍住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回国这一个月,他们这一家人哭的次数是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但,就算哭瞎了双眼,闻琴也是高兴的,因为往后的日子,他们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而辛苦算计奔波了。

闻琴在得知公公顾学中的现状时,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她就知道他们选择回国是再正确不过的了,她终于可以翻身了。

但,看着陕北艰苦的条件,就连用点水用点电都还要限制,闻琴终于忍不住开始抱怨,然后暗暗唆使丈夫顾文礼去找公公,说他们想回京城。

顾学中爱子心切,分别这么多年,也不愿意为了这些小事争吵,于是就安排调回了京城。

而顾文礼也靠着自己的本事,或许还有一点顾学中的影响,进了京城教育局成为了一名干事。

虽然现在只是一名基层员工,但闻琴相信,要不了多久,顾文礼一定会往上升的,一来她是相信丈夫的实力,二来不还有她公公顾学中在嘛。

反正,再怎么样,他们家肯定差不了,这一点,闻琴有绝对的自信。

至于闻琴自己,顾文礼问她要不要工作的时候,她一口就回绝了,她好不容易回国了,就再也不想出去工作了,她要好好待在家里过她的官太太生活,每天喝茶赏花,或者上街购物,工作是不可能再工作的了。

顾文礼也知道这些年委屈了妻子,现在他的工资待遇足够养家,于是,也就不勉强闻琴一定要出去工作,她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只要把这个家照顾好,把儿子培养好就行。

顾学中自然更不会说什么,他从儿子口中得知他们在国外的这些年过得很不好,心中本就有点心疼他们,现在自己有能力,自然想着多照拂一下。

宋瑾也不是外人,顾学中心里难受,不好对亲儿子顾文礼说,就只能对宋瑾吐吐苦水。

于是,宋瑾也就知道了顾文礼一家在国外的遭遇,也答应老师,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会帮忙多照顾一下文礼兄那边。

顾学中哪需要宋瑾去照顾文礼他们,只是跟他说说话,发泄一下心中苦闷而已,而且宋瑾已经对他们家照顾颇多了,教育局那边的工作最终还是宋瑾去帮忙办成的。

顾学中也知道宋瑾现在的实力,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毛头小子了,甚至宋瑾现在的很多工作,对他这个老师,也是保密的,这都是组织上的安排,顾学中对此没有丝毫意见,反而很欣慰宋瑾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宋瑾知道的事情,乔珍珍这边自然也就知道了,而且顾学中也没想隐瞒什么,也没觉得有什么丢脸的,他之前也还住在猪棚里,天天跟猪粪睡一起,他早就把乔珍珍当成了家人。

乔珍珍自然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看不起谁,都是时代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

乔珍珍知道了,赵大刚这边自然也不会瞒他,他听完之后,只是长长叹了一口气,对宋瑾和乔珍珍说道:“以后老顾那边,你们俩有空也都帮着照顾一下吧。还有,珍珍,你有空就多跟小闻同志走动走动,都是女同志,比较说得上话。”

乔珍珍撇撇嘴,心里不以为然,但嘴上还是老实应着:“爸,我们知道的,你就放心吧。”

至于跟闻琴多走动,乔珍珍是不太愿意的。

那天乔珍珍从政府大院回来,赵大姐就把她跟闻琴之间的对话告诉了她,乔珍珍一听就觉得这个闻琴不是个省油的灯,往后还是少来往的比较好。

至于他们男人之间的交往,乔珍珍也不反对,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毕竟顾老这个人还是很好的一位老人家,他与宋瑾之间的感情也不是能轻易抹杀的,乔珍珍是真心尊重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