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番外千西可(1151)

提起生意。

赵春兰的生意好了点,“美云给我出主意,让我做面食类的生意,说我擅长这个,而且刚好市场上没这块生意,我可以补个空白缺。”

“这确实是。”老周沉思了片刻,叹口气,“美云的眼光确实比我们毒辣。”

在做生意方面,他们自愧不如。

赵春兰嗯了一声,“改天还是要想办法,请美云吃顿饭,就当谢谢她了。”

而且,她没说的是现在不像是以前在家属院离得近,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关系自然就不一样了。

如今离的远了,更应该好好维护起来。

老周以前从来不屑弄这个的,如今也被现实给磨的没脾气了。

他颔首,“你看着来就行。”

外面,偷听完父母讲话的二乐,闷闷不乐好久,他抱着球也没玩,而是安静地看着天空,喃喃道,“其实我知道的,我们家和绵绵姐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以前在家属院的时候,他爸爸是参谋,大院的孩子都捧着他,后来他爸爸要上裁员的名单了,好长一段时间大院的孩子都不爱和他玩。

那个时候,二乐就明白了人情冷暖。

而随着父

母东奔西走,他越发明白了这个道理,权和钱是好东西。

爸爸有权的时候,他们家就被人捧着。

沈阿姨有钱的时候,所有人都愿意捧着绵绵。

二乐紧紧的攥着篮球,“我也要有钱!”

他不想和绵绵姐姐差距太大了。

他想慢慢的,慢慢的一点点缩短。

*

沈美云尚且不知道,周青松没去参加升学宴在周家所带来的震动,她来到羊城了,就开始忙起来了。

先是去衣家查了下账,又去找高蓉看了下,夏季最新版的服装,一连着进了十几款货后。

又去了一趟鹏城,直奔南山二街道。

不过才个把月的功夫,二街道的废墟和垃圾土坡已经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是成片的平地。

而且平地也开始下地基了,一道道沟壑里面,藏着工人在挥汗如雨。

最外围的位置,也是做工最快的地方,地基已经下完了,木桩也打好了,显然要开始见楼了。

沈美云看了一圈,找到了在忙碌的刘工头,“刘工头?”

刘工头戴着一个头盔,他闻言看了过来,只是一个月不见,他人黑了一大圈,只能看到一口洁白的牙齿。

“沈老板你来啊。”

他打招呼的同时,还不忘把手头的活给吩咐下去,远离的挖机,领着沈美云去了旁边安静点的地方。

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你刚说什么,我没听见。”

因为在施工,这里一天到晚都是轰轰隆隆响个不停。

沈美云,“这边怎么样了?还算是顺利吗?”

刘工头,“还行,就是地底下不好挖。”他给沈美云指着那地基的位置,“看到没这里,表面是垃圾场废墟,实际地底下是大石头。”

“我听人说这是海里面化石,以前这里是海,后面海变成了陆地,这石头就留下来了。”

要不是这石头的问题,他们楼房早已经盖起来了。

沈美云这才注意到,她蹲下身子看了下,果然偶尔零星可见里面的小贝壳,“那这是不容易弄。”

刘工头,“还行,在难也已经过了,不过这样也好,下面大石头多,就是挖的时候艰难,到时候地基打的稳,对于楼房来说,将来也是好事。”

沈美云嗯了一声,“辛苦了。”

“刘工头,你估计这所有的建完,要多久?”

刘工头思索了下,“虽少要一年半,慢的话可能要两年到三年了。”

这个工程和之前接的单元楼还不一样。

沈老板要的功能太多了,他们都还在属于摸索的阶段。

沈美云嗯了一声,“行,我知道了。”

刘工头点了点头,继续忙活起来。

沈美云则去了不远处,找到了胡夏兰,她是出纳,所以一天到晚也是跟在工地上的。

为了就是第一时间知道工地这边的进货物资。

她一过来,胡夏兰顿时起身迎了过来⒍,“老板。”

沈美云点了点头,“你办公室在哪,我进去看看账本。”

胡夏兰嗳了一声,领着沈美云进了她那个小棚,巴掌大里面就支了一个桌子,放了一些账本,其他的东西在也不好塞的下了。

“这么小?”

沈美云微微蹙眉,出纳办公室是她走了以后,这边才建的,和工人们中场休息的地方一样,都是一个棚子。

胡夏兰,“够用了。”

她蹬蹬的跑过去,弯着腰,把小柜子里面的账本拿了出来,“这一个月的账都在这里了。”

沈美云接了过来看了起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一遍,接着就是进货单和收据了。

“这个月花了十九万?”

说实话,这个数目已经超出沈美云的预料了,因为,现在就只是平了个地,打了个地基,其他的都还没干啊。

胡夏兰点头,“对,什么都要买,基本上工地上需要的买了一个遍。”

沈美云是半包,刘工头那边只是出个人,需要的物料基本上都是他提出来,胡夏兰去帮忙采购。

沈美云叹口气,“难怪了。”

胡夏兰欲言又止。

沈美云,“你说,怎么了?”

胡夏兰犹豫道,“后面需要的钱可能会更多。”

“我和我师父通过电话,按照她的预计,一旦开始动工建楼,后面每个月需要的钱都在二十五万以上,而且这还是保底数目。”

建房本来就是一个造钱机器,而沈美云建的是商业楼,更是其中佼佼者。

沈美云,“账上的钱最多能支撑几个月?”

胡夏兰,“十个月,这是极限。”

当初沈美云给的账上一共是两百三十万,她是看到了这个金额,但是师父说,可能连十个月都支撑不到。

也就是说,半年后,沈美云就要开始想办法,继续筹钱了。

不然,这边的工程随时可能会破产。

沈美云捏了捏眉心,“我知道了。”

“你先去忙吧。”

她出了办公室,看着那上千平的平地,以及一两百的工人齐齐挥汗如雨的样子。

这就是花钱的原因。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更何况,沈美云本来就不打算回头。

既然不打算回头,那就势必要往前冲。

她要在半年内,想办法继续筹钱,而且还是要有一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除了手头上现在的生意,她还要继续想办法努力开源。

八十年代什么最赚钱?

沈美云都恨不得去买股票了,可惜,深圳交易所还没开门,不然,她高低要进去买一场。

这个办法行不通。

沈美云一连着在鹏城和羊城转了一个星期,转的高蓉都觉得头疼,“你还缺多少钱?”

她问了一句。

沈美云,“现在不缺钱,我现在缺的是赚钱的手段。”

“高蓉,你这边有什么发财的项目带带我。”

高蓉,“……”

“最赚钱的项目不是在你手里吗?”沈美云手里的那几个生钱的渠道,她羡慕都来不及。

可比她开服装厂赚钱多了。

沈美云,“不够。”

高蓉冷笑一声,“那你去抢银行吧。”

沈美云叹口气,“我真有想过。”

高蓉沉默,“你没开玩笑?”

沈美云,“真没有。”

她现在是真缺钱。

“你手里不是有车队吗?”高蓉脑子转起来的时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南货北卖,北货难卖,这是你的优势。”

车队现在还没流通起来,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车队,是极为值钱的,只是她手里的生意太多了。

她或许还没注意到车队的价值,但是他们这些服装老板很多都眼馋,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车队。

似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