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番外千西可(64)

她笑道,“是很高。”

“那你怎么会报考农业大学?”

沈知青生得白净纤细,楚楚动人,实在不像是能下地种田的样子。

为什么会报考农业大学?

沈美云陷入了回忆。

□□年的时候,高考的题目特别难,而原身当年却非常厉害,以最小的年纪冲进了四九城的前一百。

按理说能够选比农业大学更好的学校,但是沈秋荷在几番斟酌下,替女儿选择了农业大学。

为的就是毕业后,能够分配到粮食局去。

不是陈秋荷不够有远见,而是在前两年的时候,四九城物资紧俏限购的厉害。

饶是,陈秋荷和沈怀上两人是双职工,每个月到手的粮票,也堪堪只够一家人勉强生活。

这还是他们两口子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

像他们的同单位职工,不少人家里都是四五个孩子的,还有娘老子亲戚要接济养活的。

他们上班的时候,都是带着浮肿去的,无他,全都是饿的,粮食不够吃,大人从牙缝里面省下来,给孩子们吃。

毕竟孩子们长身体重要。

在经历过极度饥饿这个阶段,在陈秋荷看来什么都没有填饱肚子最重要。

毕竟,当年最紧迫的时候,粮食局的人兜里都是有粮的,无他,单位好,福利好。

有了福利自然是紧着自己的单位人。

而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毕业对口就是可以进粮食局的,这是特招。

实打实的好处。

于是,在全家商量后,便给沈美云报了一个农业大学。只是,陈秋荷千算万算,没算到后面事情的发生。

自家闺女原本看好的毕业后就去的单位,也跟着飞了。

沈美云没解释这么多细节,她笑了笑,“是我妈妈帮我报的专业。”

她的母亲陈秋荷是大学老师,手里有着一手资源,农业大学这个学校以及专业,是她母亲斟酌了几晚上后帮她选择的。

沈美云从陈秋荷的角度来看,她并没有替女儿选错。

进了粮食局,既能坐办公室,还能很长一段时间不为家里的粮票发愁。

这是其他单位都没有的福利。

别人还不懂沈美云这里面的话,倒是季明远忍不住抬头看了她一眼。

从他这个角度,刚好能看到沈美云的侧脸,莹润饱满,挺翘白皙,下颌线条流畅,竟比那白雪还要夺目。

季明远垂眸,替沈美云解释了她未说完的话,声音温润道,“当年,考到农业大学去,是可以分配到粮食局的。”

还是四九城的粮食局,那可以说是铁饭碗中的金饭碗。

这年头儿最紧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粮食啊。

而在粮食局上班,那不是金饭碗是什么?

果然,季明远这话一落,周围的知青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那你父母是真厉害。”

在女儿还未考入大学之前,便为她规划了未来的路。

这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

粮食局啊,那是比进钢厂铁厂以及纺织厂,更为惹眼的存在。

更何况,他们虽然同是四九城的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考到农业大学去,便能对口分配到粮食局去。

就这一条信息,便隔绝了无数个家庭。其次,便是沈美云自身的优秀了。

毕竟,农业大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考进去的。

沈美云笑了笑,脸上有着淡淡的骄傲,“我父母确实厉害,他们也疼我。”

所以,才会什么都为她规划起来。

只是,陈秋荷和沈怀山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未来时局,他们只能管好眼下,以及未来十年二十年,去给唯一的女儿铺好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来。

这一条路,就目前来说,是绝对没错的。

老支书听着从大城市来的娃娃们讨论,一开始还有些听不懂。

但是听到粮食局,他就听懂了。

他们这里是乡下,没啥粮食局,但是每年到了交公粮的时候,却是要去粮站的。

那粮站的干事们,个个都是眼高于顶,骄傲的不得了。

而这位年轻的沈知青,考上大学后将会被分配到粮食局去。

还是北京城的粮食局,这里面差距就大了。

这相当于一个是乡里的,一个是首都的,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样有能耐的女娃娃,竟然能落到他们这种山旮旯里面。

真是他们前进大队烧高香了啊。

所以,老支书也直接一改之前的态度,朝着沈美云极为热情道,“沈知青,我们前进大队就需要你这种人才。”

“快上来,快上来。”

说完,还自己主动从牛车上跳下来,还不忘回头把牛车上的被褥子给抹平几分。

看着那破烂的牛车。

在这一刻,老支书竟然有几分恍惚,自己这破牛车,拉着沈美云这个大学生上去。

反而有些沾光了。

哦,是他的牛车沾光了。

等回去后,就让他们家几个小子,挨个上来到牛车上摸一摸,好沾沾光。

将来也考个大学去。

不对,这牛车不配沈知青的身份。

老支书抽了一口旱烟后,思忖了片刻,“娃娃们,你们在这里等等我,我过去问一下。”

既然都带大学生回去了,那公社主任把胜利公社的拖拉机,借给他们用一下,不为过吧??

不然,让人家城里来的大学生,坐他们这破破烂烂的牛车。

老支书自己都看不过去,觉得臊的慌。

于是,老支书丢下了一牛车的知青们,自己跑到了前头儿,去找胜利公社的刘主任谈条件去了。

“刘主任。”

那刘主任是认识老支书的,前进大队的老支书,干了一辈子,是个实在正直老实的人。

于是,他便问了,“怎么了?知青娃娃们受苦了,不愿意跟你回去吗?”

他们这不是第一次接知青了,往前接的那些知青,总有受不了条件艰苦的,一下火车就开始哭。

“那不是。”

老支书摇头,指着牛车的方向,尤其是沈美云的位置。

这下一指,刘主任心里咯噔了下,“怎么?老支书我跟你说,这些知青们分配,可都是抽签决定的,对方柔柔弱弱不是种田的好手,你跟我说没用的。”

“我也跟你换不了名额。”

这等于是还没等老支书开口,他就先跟对方打预防针了。

哪里料到,老支书一瞪眼睛,“谁说我要换名额了?沈知青是我们前进大队的人,谁来都不换!”

这下,轮到刘主任惊讶了,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老支书吗?

每次都在为了知青分配跟他哭诉,要换人换种田的好手来的老支书吗?

“那你是?”

老支书,“我刚才知道人沈知青是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你说,我们前进大队得了这么一个宝贝,是不是要对人家好点?”

刘主任,“是。”

老支书,“那你是不是要把公社的拖拉机,借给我们用下?”

在刘主任拒绝前,他便再次补充道,“免得把人沈知青给吓跑了,嫌我们前进大队穷了怎么办?”

“主任,您就说,给不给吧?”

刘主任气笑了,感情老支书是在这里挖坑了等着他。

“借借借,借你行了吧,你让你们大队的知青,跟着我一起回去。”

有了这话,老支书笑了,脸上的沟壑都带着满足,“就等您这句话了。”说完,便利索的又折返到牛车旁。

朝着他们招呼,“娃娃们,来来来,都跟我走,我带你们去坐拖拉机。”

得嘞,连他自己都没坐过几回咧!

往上一坐,哎呦喂,突突突,一会就到家了。

老支书这话一说,周围的知青们,都忍不住高兴了几分。

毕竟,比起牛车的速度,大家当然更喜欢拖拉机了。

一路过去,老支书还在碎碎念,“大家能坐上拖拉机,可要好好感谢沈知青,要不是刘主任怕沈知青这么一个大学生流失了。”

似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