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堪大任(29)

作者:长尔鲨 阅读记录

先前万宝阁突然被征用,宁则连夜转移万宝阁里的人和物,一时半会儿也没处安置,就全放到了馥南山的庄子上。那庄子和皇家避暑行宫比邻,也是先帝封老侯爷爵位时一起赏下的,本是无上殊荣,如今却被不肖子孙用作了藏污纳垢、隐匿罪证之地。

先前避暑行宫命案刚被掘出,宁则知道之后心道要坏事,疑心与宁礼有关,把人叫了回去,一问竟真是宁礼干的。宁则一急之下,甚至想要把藏在别庄里的人和物都一块儿烧了毁了。

幸好谢照古收到了兰微霜的提醒,连夜与大理寺卿通气,查办及时,才没让宁家父子又害数人性命。

被拿下狱后,宁礼哭天喊地就交代了罪行,避暑行宫墙根埋的那三具尸首的受害人,都是他杀的。

三年前,宁礼察觉自己好像对男子格外关注,心里想不明白,正好万宝阁新抓了一对双胞兄妹,宁礼就把人带到了别庄,想要试试自己到底更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那对双胞兄妹在这个过程中丧命,宁礼惊慌之余想到个“好点子”——别庄与皇家行宫仅一墙之隔,而且病弱的新帝不踏足避暑行宫,行宫内虽然有人值守但行走的人并不多,而且皇家行宫鲜少再大兴土木,总体来说格外安全。

就算有朝一日被挖出来了,这种事有关皇家颜面,新帝又脾气不好,发现尸首的人想活命的话很可能还要帮着掩盖。

其实,就算不敢乱丢尸体,埋在自家别庄院子里也行,也挺“安全”,但宁礼不敢——他动歪心思想埋到皇家行宫里,还打了个想要借龙气压一压死人怨气的主意,放在自家院子里,宁礼总觉得瘆得慌。

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挖出来的三具尸骨,其中已经化为白骨的两具便是那对双胞兄妹。

那次之后,宁礼被宁则教训了一番,没再闹出过人命,顶多把人折磨得半死不活,而前两个月孟望云夫妻之子是个意外。

那日孟家人途经万宝阁所在的街道,宁礼一眼瞧上了打扮干净斯文、看着格外纯善的孟家少爷,趁着孟家夫妻不备把人引入了偏巷绑走了。

宁礼本来想的是玩完了就把人丢到大街上,孟家不想丢脸的话只能咽下这回事,但没想到孟家少爷醒了之后挣扎得格外厉害,而且他智力有所缺陷、在陌生地方害怕得听不进半点话,宁礼一烦躁就把人弄死了。

于是宁礼故技重施,把孟家少爷也埋到了行宫墙根下。

宁礼这个纨绔浪荡子生怕受刑,一进大牢就把知道的事全吐露了出来,其父宁则无可奈何,只能也如实交代,还交出了万宝阁这些年的账本。

朝中谁出入过万宝阁、出入过多少回、有没有在万宝阁中弄出过人命,万宝阁里那些被迫害的男女有多少数、从何而来,记录得一清二楚。

兰微霜听完了谢照古的禀报,皱着眉:“让刑部复核,宁家人和账本上涉事官员一概从严处刑。”

“宁家抄家没收的家产,你看着补偿给受害人,已亡的立碑、家中人可靠者予以家人抚恤,还活着的照料至身体康复,愿意回家就让人带着补偿金回家去,不愿归家与无家可归者……行宫不是还在修吗,一块儿修行宫去,每月待遇等同宫人,识字的也可以安排去万书阁抄书。”

如今印刷术发展十分落后,一般复制书籍的方式主要靠手抄,所以万书阁中专门安排了人仍在持续性地抄录产出誊抄本,方便更多人有机会翻阅、不用等着前一个人看完了才能看。

虽然现在万书阁里出入的人不多,誊抄本还够看,但兰微霜比较乐观,觉得以后会有更多人出入的,总有誊抄本不够的一天,如今还是得继续赶紧“复制”出新书。

谢照古:“是。”

谢照古回到办差的勉勤殿,早就候着他回来的其他大人们关心结果,谢照古如实转述。

“陛下仁慈啊。”有人感慨。

有人若有所思:“陛下此前执意要改万宝阁为万书阁,是否当时就已……幸有陛下,如今立在那儿的是对万民开放的万书阁,护住了朝廷颜面……”

有人却不怎么乐观地看天:“只怕是,朝中要大变了。”

此前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件都单拎出来看,好似在朝堂上影响也不广泛,即便是这次的宁侯府万宝阁案,账本上牵涉其中的官员位高权重者几近于无。

但依次捋下来……他们这位陛下,是在整肃朝纲啊!

陛下看似不上早朝、放权丞相,然而这段日子陛下干的事也不少、朝政仍然紧紧把握在陛下手中,只是陛下“开疆拓土”的重心更让文武百官揣摩不准了而已。

果不其然,翌日,随着避暑行宫命案和万宝阁背后之事的案情与刑罚传开之后,朝中不乏惶惶不定的。

简而言之——这惴惴不安的日子没法过了!

于是,这日丞相谢照古、大理寺、刑部都接待了不少朝臣,都是来自陈过往罪行的。

罪过小点的,教训一番、罚俸几月也就过去了。这类官员占的比例在所有自首官员中比较多,自首完了,他们自己也轻松了。

罪过再大些的,就兜兜转转都由谢照古整理了名单,呈到了兰微霜面前。

兰微霜没想到还有这意外收获,看过一遍后,就让谢照古和刑部、吏部一块儿处理了,该怎么处罚、还能不能继续做官、这官职该不该降、该怎么降,空出来的官位又要怎么调任安排,林林总总工作量不小。

于是,年前这段日子,朝廷上上下下格外繁忙。

文武百官忙中抽空,再一回想,陡然觉得自己明白了陛下的深意——陛下从头至尾都想的是整肃朝纲,揪出朝堂上违法乱纪、有损大夏国运之人!

此前几年,陛下暴戾难测,无人再敢违背陛下圣意。可这乖觉背后,到底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便不是只看表面能确定的了。

陛下前段日子开始做的便是再度整肃,以前翰林学士这重臣、宁侯府这先帝亲赐殊荣之家为典型,期间还任用了谢家人和慕笛玉,放大量宫人出宫、废跪礼、办万书阁……

桩桩件件事后,如今不少犯过事掩瞒着的人为了不再提心吊胆、也是想着自陈了罪行能换个轻罚,便老老实实地主动投案。而本就持身正不怕查的朝臣,如今也不再惧怕陛下,办差更加尽心,为陛下和大夏肝脑涂地……

朝堂经此一役,更加欣欣向荣,人心也更加安定……这是他们大夏陛下的帝王之术啊!

难怪先帝非要立当今陛下为储君,这是先帝早就看清了当今陛下的帝王之相!

虽然先帝当初为了确保当今陛下能够顺利登基所行的手段,的确残暴了些……

虽然当今陛下前面几年砍的脑袋的确多了点……但是帝王,的确不能心慈手软!

紧赶慢赶,特事特办,万宝阁一事相关人员,该抄家的,年前都抄完入库了,该砍脑袋的,年前拉到菜市口砍完了,只留下按罪行判了流放的,得年后才执行,毕竟押送流放犯人的衙役们也得过年嘛。

馥城今年雪势颇大,好在物美价廉的蜂窝煤也势头大盛。

谢淮清年前又进宫过一次,还是为了把乌金院的账本给兰微霜过目。兰微霜其实看不太懂账目,好在有系统。

很快,便到了过年的日子。

除夕这天,按大夏礼制,兰微霜这个皇帝有大半时间都要耗在祭天、祭祖上。

兰微霜看了眼外面的漫天白雪,都不用评估自己的身体素质,轻描淡写地拒绝出门:“朕瞧着天要下雨,如此行祭礼很不恭敬,还是算了。”

九思:“……”

九思没辙,只能如实转达给守在祭台下的百官们,从而引起了纷纷议论。

礼部尚书想要垂泪,钦天监直想跪下喊冤——这祭礼当天天气如何,钦天监自然是提前看过了的,哪里有雨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