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派娇养了[快穿](41)

作者:镜瑶 阅读记录

刘三婶也没多怀疑, 现在的钱多难挣呀!没看隔壁村那个张小蕊,跑去广市赚了一圈, 一毛钱没挣回来, 还倒欠了一大笔债,要她说,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老家种田好,都是庄稼人, 干啥都没有土里刨食来的稳妥。

“婶子,这些是我和律风从海市带回来地,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尝个鲜。”薛知棠收拾出满满一包东西,交到了刘三婶手里。

往日在村里的时候,刘三婶就经常照顾他们,如今他们远在海市,回来的次数不多房子院子还都要刘三婶多加照看。

刘三婶哪里肯要,“这可使不得,东西留着你们吃。”她虽然帮着照看屋子,可白律风打工之前把地都借给她家,自从多了这几亩地,她家一年的收成多了不少,再要人家东西那可就过分了。

白律风见刘三婶推拒,也跟着过来游说:“婶子,东西是我们从海市出发前就买好得,是专门给你家买得,里面有好些小孩子的吃食,我们两个大人也不能吃,而且我和棠棠准备过几天看日子订婚,到时候还要你多费心。”

“你俩要订婚了!”刘三婶惊讶不已,她虽然不觉得薛知棠是个没良心的,可也对这二人的未来非常担忧,这会儿子听说他们要订婚,又是惊讶又是高兴。

白小子没看错人,两人能走到一起,也不枉费这小子辍学供她念书了!

这回刘三婶没有再推拒给她带的东西,她拎着一个大包裹往家走,路上不少人都朝她打听白律风和薛知棠的事情。

等她回到家,白律风和薛知棠要订婚的消息已经在村里传了个遍。

屋子里大头都被刘三婶收拾过了,他们两吃过饭,简单的换了一下床单被罩,收拾了一下就准备上床。

白律风洗漱完特别自觉的就往薛知棠屋里走。

薛知棠正在泡脚,见他进来,正好指示他倒水,“你先别上床,帮我倒一下水。”

白律风顺手拿起旁边的插脚毛巾帮她擦了擦脚,端着洗脚盆就出去了,等他再回来,薛知棠已经钻进了被窝。

“婶子把我常住的那间也收拾出来了。”白律风上床把她搂住。

薛知棠抬了下眼皮,“那你要过去住吗?”

他们还没结婚,刘二婶肯定是帮着收拾了两间屋子,要被村里人知道他们早就住在一起,那不被唾沫星子淹死才怪。

住村里就这点不好,干什么都不方便。

男人的大手伸进她的衣领,“我才不去呢!棠棠,你冷不冷?我帮你暖暖。”

薛知棠翻了个白眼,这男人开始的时候多正经,结果这才过了多久,就原形毕露了。

回村的第一晚,薛知棠睡得特别沉,第二天直到白律风喊她起床,她才悠悠的转醒。

白律风也舍不得打扰她睡觉,可刘二婶已经带着几个相熟的婶子过来了,总不好叫人等着。

好在薛知棠没有起床气,听说刘二婶她们已经过来了,麻利的起床收拾。

刘二婶几个正在外屋说话,见薛知棠出来,招了招手让她坐在自己跟前,“知棠,小白,你们两家都没大人了,我就托个大,给你们做回主,你俩回来也呆不了多久,订婚这事宜早不宜迟,正常现在各家还没开始做年茶饭,还都能过来帮忙,你俩想怎么弄,跟婶子说一下,我们几个帮你拿个章程。”

村里订婚也就是大过和小过的区别。

小过的话,一般都是两家人叫上媒人和村里说的上话的人,一起吃一顿饭,谈好嫁妆和彩礼,就算是成了。

大过就是和办婚礼差不多,请客吃席什么的,一套整下来,要费不少钱呢!而且订婚还不收份子钱,哪怕是村里的富户也很少大过。

按说像薛知棠和白律风这种在村里连个老人都没有的,应该就是小过一下,可白律风却说:“我跟棠棠准备在村里办订婚,结婚的时候可能就不回来了,到时候准备在海市和同学一起过,所以订婚就办大一点。”

刘二婶一听,确实也是这么个理儿,这两人上头都没老人了,亲戚也都不大联系,薛知棠还要念好几年书,到时候也不知道是啥光景,他们既然去了海市,以后大约是不会再回村里生活了,订婚照结婚办也是一件好事。

“行,既然你们都想好了,那我们一定给你们操办好喽!”刘二婶是个豪爽的性格,大手一挥就定下了。

有讨论了一些细节,这才让几位婶子离开。

临走之前,薛知棠把刘二婶单独叫到了屋里,从柜子里的拿出了一沓钱:“婶子,这次就要仰仗你了,我和律风常不回来,买东西准备家什这些也弄不明白,还要您费心,律风为了回来办订婚,早就开始存着钱了,要是不够您再跟我们说,我们再想想办法,总之一定要让村里人吃好喝好。”

刘二婶粗略的看了一下手里的钱,呦!可真不少呢!

随即又想到这两人上头连个人都没有,这钱估计也让那白小子攒了不少时间,心里有生出了无限的同情。

“知棠,你放心吧!你俩都是二婶看着长大,就跟二婶孩子一样,这次订婚一定给你办的风风光光的。”

薛知棠自是连连道谢。

这两人的订婚如火如荼的办了起来,村里人听说他们要大过,好些人都来帮忙,这又能吃席又不用出份子钱的事儿,谁不乐意呀!

人多力量大,该置办的很快都准备好。

刘二婶专门请人看了日子,定在了腊月初十这天。

第46章 九零年代的自私女(16)

刘二婶为了把这次的订婚给办妥当, 可是没少花心思。

单就买肉这一条,可都让她跑断了腿。

这年头的日子虽比前些年好过了许多,村里人家家户户也都喂了猪, 可这猪肉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得。一般家里养猪都是为了到年根下杀了猪好过年, 过完年若再有富余的猪肉, 也都做成了腊肉,留在来年困月的时候好解馋。

为了买到新鲜的猪肉, 刘二婶走了好多家,才跟隔壁村子的一户人家定下了猪肉。那家人养了两头猪, 被刘二婶好说歹说了半天, 才答应那匀半头猪出来, 就这也是花了不少钱才说成的。

订下猪肉, 刘二婶又找到村里的打猎好手, 跟他订了十几只兔子和野鸡。冬天猎物难打,价格要的也高,刘二婶讨价还价半天,才定下了一个合适的价格。

准备好这些,也就算成了一半,刘二婶来不及休息一天, 又叫了几个相熟的婶子, 一起跑了一趟城里,去买了好些蔬菜水果, 还有招待人用的瓜子点心和糖果。

腊月初十的中午, 罗家村的人几乎都聚在了白家院子门口的空地上。

村里人过红白喜事,会做饭的妇女都会去帮忙, 几个大锅架起来一起开动,切菜炒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不会一会儿就做好了一桌又一桌的席面。

一道道菜端上去,让人直呼好家伙!

猪肉炖粉条、排骨绘白菜、□□肉、四喜丸子……村里的席面总共就八个菜,一般人家哪怕是办婚礼,这八个菜里能有两三个肉菜就不错了。

可白律风家的这八道菜每一道都是硬菜,不说那肉菜,就是炒豆芽和烩粉条本该是全素的菜,里面的肉片也是放得足足的,比好些人家的肉菜里的肉都多,最后还端上来满满一碟子白面馒头管饱吃。

白面馒头配上肉,咬上一口,那可真叫一个香!

饭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白律风带着薛知棠挨个桌子敬酒,他俩虽说是订婚,可这排场比好些家里不富裕的结婚时办得都要大。

白律风今天穿得是一套黑色西装,里面配了一件白色的衬衫和灰色的羊毛衫,整个人看起来都挺拔俊俏,就跟城里那些单位上班的一样,瞧着派头十足。

站在他跟前的薛知棠穿了一件红色的毛呢大衣,乌黑的头发被她高高地盘起,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