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在七零年代[穿书]+番外(3)

作者:千诀 阅读记录

盛家孙子辈一共九人,大伯盛金家是两儿一女,分别是22岁的盛国富,20岁的盛国强,以及15岁的盛梅,二伯盛银一家是两女一儿,分别是17岁的盛兰,14岁的盛菊,10岁的盛国繁。盛放在盛家的姑娘里排老三,因此盛勇叫她三丫。

在这个家里通常只有盛勇这么叫她们,他不爱叫孙女的名字,又或者根本就已经忘记,只记得孙子的名字。

盛勇做的决定,盛朱一家再求情也是无用的,求情反而可能会激怒他,让惩罚加重。一家人就没有说话,马氏心里想着,待会儿趁人不注意,把分到手里的两个窝窝藏起来,拿回去给闺女吃,自己喝粥就够了。

盛放拿上分到手的两个窝窝就往外走,迎面撞上了白着一张小脸走进正屋的盛满满。

盛满满作出一副虚弱状,抓住盛放低低地咳嗽两声,这才缓缓抬起头来看向坐在主座上的盛勇,双眸泪汪汪的:“爷,那盛国繁把我推到河里,害我呛水,差点淹死,你要怎么罚他?”

盛国繁立刻就嚷嚷起来:“要不是你挡我路了,我怎么会推你?”

周氏立刻附和:“就是,国繁怎么不推别人就推你,还不是都怪你站的不是地方。”

盛满满被这母子俩的强盗逻辑给气笑了,不过因为自己现在是个十岁的小孩儿,这种大人才会有的笑容不能出现在脸上,以免太骇人,因此她只在心里笑过之后,就作出一副符合十岁小孩儿的懵懂模样:“河边的路难道是二伯娘家的吗?”

好似就是单纯的发出疑问,其实是在讽刺,这路你家的?

周氏再怎么脸皮厚不讲理,也断然说不出那路就是她家的这样的话,这传出去还得了,会被开会批评的。

但她也没就这么被盛满满问住,她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你挡的是国繁的路,和这路是不是我家的有什么相干?”

“我还疑惑呢,以为河边的路是二伯娘家的,盛国繁才会说我挡他的路,不然那路谁都是可以走的吧?我站在那,谁看到我都拐弯往旁边走,就盛国繁不会,他难道是生了走路不会拐弯的毛病?那这样可不能出门了,走在路上看到人挡在跟前就像推我这样推别人,别人不得揍他?”盛满满歪着头道,表情单纯至极。

盛国繁撅着一张小嘴道:“我才没有毛病,我推的是自家人又不是别人!”

盛满满生气道:“你就爱推我!”

盛国繁得意:“对啊,我就爱推你!”

盛满满的小孩儿脸上是更加生气的表情:“你当时就是故意的!”

盛国繁话赶话的:“对啊,我就是故意的!我就是故意推你怎么了?”

盛满满微不可察地弯了弯,臭小子上当了!

盛银一家说盛国繁是因为盛满满挡他的道才推的她,用的是一个无意,说是当时盛国繁着急跑去前面,着急之下才推了盛满满一把,是小孩子的无心之过。这样的说辞是为了堵外人的悠悠之口,也是拿来搪塞盛朱一家的。

无心犯的错,跟你解释了,你还想怎么着?

当时盛银就是这么跟盛朱一家说的,现在盛国繁亲口承认自己是故意的,盛朱这个老实人的也坐不住了:“二哥你听听,国繁说他是故意的,他是故意的!”

盛银不以为意:“老三,你这么激动作甚,国繁就算是故意推的小满,那也不是故意将她推河里,他哪里知道小满那么不经摔啊。”

盛满满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二伯,我当时就站在河边,怎样摔才经摔呢?你教教我,我想学,我不想再掉河里了,会死人的……呜呜,我在河里好难受,我以为自己要死了……”

说着,盛满满想到现实世界生死不明的自己,为自己担心的家人,她的眼眶就红了,眼泪就落了下来,一滴一滴,又一滴。

马氏跑过去抱住她,也跟着哭,手都在抖。紧接着是盛放过来跟她们抱在一起,然后是盛开,母女四人哭作一团。

一直不出声的盛勇老头终于出声:“好了,小满这不是没事么,哭什么哭!老三你劝劝你闺女媳妇,再哭下去,饭还吃不吃了?国繁固然有不对,但他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该批评的我都批评了,现在人都已经醒了,再抓着这个事不放,老三,你们是想让家宅不宁吗?”

一顶“家宅不宁”的帽子就这么扣了下来,盛满满都无语了,看书时就知道这个死老头心眼偏得不行,可亲身经历,才知道多么气人,真想破口大骂!

不过这个老头的性格是,他做好的决定,你跟他对着干,你必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现在还在人家屋檐底下住,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此时破口大骂,只有一个结果:盛朱一家子都没饭吃!

揭穿盛国繁那个熊孩子推她是故意为之,也不是奔着老头子能为他们做主的目标去,不过是打响反抗的第一枪,在盛朱一家人心里种下反抗的种子。

这一枪在小说中打响,时间上要晚得多,和周氏之间的对话也不尽相同,不过目标都是一样的。

盛朱、马氏还有俩姐妹自然是心有不甘,可也都知道老头子的性格,知道反驳必引起老头子更大的怒火,然而一家人也不想认下“搅得家宅不宁”这顶帽子,便杵在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盛满满开口打破这凝肃的气氛:“娘我又饿了,我想吃窝窝。”

马氏一听小闺女说饿了,便要去拿自己的那两个窝窝,盛满满拽住她:“那是娘的……”

转头看向老太太:“奶,我想吃窝窝。”

第3章 3 姐姐

元老太太立刻看向盛勇,盛勇虽然黑了脸,但还是点了点头:“给她拿两个窝窝,其他人,吃饭吧。”

盛满满就知道老头子不会阻止她再拿两个窝窝,因为他想息事宁人。

这老头刚刚避重就轻说了一通,最后再反咬一口,是他惯用的压制方式,并非他心里就觉得这番道理是对的,相反他知道自己并不占理,因此她开口要两个窝窝,这么点东西,他不会不同意。

不过也就是窝窝了,以书中的设定来看,她若是此时开口再要碗粥,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和二姐回屋里吃。”盛满满说着就拉上盛放往外走。

回到自家屋里,盛满满就把两个窝窝都给了盛放:“姐你吃吧,我不饿。”

盛放那张满是泪痕的脸就笑开了:“我家小满真好,不过姐吃这两个就够了,剩下的姐给你放着,你饿了吃。”

盛满满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她这会儿想起来自己还没漱口,还一脸的泪,不洗不行,她受不了,她急不可耐地就又要往屋外去。

“小满你要去哪儿?”盛放拿开嘴边的窝窝立刻问道。

“我想洗把脸。”再漱个口。

“你在屋里等着,姐给你打水去。”说着盛放就放下手中的窝窝头,跑出去打水了。

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沁凉沁凉的,大夏天的用这样的水洗脸,一身的燥热也随之而散。

洗完脸漱完口,盛满满就又坐回到床上去。屋里只有一个长条凳,盛放正坐在长条凳上吃窝窝,一口窝窝一口水,吃的还挺香,把盛满满都给看心疼了,这缺吃少穿的年代啊!

盛放将窝窝吃完,就开始缝缝补补,正屋吃饭的三口人迟迟没有回来。

想必是和书中描写的一样,马氏和盛开被留下来收拾桌子碗筷,盛朱则是劈柴。

盛家有三个成家的儿子,却没有科学地安排儿子儿媳们轮换着忙家里的事,而是三房人齐上阵,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儿一房经常巧妙躲活,二儿一家明目张胆地躲懒,只有三儿一家是实实在在干活的。

明面上,大房二房也会被骂,被克扣粮食,但实际上,在三房看不见的地方,这两房都有小灶可吃,大人小孩都有。

这个事,老实人盛朱和马氏一直不知,两人知道老头子因为他们生不出男娃而偏心,若是他俩犯错老头子骂他们会更狠一些,却不知老头子已经不公到这种地步,因此从来没有动过分家的念头。当然,分家这种事,也不是他们动了念头,想分就能分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