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在七零年代[穿书]+番外(79)

作者:千诀 阅读记录

盛朱拉住他:“还是傍晚再说吧,这会儿大家都在地里忙活,不好耽误大家时间。”

而另一边,盛满满已经事发现场四处查看搜寻。转了一圈,只看到一些脚印,脚印很大,可以看出是成年男人的脚印。但很显然,这些脚印,无法成为指证。

再看果树苗的失水程度,显然不是今早才被拔的,半夜也不太可能,大概率是入夜之后。

她来到她爹和王队长面前,说:“爹、王伯伯,召集全村人开会的事先缓缓。今天这事,咱就当做没看出果树苗是人为破坏的,对外就说,果树苗是被山上的小猴子给刨了。等入夜后,我们派人在果园这边蹲守,看看那人还会不会来搞破坏,他来了,我们就抓个现行。”

盛朱和王队长都觉得这个方法好,暗中使坏的人还是得揪出来,给予惩戒才行,不能就这么放过。

王队长走后,萧三哥问:“这些果苗怎么办?”

盛朱:“种上吧,看看能不能活。”

盛满满也是这么想的,果苗不仅被拔了,还或多或少遭受残害,再次种下能不能成活,她也不能确定,但总归是要试一试的。

她动手帮忙,将果苗种下后,还帮着浇水,每一棵都浇上水,雨露均沾,希望借助自己的金手指,救活这些果苗。

盛宝不由庆幸:“幸好被拔的不是小满你种的那一片。”

他捏了捏拳:“让我抓到人,我非得揍得他鼻青脸肿。”

别说,盛宝干农活不利落,但揍人那是很有水平的。

盛满满挨着盛宝坐下,教他怎么打人,打哪里比较疼,还不会留下太明显的伤。

盛宝直接听呆,小侄女怎的连打人这种事都研究上了?

不是,哪本书上会教打人的事?

当晚,盛朱、盛宝、萧三哥都在山上蹲守,大家都做好了多蹲守几日的打算了,却没想到,那暗中使坏的人竟这样肆无忌惮,当天晚上又来了。

远远地,借着月光,盛朱和盛宝就瞧出,来人是二哥盛银。

两人的拳头都捏紧了。

等盛银弯腰拔起地里的果树苗,三人不约而同地从三个藏身处冲出去,盛宝先一步抓住想要逃跑的盛银,将他摁倒在地,挥拳就揍。

他猜测过是盛家老宅的人所为,当真抓到,怒火简直冲破云霄。

他拳头一下一下地重击盛银的脸部,哪里还想得起来盛满满说的,要打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直将盛银打的鼻青脸肿,口吐鲜血,盛朱和萧三哥才出手制止盛宝,将人从山上拖下去,丢到王队长家的院子里。

这时候村里人还没睡下,王镰一家一家去通知,很快全村人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王队长家院子里。

去盛家老宅通知时,王镰分明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可盛勇老头子来到王队长家,看到地上被打的鼻青脸肿的二儿子,竟转头骂四儿子不顾手足兄弟情,赚了钱就没了人性。

“你可闭嘴吧你,不是我说你,盛银这德行,都是你惯的!”王队长鲜见的发了脾气。

随后,王队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并要求盛银赔偿盛朱一家的损失。

另外,他说,以后盛朱一家在村里的任何产业,出任何事情,即便没有抓到现行,都算在盛家老宅的头上,盛家老宅的人一起承担盛朱一家的损失。

有点连坐的意思,若是往后几年八成就行不通了,但在此时此刻的高山村,却是行得通的。

这就逼得盛家大房不得不监督二房,二房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若是想要做什么坏事,他们能最早发现。

王队长批评盛银之后,逼着盛勇掏出赔偿金,这才对全村人说,以后盛朱家的果园、猪场做大做强,先富起来,才能帮助大家后富起来,大家要全力支持盛家搞生产,坚决抵制一切搞破坏的行为。

之后盛朱也表态,如果以后果园、猪场扩大规模,他会给予每家每户至少一个工作机会。

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现在只是提前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这话一出,全场掌声雷动。

王队长最后做出总结:不说以后提供工作机会的事,就说每三年的承包款,只有盛家做成了这事,大家伙才有承包款的进项,否则,就只能看着山荒在那里,什么也捞不着。

村民们无不出声表示认可,并表示,以后盛朱一家的事,就是全村人的事。谁与盛家人为敌,就是与全村人为敌。

第62章 62 心动

1983年的6月,盛满满这一届的学生,迎来了升学考试。

盛满满宿舍,除了她和高莉直接报考的是高中,其余人都报考了中专。

这个年代的中专,不只读书免学费、发补贴,毕业后还包分配,农村户口可以转为城市户口,这样的政策对来自农村的学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不过这个年代考中专可不容易,录取率不比现在考211大学简单,相对来说,考高中还比较容易些。

盛满满、高莉、赵煜辰、高颖、钟子涛五人都顺利考上县里的高中,而整个嶐山镇中学,也只有四个学生考上中专,盛满满宿舍的舍友,只考上了一位。且让盛满满意外的是,考上的竟不是成绩一直靠前的方楚楚,而是另外一位舍友。

考上中专的,本人自然是欢喜,家里村里都大张旗鼓地庆祝。

而剩下的九人,有两人放弃学业,两人复读,剩下的继续读高中。

这是女生的情况,同样来自农村,男生那边,有复读也有读高中的,却没有一人放弃学业。也听说有人不想读了,但家里人一直劝解、鼓励,最后也就打定主意继续读书。

反观女孩子,一旦考不上,想要再读,父母不支持,周遭的人也不会理解和宽容。

父母不支持是穷闹的,这些让家里姑娘去读初中的父母,已经比那些打小不让家里女孩去读书或者只让读一两年书的父母,已经好上不只一点点。

盛满满每当看到村里读不上书的姑娘,就在想一件事,1986年后,我国就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这本小说的设定应该也差不多。

到时候能免费读书了,村里不让女孩去上学的情况应该会好点,起码能读完小学。

到了初中,住宿生活费都要钱,除非学习成绩特别拔尖的,不然以一些父母的尿性,依旧是不愿意供女孩继续读书的。

怎样才能去改变这样的情况?

盛满满这里就有现成的方法,她家,盛世集团,在集团工作的基层员工,子女有考上大学的,四年的学费,都由集团来承担,如果成绩优异,还会有奖金发放。

套用在这个时代,就是资助上初中、上高中,甚至大学。

要做到这样一件事,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盛满满开始期待起1985年后,她的猪场以及果园的收入情况了。

高中开学报到那天,家里人几乎全部出动,将盛满满送到学校。

一家人在县里逛街,给盛满满买齐生活用品,还去县里最大的成衣店里给盛满满买了三套成衣。

家里人朴素惯了,不习惯给自己买东西,可有盛满满在,家里有一个是一个,就甭想空手回去。

到了离别时刻,家里一个个的都是不舍。

盛满满笑说:“还跟以前一样,我每个星期都回去。我在这里也不是一个人,有好多朋友呢,你们不用担心。”

不担心又怎么可能呢,儿行千里母担忧,马氏回到家后,就日日念叨小闺女,总担心她吃不好穿不暖的。

直到两个月后,马氏才逐渐适应盛满满远去县城读书的生活。

倘若她知道,盛满满的高中校园生活并不平静,还不知道会怎样担忧。

即将十六岁的盛满满,亭亭玉立,娇软可爱,在高中虽没有遇到像陆斐那样的恶霸人渣,可受到的关注同样不少,麻烦事也随之而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