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60)

作者:度己了 阅读记录

赵丰年蹲在台阶上,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女孩,他年纪比她们大很多,看她们像看小妹妹似的,开玩笑的问道,“你俩有没有什么情况啊?”

苏·被男人骗·一心事业·珂摇头,坚定道,“先立业后成家!”

廖·封心锁爱·不婚不育·杉摇头,正义凛然道,“我的恋人是这个国家。”

苏珂诧异的看了廖杉一眼,忍不住翻白眼,“不是吧,你把高度拔这么高?”她又输了。

廖杉嬉皮笑脸,她也只是借用一下现代的名台词而已。

修完车,两人转身进了学校,经过门岗时廖杉取了两封信。

苏珂挤眉弄眼,撞了下她的肩膀,贼兮兮的问,“是不是王川泽写给你的?”

“不是,他不可能给我写信。”廖杉无奈,“你怎么老觉得他和我有什么?”

不说别的,王川泽现在还在飞机厂就不能往外寄信件,那边的保密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苏珂撇嘴,她就是总有这种感觉嘛,至少她就从来没见过王川泽笑过。

两人并肩走着。

廖杉拆着信,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实在是好像自从进入57年后,她就一直忙得像个陀螺似的,一刻也停不下来。

先是被突然调到飞机厂帮忙,在那里做了两个多月的实习社畜,回来学校还要赶落下的功课、忙着写毕业论文。

她先拆开了来自廖家村的信,信纸上字体娟秀,一看就是二嫂李易安写的。

【杉杉:

很遗憾你没办法回来,你送的红头花我很喜欢,绢布做的红色山茶花甚至花蕊都栩栩如生,你二哥见到我时都看呆了(捂嘴笑),真的很感谢你送我这样的礼物,我会永远珍存!

也许下次你可以寄张照片给家里,露露已经有些不记得家里还有你这位小姑姑了,只能靠大哥大嫂时不时和她讲讲你的事。

年后出了正月,爹和娘吵了一架。娘说后悔了,她不该贪图什么别人的夸奖,让你一个女孩去吃苦,还不如要个什么造飞机的女婿,我听不太懂,但是爹生气的说你这是为国家做贡献,是廖家祖坟冒青烟的好事。虽然他这么说,可我看见他偷偷擦眼角了。

村里有人胡咧咧说你八成是出去上着大学跟人跑了,小弟气得跟那几个碎嘴的孩子打了一架,放心,他没输。

还有热心的娟婶子,她在我结婚时帮了很多忙,今年过年她也跟着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的年夜饭。酒过三巡后娟婶和娘抱在一起哭,感觉她俩真是一对难姐难妹,都在心里挂念着自己的孩子。

我是不是有些啰嗦,总之,家里人都很想你。

望安好,一切顺利,早日归家。

1957年2月16日晚

你的好友李易安】

廖杉落后苏珂半步,偷偷吸了下鼻子,用袖子胡乱擦了擦眼泪,暗自思考起自己毕业后能不能抽几天先回廖家村看看,再去任职……

她想着,拆开另一封信。

【于轻舟写给廖杉同志的第一封信:

你离开的太过突然,我有很多想和你说的话还没说。

可恨时光是那样的快,我们好像才刚认识就有分别了。不过在你离开后不久,我也接到了要去部队服役的通知,不知道驾驶的飞机上会不会有你亲手安装的零部件,我会好好珍惜爱护将要共同作战的“战友”的。

期盼着下次见面,希望到时你不要拒绝我送你的鲜花。

1957年3月7号晚

辗转难眠的于轻舟】

廖杉迟疑的停住脚步,看着信上努力写得工整的字迹陷入犹疑,所以不是她自作多情?

苏珂转头就见廖杉落在了后面,疑惑的问,“怎么了?”

廖杉回过神来,匆匆几步追上她,“没什么。”

小小的房间里,人们仿若平常那种闲聊着,和过年时走街串巷去拜年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可房间里的这些人却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们,他们闲聊的话题也并不是街坊邻居的轶事,而是事关未来的国事。

其中一人沉吟片刻,说道,“必须要改变了。”

另一人很是赞同,很是发愁,“是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国家的钱袋子破洞越来越大了。我们还欠老苏56亿卢布的欠款,还要负担着聘请苏联专家们的费用开支,从51年到现在光这笔钱就达到近5亿卢布了。”

矮桌另一头的人皱眉,“我早说过,尽量少聘请苏联专家,自己人能干的事情,就不要聘请苏联专家。”

最先开口的人叹了口气,无奈道,“还不是我们能用的人太少……”

一直默默听着其他人说话的领导人方才开口,“人手少,那就去多多培养。以后我们要少而精的聘请苏联专家,逐步让我们的人才胜任原本苏联专家的工作。”

他转头看向其中一人,“这个月老苏态度已经松动了些,我们一直想要仿制的超音速歼击机也许不久后就能启动项目了。去和老苏谈判,务必在转让军事技术方面谈妥仿制米格-19超音速歼击机的事情,并且想办法和他们达成让我们派学生去他们那边学习军工技术的条件,哪怕是做一些利益让步。”

“我们迟早要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发,那时才代表着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了。”他高瞻远瞩的喟叹一句。

被他点到的那人表情严肃的敬了个礼,朗声道,“是。”

第41章 公派留学生名额风波

沈长城在课上宣布了国家要选拔人才派遣到苏联学习的事情, 一时之间教室里仿佛“炸了锅”,学生们兴奋的讨论了起来。

廖杉这才后知后觉想起自己忘记的事情是什么了,她忘记“姑奶奶”曾经被国家公派去留学的事情了!

看来应该就是眼下这个机会了。

沈长城等学生们的兴奋劲头过去了些, 才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听他继续说, “这个公派留学的计划分给我们学校的名额并不算多,被划进范围内的,每个专业只有两个名额,老师们共同推选一人, 然后就是通过全校组织的俄语考试以及综合四年的专业课成绩选出最优者,作为第二人。”

学生们顿时哗然一片,他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总共有三十四个人,那就是1/17, 十七个人争一个名额, 竞争太激烈了。

廖杉也开始发愁,就凭沈老头不喜欢她的程度,老师们推荐的那一个名额她就想都不要想了,就算是其他老师们愿意将名额给她, 沈老头也会力排众议的说服其他老师们推选另外的人。她只能想办法争取第二个名额。对她而言,这不是1/17,而是1/33的概率, 她要和其他三十二个人争一个名额。

廖杉想想就头皮发麻, 虽然知道“姑奶奶”会留学的结果, 但中间过程会不会因为她这个“蝴蝶”少扇了一下翅膀而造成结果的偏差……

她默默在心中盘算着, 四年的专业课成绩廖杉自认还不错,应该可以说是专业里排在前列的, 那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专攻俄语,务必要在全校的俄语考试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一下课,廖杉就匆匆跑去俄语系找苏珂了,“我的战斗姐妹,江湖救急啊——”

不在公派留学划定的专业范畴内的苏珂缓缓一个问号,她还不知道留学的事。

不过很快,俄语系同学就成为了全校理工科专业们学生们的香饽饽。

廖杉也几乎要和苏珂黏在一起了,时刻不分离,实在是她的俄语水平只能说是勉强,能看懂俄语书、说一些简单日常的俄语对话,但应对考试那是绝对不够用的。

就在廖杉火急火燎补俄语课时,老师们也在商讨着推选的那个名额给谁。

廖杉还真想错了,实际上只有沈长城力荐她,反而是其他老师们有别的人选。

结构强度课的老师程伟强不赞同道,“这么宝贵的机会,怎么能给一个丫头?万一她去了苏联被那些大兵迷住,再也不回国了怎么办?女人总是容易因为感情误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