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养花手札+番外(100)

作者:桃不言 阅读记录

宣离仍然是温和的,对于她的脾气早已看透:“母妃不必担心,他们向来与我不睦,您也是知道的,过一阵就好了。”

燕嫔可管不了那么多,宣离一直还是很孝顺的,外头的生意做得大了,他自己却不怎么留用,银子都流水似地往她手里送,从来都是由着她花,她一度还觉得这个便宜儿子捡来得划算,渐渐地手头也大方起来,可没想到一夕之间突然变故,习惯了奢侈的她瞬间便不习惯起来。

“你要知道,当时要不是我,你只怕是会饿死在月桂宫里,是我救了你!”燕嫔不由自主地朝宣离倾了倾身体,涂着豆蔻的手也举了起来:“是我救你出来,是我给了你我母家的产业,你如今却如此不争气,将这些产业都挥霍干净!你对得起我吗?”

燕嫔的母家文家在朝中亦是文官,族中子弟皆入仕,只是可惜没有出如张家大小张相一般的大才,送燕嫔入宫,也是想着能沾上一些枕头风的好处,能替族中子弟多个谋划,可惜燕嫔这里却也是如族中子弟一般,一直在嫔位之上,甚至连孩子都没能生出来一个,也没有如奚贵妃一般的盛宠。后来他们又想送人进宫,燕嫔本就不乐意,又有奚贵妃从中作梗,便只好罢了。

而那时,文家交到宣离手上的,不过也只是六坊十二院中两院的生意。宣离接手之后苦心经营许久,才能有如今的六坊十二院,院院入金。

本来这应当是他手里最大的暗棋,可是被宁镜和萧玥所毁,使他手中无人可用,无子可落,便只能将暗战掀至明面上,才稳住如今的局面。

宣离看着燕嫔那张虚伪的脸,半分也未与她争辩:“是儿子的错,儿子已经在全力挽救了,请母妃再给儿子一点时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突然发现手上没有银子时她便对宣离不满,如今这么久了,情况居然只坏不好,她心头的怒气越盛,口中的话也越来越尖刻:“没用的东西,当初你像条狗一样被奚贵妃扔出来的时候,是本宫给了你一口饭吃,你这条命都是本宫的!现在却连本宫的家私都要给你赔进去!本宫没有多少时间给你,最多一个月,若是还像如今一样,本宫要你也没有用了!”

宣离低着头称是,燕嫔又絮絮地骂了好一会儿,连守在门口的小太监都忍不住地替里头的桓王捏了把汗。

桓王虽说名义是称燕嫔为母妃,可十几年来,燕嫔从来都是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稍有不顺心便叫过来骂一顿,小时候,大雪的天里,就因为桓王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茶盏,便让他在雪地里跪了三个时辰,直到人起了高热病倒,才叫来太医。

可桓王似乎是真的认了这个母妃,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自己一身清濯,但流水的银子却是一直在往储秀宫里送,从不手软。

待从宫中出来之时,已是申时了。

他巳时末入的宫,竟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那小太监将他送出来,正想要领着他出宫,宣离却是说道:“你回去吧,我自己在宫里走走。”

小太监抬眼看了一眼,却见仍是那幅淡淡的样子,心里不禁佩服,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六次了,每次入宫都被燕嫔骂成这样,他却仍然无一丝怒意,行礼道:“那奴才便送到这里了,恭送桓王殿下。”

宣离点了点头,但却并未出宫,而是去到了月桂宫中。

月桂宫还是如他离开之时一般的破败,不,更破败了。

这座宫室在西北的角落里,平日里连冷宫都不如,冷宫尚且时不时还有新人入驻,有人打扫,可月桂宫里连打扫的宫人都没有,他踩进去的时候,院中的杂草都已经没过小腿,在盛夏里长得正茂密。

宣离踩着杂草一步步走近,直到走到了院中,便被一片浓阴遮住了头顶,抬头,院中那颗银杏枝条抽长,树叶繁茂,绿荫如盖,小扇般的叶片在风中挥舞着,像是在对这唯一进来的客人挥着手。

“银杏,我来看你了。”宣离伸手摸上树干,一直挂在脸上的笑难得地漫进了眼底,显露出几分真心来:“我们在时,你说这树可能活不过当年了,真是可惜。但你看,它现在活得好好的,它应该要感谢你,是你救活了它。”

宣离慢慢蹲了下来,手指也顺着树干一路向下,最后触到地面的泥土之上:“你看你,之前说想离开,可是如今却在这里生了根,还扎得这么深,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没有人回答,只有风过枝叶时一阵哗啦啦的声响。

眼底的笑意慢慢地凝固起来:“走不了,便不走了吧,以后……便留在这里陪着我吧。”

孟月站在宫门口,一向镇静的他此时却显得有些焦急,但却又有些掩不住地兴奋之色,不断地看着宫门处,直到看到宣离的身影出现,他便立刻走了过去。

“殿下,漠北那边的消息来了。”

宣离似乎早有预料,并不意外:“嗯。”

孟月本来焦灼的心在看到他镇定的面容时定下来了几分,低声说道:“成了。”

宣离脚步停了一下,侧过头去看他,赞许地露出几分笑意来,夕阳余晖照耀其上,比红墙之上的琉璃瓦还要明亮,直烁人心:“好。”

孟月拿着剑的手一紧,连忙睑下了眼神:“殿下神机妙算。”

两人已走到马边,宣离拉着缰绳还未上马,看到孟月的表情时却多了几分沉思,问道:“孟月,你今年多大了?”

孟月不知他是何意,但习惯已经让他如实开口:“二十九,殿下。”

“跟了我多少年了。”

“十二年。”

宣离放开手里的缰绳,转身看着孟月。

这些问题他不必问,便已经知道,他不可能让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贴身跟在自己身边这么久。

“你是母妃在我幼时送到我身边的第二批死士,是文家养出来,挑出来的人。”

孟月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孟月是殿下的人。”

“我知道。”宣离的声音仍是淡淡的,可却比平时多了几分笑意,听在耳中温柔了许多。

这些年来,许多事都是孟月替他去办的,他身边的侍卫和死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习惯性地防备着所有人,许多事连办事的人都只一知半解,但孟月却是知晓他所有的所作所为。

且听话而温驯,对他的话,从来没有过任何的质疑。

这也是他一直带他在身边的原因。

他需要忠诚,不管是因为什么,他要的是绝对的忠诚。

他伸手,手指带着夕阳搭上了孟月的肩,动作轻缓。

夏衫轻薄,搭上肩上的手轻轻地动了动,便似乎带着烫人的热度席卷全身。

孟月内心狠狠一震,连拿着剑的手都跟着轻颤了一下。

殿下不与人亲近,且厌恶与人接触。

“接下来的事,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就好。”宣离的声音低低地传来,仍然是那幅温润带笑的样子,可那声调中却带上一丝.诱惑:“事成之后,替我办一件事。”

孟月微微抬眼,便撞进了两弯深不见底的深潭里。

“燕嫔不必留了。”

--------------------

第八十一章

七月二十五日,戌时二刻,邈云关破,鞑靼十八万兵马涌入邈云关,漠北军力战三天后,被逼退守剑门关。

四十年未破的邈云关一朝被破,震惊朝野,皇帝连下三道圣旨,一责萧国公防守不利,二责太子督军之过,三命漠北军三月内夺回邈云关。

鞑靼占据邈云关,士气大涨,一个月内三次增兵,前后来援十五万大军屯兵邈云关。

九月十日,鞑靼集结二十六万大军出兵剑门关。

漠北军经邈云一役后损失惨重,只剩下六万兵马,朝廷自镇南军中调兵三万,先行增缓漠北,随后集结五万大军再行增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