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养花手札+番外(34)

作者:桃不言 阅读记录

送灵当日,四城鸣钟,洪钟尽哀,城中灵幡如阵,哭声不绝,沿路尽是身着缟素,自发路祭之人。

大小张相,前后掌政六十余载,立于朝堂时,为社稷奠基石,为万民谋福祉,行皆至政之实事,大张相致仕后,为皇子受大学,为经典著解说,广办学堂,为民开智。

如今两人于两日内同时亡故,举国皆惊,万民皆痛。

天子亲自为大张相扶棺,太子送灵,以尽学生之敬,极尽哀荣;两相同葬于张家陵墓,以巨石碑刻平生功绩,大张相灵位供于太庙,受万民敬仰。

出殡当天,长街沿途跪满了自发来送灵的百姓,以及受大小张相之恩的众学子,皆是哭得眼眶通红,神情极痛。

萧玥身着素衣,扶灵而走,全程低着头,眉眼冷漠而严肃。

他看着走在最前头,哭得不能自抑的张诗,眼底深深的鄙视无法隐藏。

宁静站在院子里,看着头顶的雷云,听着满城飘散的哀乐,一直平静的眼底终于是露出一丝隐痛来。

一代大儒,一代名士,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这一生。

前世,他曾于宣煊口中得知一事,宣离至十岁时一次于宫中遇见大张相,得知宣离十岁却还无表字,于是亲自替他取了一表字,宣煊这一辈皆从子字,但皇帝不许他从子字,大张相摇头叹息之余,替他取了“不弃”。

希望他虽受磋磨,但本心不改,君子不弃。

大小张相对宣离一如其它皇子,从未有过一分厌弃,大张相授课之时,按年龄为其排位,宣离可与宣煊同席,课同讲,理同授,一视同仁。

可宣离却连这份难得的恩师之谊都可随手抛弃,他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利用的呢?

萧玥于傍晚方归,他一身极素的黑衣,腰间绑着孝带,脸色却不比天色好几分。

扶棺送灵,此已是最后的哀荣,可即使在这样的场合,竟还有人有心与人攀交,想到张家那几个子弟在他面前哀哀切切,称同窗一声,以后求他帮衬的模样,萧玥几乎当场就想给他们一拳,再拎着他们的衣襟到棺木前看看,里面躺着的是谁。

黄金和白银自是没有资格去扶灵的,见萧玥回来,看他那一脸的愤怒,便也想到应当是出了什么事。两人也不敢问,只能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

萧玥今日又是一天未吃东西,连国公夫人都来了长歌院,可怎么劝,萧玥只一句没胃口,送来的饭菜又原封不动的端走。

白银看着又进了屋里的萧玥,拿胳膊肘捅了捅黄金:“要不,找宁公子试试?”

黄金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白银又捅了捅黄金:“一顿不吃倒还好,这老是不吃饭也不行啊,你自己算算,自从那天之后,这三天爷吃了几口?”

两人又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黄金才说道:“你去。”

白银点头,转身便去了白露院。

宁镜带着食盒来的时候,黄金还在院子里守着。见到他,宁镜示意了一下,便带着食盒敲响了萧玥的门。

“我说了不吃!”萧玥有些不耐的声音传了出来。

宁镜未受任何影响,只淡淡道:“是我。”

屋中静默了一会儿,门被打开,萧玥顶着一脸的燥郁站在他面前。

他显然已经整理过心绪了,但郁结太久,以至于还是无法完全隐藏。他看到宁镜身后的方舟拿着食盒,眼中的烦躁一闪而过,站在门口的人却未让开。

宁镜看到了,侧头对方舟说道:“长歌院中应该是有小厨房的,将吃食先拿过去吧,若是爷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

方舟依言去了小厨房,宁镜站在他面前,他要微微仰起头,对能与他对视。

两人就在门口对峙着,最后萧玥还是微微侧了侧身子,让开了路。

宁镜便进了屋中,转身对着黄金和白银笑了一下,关上了门。

萧玥屋中陈设简单,只能称得上整洁干净,完全看不出像一个一品国公府公子的屋子。

“你想说什么。”萧玥声音里带着疲倦,他这几日几乎无法安眠,每每闭上眼睛,梦中总是有大张相在张家私学时为他授课的样子。

为官者,从道不从君。

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文可谏君上,武可安社稷,此乃是忠臣良将。

“我来不过是想问问,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宁静坐到凳子上,问。

萧玥此时根本无心此事,他这几日几乎无寝无食,整个人消瘦了一圈,眼下的乌青让今日去送灵的人都看得直言,萧三公子还是有顾念大张相恩师之谊的,竟憔悴成这样。

他看了一眼宁镜,却见他气色与平时无异,此事于他,竟是一点影响也没有。

萧玥一时心中气愤难当:“你到底有没有心!”

今日连路祭的百姓们都神色悲苦,而他竟然毫无所感,甚至还在问下一步怎么做?

宁镜看向他,目光如冰雪,极清极冷:“我不知道我有没有,但我知道,宣离肯定没有。”

萧玥忍不住站起身,看着宁镜那无悲无喜的平静面容,声音里有着压抑不住地愤怒,这几日淤积于胸中的怨气怒气全都朝着他喷薄而出:“宣离宣离宣离,至今为止没有一件事有清楚的证据指向他,全凭你一面之词!我凭什么要相信你!凭什么!”

宁镜面对着他的愤怒,却如同一团棉花,又如同一朵云,风吹,云散了,风过,云聚起,仍然还是那幅模样。

萧玥面对这样的宁静,心头怒火更甚,他逼近宁镜,低下头,灼热的气息几乎直接喷在了宁镜的面上:“说不定这一切都是你在臆测,你在引导我,你是太子的人?是雍王的人?是桓王的人?”

宁镜安静地听他说完,才开口:“小张相之事是雍王做的,我是也是雍王的人,我替雍王行事,宣离不过是我的借口。”

萧玥瞪大了眼,眼中血丝毕现。

宁镜又接着道:“怎么,这个答案可以让你满意吗?”

萧玥不知他何意,却因为他这个态度而更加气愤难当,他咬着牙,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直压抑着的怒火燃烧到顶峰,如同一只充满了气的皮球,似乎马上就要炸开。

“有意义吗?重要吗?”宁镜说着,抬脚便朝着萧玥更靠近了一步,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几乎面贴着面。

萧玥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宁镜却不让,又朝着萧玥靠近一步,萧玥再退。

直到萧玥背抵上了门板,宁镜微仰着头看着他,两人几乎是胸膛贴着胸膛的距离。

萧玥背对着光,宁镜却是迎着光,他们一人隐于黑暗面容阴沉,一人却在光下眼如琉璃,光华流转,清冷沉静。

“不管做下此事的是桓王还是雍王,大小张相已死,朝中平衡被打破,局势将乱,风云欲起,如今太子式微,雍王必然起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或者,两败俱伤。”宁镜声音平稳而缓慢,似乎不想他错过一个字:“宣离在暗中窥伺,只待时机。这便是他做下此事的目地。”

光投在宁镜的面容上,将那玉般的面容映得越加透明,两人挨得极近,萧玥垂着眼连他那根根睫毛都看得清清楚楚,而那长睫下,一双剔透的眸子里,倒映着他因愤怒而扭曲的脸。

终于,萧玥在他平静而清晰的话语中,慢慢恢复了一丝理智。

宁镜在看到他慢慢平静下来的面容时,眼中终是露出一丝欣慰,他退了一步,放过了萧玥,也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张家吃了如此大的亏,必定会怀疑到雍王头上,加之那晚的黑衣人想必就是雍王派来打探的人,这下更是坐实了罪名,虽明里无用,但暗里定是会有所反击,以张诗之才,接下来,想必会是一团乱。”

皮球没有炸,而是被人打开了气口,慢慢地泄了气。

萧玥的神志清明起来,低低地说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