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死的那一年(30)

作者:浮生醉梦三千 阅读记录

指挥使低头,拇指抹去眼角湿润,突然“呵呵”笑了起来,越笑眼眶里水雾越深。

而楚明玥的车队,终于离开城门士兵的视线,拐入另一条路。

“他怎么来了?”半夏搓着冻红的手指呼气,“难不成是特意来解围的?”

楚明玥重新靠回软垫上,唇角勾起一抹笑,“崔少卿方才可并未替本宫证明身份,半点儿崔氏的光都不让沾呢,小气。”

她掀开帘帷往身后看,皇城被抛于身后,彻底笼罩在雪絮纷飞的夜色里。

“就在这儿停吧。”楚明玥放下帘帷,轻轻叹一口气,似是要吐出所有不悦过往。

车队在小路上停下。

窄路偏僻,人踪罕至,是以道路上的积雪也堆得厚,秃枝上压着松软雪峰,在晦暗的月光下影影绰绰。

楚明玥跃下马车,身上披着霜叶红羽缎斗篷,帽檐上一圈白狐狸毛把云鬓尽数遮挡,一根头发丝都不会被夜风吹着。

她佯怒道:“崔少卿是不放心本宫,赶来盯着本宫滚远点的吧。”

崔司淮一手牵着他的小毛驴,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微臣不解,娘娘出此下策,当真就要去过隐姓埋名、躲躲藏藏的日子?”

楚明玥眸光一亮,被帽檐拢着的精致小脸上浮出一抹若有似无的笑,“谁人说本宫要隐姓埋名?”

崔司淮诧异抚了抚下巴。

“劳烦崔少卿。”楚明玥右手从斗篷伸出,手上拿着一个做工精巧的长形檀木盒,“把盒子里的东西转交陛下。”

崔司淮伸手未接,而是指尖一挑,掀开了盖子,撇一眼盒内,笑道:“娘娘既是一走了之,就别再给陛下留那些肝肠寸断的话了。”

楚明玥嗤笑一声,敛尽表情肃声道:“先帝遗诏,大理寺少卿崔司淮接旨。”

崔司淮一惊,跪入雪里,手掌朝上举过头顶,“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啪”一声盒子扣上,被重重放在崔司淮手上。

“成了,起来吧 ,地上怪凉的。”

崔司淮起身未言语,而是盯着手上木盒翻来覆去得看,他锁眉沉思,那点好奇溢于言表。

楚明玥叹出半口气,笑得无声,谁能想大理寺少卿推理断案不排尽疑惑不罢手的毛病,在这关口犯了呢。

她若是不给解释清楚,崔司淮这人还真敢一转身就私看遗诏。

“本宫若是不说清楚,崔少卿今夜可还能入眠?”楚明玥打趣他。

崔司淮故作夸张,沉痛开口,“将会寝食难安,求娘娘解惑。”

楚明玥突然话锋一转,“崔少卿忘性大,本宫怎能是娘娘呢。”

“昭阳郡主。”崔司淮改口唤一声。

楚明玥心满意足笑吟吟开口,“先帝遗诏上说,宣家儿媳葬皇陵,昭阳可得自由。”

这是一份既顾全皇家颜面、又成全昭阳郡主和离之心的诏文。

待此诏文公告天下,楚明玥何必隐姓埋名,皇陵葬着的是荣嘉贵妃一纸身份,天高海阔得自由的,是定远侯府的昭阳郡主。任谁人都会想明白,这是奉化帝留给宣家、留给元启帝的体面。

皇家后宫没有和离。

这是定远侯向奉化帝讨来的、给他女儿的人生退路。

崔司淮诧异之后,恍然大悟,“大年夜前夕,沈将军无召返京又匆匆离京,是来给郡主送遗诏的。”

这回轮到楚明玥惊诧了。

崔司淮笑一笑,把盒子随手塞进驴背上挂着的招文袋里,“绥远军主帅擅自离营,瞒不过陛下。”

倒真是宣珩允的忠实追随者,崔司淮谈起宣珩允时是满脸恭敬。

楚明玥凤眸转动半圈,很快释怀,知晓亦无妨。眼看着崔司淮就要翻身上驴,楚明玥还有一事。

“崔少卿留步。”

崔司淮偏头望过来,“郡主还有何事?”

“临行前,本宫的猫不见了。”楚明玥低垂眼帘,声线沉下,清冷辉光掺着细雪落在她肩上。

晚膳后动身。当一切准备妥当,楚明玥回到房里却怎么也找不到玉狮子。纵使翻遍定远侯府每一个角落,都未见到那只胖猫。

玉狮子不爱出房门,又是下雪寒天,它断然不会突然跑走的。

楚明玥忧心万分,然动身的马车已经停在后门,她不能在这个时候辜负舍命相送的那二十余绥远军人。

离开前,她叮嘱留在府中的家将,一定要找到玉狮子,送去她此行要去的江左行宫。

崔司淮颔首,注视着斗篷之下的纤拔人影在幽蓝的雪地上拉出格外长的深色影子,在这一刹那,他突然想问她冷不冷。

“郡主是要报失踪?”莫名其妙的念头不过一瞬,崔司淮恢复如常,“大理寺只接人命案。”

楚明玥掀了掀眼皮,一字一顿道:“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玉狮子,脖子上绑一根红绳,崔少卿记住了,找仔细些。”

话落,楚明玥转身朝马车走,不再给崔司淮放肆的机会,候在马车旁的丹秋迎上。

“郡主,微臣有一事不明。”崔司淮凝望着清光下的影子,骤然喊一声。

细雪让寂静的夜色变得朦胧,连着心底的一点情绪也水雾蒙蒙的,琢磨不清。

楚明玥一只脚已踩上马凳,她动作停顿,偏头远远望过来。枫叶红的斗篷在她身后垂下,绣金的菡萏花被月光一照,点光闪烁。

“崔少卿还有何事?”

如初夏荷上露珠一样清丽的声音远远传来。崔司淮吸一口沁骨凉气,问出一个天下人都想问的困惑。

“先帝皇女众多,何故独宠郡主一人。”

尘嚣直上的流言在见不到光的暗处肆虐流散,楚明玥实则是先帝血脉的流言,数不清多少人深信不疑。直至楚明玥与宣珩允真的成婚,这则仿佛真相的皇家密辛才彻底消散殆尽。

只是,这样不足以叫停世人探究真相的好奇之心,得不到答案的疑问埋在心底,雪团越滚越大,纵使受上天青睐的骄子也不例外。

楚明玥沉思片刻,反问,“崔少卿莫非是认为,楚家三代男儿以性命护佑他宣家天下,都不足以为本宫换来这一份荣宠?”

话音落,月下那袭似神女的剪影被马车上的帷帘遮挡得窥不得半分容颜。

车队启程,踏月而去。雪絮纷纷扬扬,在车顶积了厚厚一层。

非也。崔司淮骑着小毛驴往回走,他两下拍掉肩上落雪,自言自语。

军功只会让帝王忌惮楚家,而先帝对昭阳郡主,当年坊间说,郡主若是个男儿身,陛下怕是要把这天下予她。

崔司淮抚了抚下巴,大理寺少卿的毛病又犯了。

一阵风过,乌云遮月,天地彻底暗下,绵延积雪上,留下一串蹄印。

“这崔大人有些奇怪。”半夏翻出一张羊绒毯子盖在楚明玥腿上,又以手掩口打了个哈欠。

方一上路,丹秋提起的心才算放下,这心一落地,困意就上来了,这会已经伏在那张紫檀平角长条案上睡了过去。

楚明玥面露倦意,笑得娇懒,“少年成名的人,总归是轻狂些。”

“郡主。”半夏掐灭烛灯,只留一盏,马车内陡然一暗,“待遗诏昭告天下,虽说只字未提和离二字,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她犹豫一下,还是问道:“介时那些个王爷恐会以这件事向陛下发难,质疑陛下九五至尊的位置可还名正言顺。”

楚明玥低低笑一声,“倒是学会考虑天下大事了。”

她当然知晓这张遗诏宣告天下,会对宣珩允不利,可这关她什么事呢,总归她二人情份已尽,她万不会再为他打算半分。

何况,他不是倨傲孤翳、自视甚高吗,是他自负到不愿倚靠楚明玥、倚靠楚家半分,好似楚家的帮助就辱没、遮盖了他的君王才能一般。

作贵妃三载,她不遗余力助他,还要做得小心谨慎、不露痕迹,生怕触到他不可一世的自尊心。

曾经,她欣赏宣珩允这份出尘清儒的秉性,视他为天上皎月,可笑,如今再看,不过是过度恃才傲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