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死的那一年(62)

作者:浮生醉梦三千 阅读记录

楚明玥因着在铜元郡险些落湖,到底是受到些惊吓,回来身子便乏了。

那张桃木雕花四扇围屏后边,楚明玥侧躺在紫玉珊瑚美人榻上,正阖眼浅睡。

随着一声沉闷的雷响,她紧阖的眼皮动了动,却是没醒。

楚明玥抬了抬眼,眼皮似被重物压着,无力抬起。她便知晓了,这是又魇着了。

这几个月每回梦魇,她总能看到些光怪陆离之事。

眼皮虽未睁开,但她的眼前逐渐开始有了光亮,是模糊、昏黄的,耳边有一阵阵有节奏的声音。

像是黄沙,漫天黄沙,那声音,大概就是狂风卷起沙尘,渐渐的,她开始听到有人呼喊,无数的人在喊着不同的话,她听不清。

但她无端开始紧张起来,胸口犹如压着千斤重石,领她呼吸难耐,耳畔的风声骤然变成凄厉的嘶喊,伴随着凌乱的脚步声。

似乎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跑来,从她身边跑过。但她的眼中,依旧昏黄一片。

突然,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冲破那一层又一层的障,传进她的耳朵。

杀了她!杀了这个妖妃!

楚明玥突然觉得窒息,有风沙淹没她的口鼻。

妖妃,她从未因这两个字而惧怕过,她甚至是不屑的,懒于同庸人计较。

可是在这个梦里,不知为何,她感到深深的恐惧,有铺天盖地的凄凉感从她的心底蔓延,将她整个人困锁在一种深深的自责里。

这种情绪来得毫无缘由、又避无可避。

慢慢地,有越来越多指责的声音涌进她的耳朵,虽然眼前依旧昏黄模糊,可她知道,有很多人在向她逼近。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马叫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她忽然放下心来,包围着她的惶恐和不安瞬间溃散。

大哥。

楚明玥急促唤一声,继而,睁开眼来,眼前影影绰绰,挂着的琉璃珠帘似在晃动。

紧闭的雕花木门被推开,柔黄的光从门口照进来,楚明玥的视线逐渐变得清晰。

“郡主。”半夏一手托着珐琅彩瓷烛台的底托进来,点亮屋内的灯,待她朝美人榻上的女子看过去,顿时急道:“郡主可是又做梦了,待回了京,定得找太医署的大夫好好给郡主瞧瞧。”

她放下手上烛台,倒了杯温茶,“郡主您先喝口茶缓缓,外边我们都收拾妥当了,晚膳就好。”

楚明玥坐起,如墨长发垂在身前,她接过白玉茶盏低头轻啜几口,压下起伏不安的心绪。

“回洛京了事,可和行宫里人说过了?”

半夏点头,“大家听到郡主回京没把他们丢下,崩提多高兴了。”

楚明玥往窗外看一眼,“天这么快就黑了?又要下雨不成。”

“何大哥说看天上乌云飘过来的速度,明日郡主的仪驾启程时,保准是个好天气。”

“何飞?”楚明玥轻声问,“他可是要跟大哥回军营?”

半夏点头。

楚明玥默许,本就是从边疆被派过来的,如今,她已无需特别的保护。

一道闪电落下,耀目的白光眨眼又隐匿于云层。楚明玥起身,吩咐半夏布膳。

从窗口吹进来的风里,有着明显的泥土气息,是苍鹿山山风惯有的味道。

而在铜元郡远郊的青龙山,因为遍山种满窄叶罗汉杉,四五月正是开花的时候,故风里隐约带有一丝清香。

青龙山快到山巅的地方,一座落魄的道观在风中摇摇欲坠。

宣珩允站在结出蛛网的深色木门前,面露迟疑。

就在他抬头的刹那,斑驳写着“青龙观”三字的木质匾额被风吹着,摇摇晃晃几息后,“啪”一声掉在沾有青苔的玄色缎面靴前。

“陛下。”张辞水有些尴尬,他尚保持着手握斩风刃的警惕姿态,看一眼地面上摔成两截的牌匾,悻悻合上刀鞘。

“这,是不是姚远搞错了。”张辞水挠了挠额角。

白日里落在宣珩允肩上的黑羽鸟,正属于姚远带领的一支黑衣骑。

宣珩允却无迟疑之色,无论如何,他都要见到那个天辰道长,亲口问出“血痨之症,如何解”。

落满灰尘的木门轻而易举被推开。

宣珩允迈过门槛往里走,他从胸前衣襟下抽出一条雪色帕子,帕角绣着一个“玥”字。

靴底踩着厚厚一层松针,他慢条斯理地擦掉指尖薄尘,他的指节修长、指骨匀称,冷白色让那双手看着愈发赏心悦目。

可微微跳动的指尖,又像是雪原的孤狼露出的利刃,透出嗜血的残忍。

这个道观很小,是一个四方院子,院子中央有一口三人高的丹炉,靠墙有一排黑瓦白墙的单层房子。

纸糊着的窗扇里隐隐透出烛光。

张辞水提起万分警惕,视线扫过院内每一处角落,他觉得,这家道观有说不出的诡异。

就在宣珩允在亮着光的屋门前站定,门口挂着的画有八卦图的青灰色门帘被掀开,走出一个身穿灰色道袍的老者。

老者头发皆白,却面无根须。

“敢问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张辞水一手握紧斩风刃铜质刀柄,向前迈出数步,“敢问道观可有一位天辰道长,我家公子有事请教。”

“贫道便是。”

一阵风过,卷起地上松针扬扬洒洒。

“要变天了,二位公子里边请。”天辰道长声音干涩,但声调始终平和,未有敌意,他掀开青灰色门帘,展臂邀人。

张辞水半边身子挡在宣珩允身前,提防之态明显。

“多谢道长。”宣珩允谦和致谢,示意张辞水无妨,张辞水敛眸退开,跟在宣珩允之后进屋。

屋里供奉着三清祖师的画像,泛黄的画轴下,一张落漆的长条平角案靠墙摆放,岸上放着两盘果子,果子上落着几许香灰,那个双环小香炉里,尚有三支未燃尽的香,正升起三缕青烟。

“二位不像香客,有事不妨直言。”天辰道长端出两盏清水。

宣珩允接过一杯,“劳烦道长。不瞒前辈,晚生前来,是为求医问诊。”

天辰道长笑着摇头,“贫道不懂医术,只会炼丹。”

张辞水捏着棕红陶瓷杯,左右张望一圈,未瞧出异样。

被拒绝,宣珩允维持淡笑,但他的心正被烈火热油烹着,他不希望再从任何人的嘴里听到“治不了”三个字,怎么能治不了呢?他必须能治。

“敢问道长,血痨之症可有解?”他用温润的眼神看着天辰道长,他在给这个老道士活命的机会。

姚远不会突然送来空穴来风的消息。

天辰道长只笑不语,慢慢摇头。

漆黑如墨的桃花眸底骤然一缩,他敛去笑意,沉静凝视着他的眼眸。

昏黄的屋子里突然显得逼仄,空气黏稠压抑。

“在贫道眼中,并无血痨之症。”天辰道长不疾不徐开口,“有的只是水脉逆行冲撞心脉,以致心脉受阻生出血毒。”

“依道长之意,此症当如何?”宣珩允被攥起的心稍稍得到喘息。

“以毒攻毒。”

第43章 43、43

“以毒, 攻毒。”宣珩允漆瞳缩了缩,低低重复一遍。

张辞水的手指紧紧扣住刀柄,骨节绷得发白, 习武之人不惧交手, 然碰到阴邪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是防不胜防。

“道长不妨言明。”宣珩允放下手中清水, 脊骨挺直, 双臂背于身后, 那双似兽场困狼的眸光带着审视的意味落在天辰道长身上。

天辰道长眸光平静,平视前方,缓声道:“以冰蚕入药, 生受冰蚕之毒。”

“蚕?”宣珩允稍许疑惑。

张辞水直言问道:“吐丝织绸的蚕还有毒?这没听说啊。”

天辰道长慈笑摇头,“冰蚕非蚕, 是一种通体透明干净澄澈的虫子, 这种虫子寻常以腊月红梅的花蜜为食物,活不过冬日。”

“但若其以中火毒而死之人尸肉为食,便是这世间唯一集至寒、至热于一体的活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