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太子殿下+番外(129)

作者:爱喝奶茶想减肥 阅读记录

老医师笑道“殿下虽然醒了,但身体还是需要大量休息的,这一个月就好好休养吧!大家也就散了,不要打扰殿下休养。”

窦瑶抱起床上的孩子,盛睿安很是不舍,他还没看够呢,窦瑶轻笑“你得要好好休息,孩子就在偏殿养着,父皇和祖母选了几位可靠的乳娘在偏殿给你带着,你父皇派了禁卫军十二时辰护卫孩子。每日等你醒过来,就让人把孩子抱来你看,你若是想要自己带孩子,恐怕还得要休养上一段时间。”

林娇娇笑“殿下放心,我和齐煌给您带小殿下,保证小殿下白白胖胖的。”说完自信的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很可靠。

盛睿安知道现在的自己确实也没办法照顾孩子,再说了他一个大男人确实对于怎么照顾孩子真的是一窍不通。

盛陌本来想从窦瑶怀里接过孩子抱抱的,这是他的长孙啊!谁知道被墨侯那家伙抢先向窦瑶开口,成功的把小皇孙抱到自己怀里,众人纷纷走出寝殿,让盛睿安好好休息。

盛陌已经看见盛睿安看着自己的眼神,知道盛睿安有话要对自己说,便给了邱常侍一个眼神,邱常侍便示意着宫人们随着窦瑶等人离开退了出去。

盛陌坐回到盛睿安的床边,看着虚弱的儿子,轻声道“想说什么便说吧。”

盛睿安想到自己那日的癫狂,估计是吓到他的父皇了“那日,让父皇受惊了吧,儿臣…”

盛陌抬手制止盛睿安说下去“柳卿与朕说了,是你的思虑太重才会如此。”说完拍拍盛睿安的手“别怕,朕已经派人去查是谁要暗害你了,父皇会保护你的。”他从未想着保护他的孩子,这是第一个,也会是唯一的一个,这么像自己的孩子,他怎么可能允许别人伤害他。

盛睿安知道盛陌的说这个承诺,是发自真心的,笑道“谢父皇。”心中实在放不下“阿辞…”

第134章 (一)

盛睿安昏迷几天,也不知道战场上的消息,实在是挂念薛辞,还是他鼓起勇气问出口“父皇,阿辞…”

盛陌给盛睿安按好被子“没事,别担心。齐王已经伏诛,薛辞正在率领军队处理禹王和环王的残余势力。估计再过两个月,他就可以率领胜利之师回朝了。”

盛睿安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他实在是太累了,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尽的战斗。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沉沉地睡去。

太子妃的葬礼很是简单,毕竟大乾正在打仗,葬礼太过隆重也不好。

在休养的盛睿安每天就是吃吃喝喝,逗逗孩子,然后睡觉。

不久盛睿安就收到了薛辞在战场上给盛睿安的来信,信中说禹王和环王之地的叛乱已经平定了,不日便要班师回朝,李湛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时间结束驻军的时间。

收到薛辞的信后,盛睿安才是真正的放下心来。

总之,这一次由盛陌自导自演的削藩计划获得了及其圆满的成功,国内隐患一一拔除,并且他们还在无意间让北齐处于内乱,几个王子和北齐国主的兄弟为了王位争得你死我活,又是将北齐的势力削弱一大截。相信等到来年,盛陌对北齐和鞑靼动兵的计划便可以开始了。

这一日,柳相允照例来给盛睿安把平安脉,太子殿下休养已经有一月有余了。

盛睿安伸出手给柳相允把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算算时间,阿辞他们明天就能到京都了吧?”他轻声问道。

柳相允闻言,心中也不禁松了一口气,薛辞的归来,意味着太子的一切都将恢复。“是啊,薛大人明日便可抵达京都。”

盛睿安收回手,眉头微皱。“为何孤这段时间喝了你的药,总是觉得困倦不已,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如此微弱?”他疑惑地看着柳相允。

柳相允笑着解释道:“殿下,没有薛大人在身边,您无需过分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待明日薛大人归来,我们便可以为您停药。”

如果不是盛睿安上次心神受损严重,情绪几乎崩溃。为了稳定他的心神,柳相允只能与师伯师兄商议,决定采用一种镇定心神的药物。这种药物虽然能够帮助盛睿安平复情绪,但也会削弱他对外界的感知。如今,薛辞即将归来,盛睿安的心神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动,是时候停用这种药物了。

盛睿安想到明日就可以见到薛辞了,赶紧的让邓平他们好好整理东宫。

柳家别苑。

是的,墨意还是住在柳相允的别苑里。

墨意看着回来的柳相允问道“太子殿下怎么样了?”他虽然是表兄,但毕竟还是外臣,不可能经常去东宫看望太子,也避免落人口实。

柳相允坐下,倒了杯茶,轻声回答道:“殿下伤口处恢复得很好,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只是精神还是老样子,虽然有小殿下在旁安抚,但薛辞不在,我只能给他开些安神镇定的药。”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

墨意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明日就能回来了。截断齐王粮道,大破禹王怀王的联军,这次平定大乾叛乱,薛辞的功劳最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不愧是自己表弟看上的人。

然而,柳相允却摇了摇头,“也是他最遭人记恨,寿康宫的那位怕是已经认为她儿子的死亡是薛辞造成的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忧虑。

墨意听见寿康宫三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父亲已经再回来的路上了,这笔血债,墨家必定要王家千百倍的偿还。”他的声音坚定而冷冽,仿佛寒风中的利剑,锋芒毕露。

柳相允知道其中的内情,他深知墨意与王家之间的恩怨纠葛。他轻轻叹了口气,“有什么需要我帮你的吗?”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关切。

墨意轻笑一声,“照顾好你自己和太子殿下父子便是了。”他的声音柔和了许多,仿佛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这一日,京都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斓的光影。薛辞和李湛分别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京都复命。他们的归来,让整个京都都沸腾了起来。

盛陌更是大喜过望,他看中的这两位年轻的小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立战功,为了表达帝王对他们的重视和嘉奖,盛陌特意命令朝中百官外出相迎,让大臣们亲眼目睹他对这两位年轻将领的器重。

大臣们站在街道两旁,目睹着薛辞和李湛率领的大军缓缓行进。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看看这两个年轻人,再看看自己家里那些同年龄的纨绔子弟,差别怎么这么大呢?这些大臣们都是朝廷的精英,他们自然能看出盛陌此举的真正用意。这哪里是帝王单纯地看中年轻人的才能,这分明是帝王在宠爱太子啊!

第135章 (二)

薛辞和李湛这一仗打完,不仅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更在帝王心中种下了深厚的信任,。他们的才华和实力得到了盛陌的充分认可,这意味着他们这次回来必将在朝中担任要职。最次也会是军中要职,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在朝中和军队中插入太子的人手,为太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在宣政殿内。

盛陌召见了朝廷百官以及两位杰出的年轻人——薛辞和李湛。这一日的盛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慷慨与大方。他不仅赐予薛辞和李湛千户侯的尊贵地位,更封薛辞为司马和卫将军司马、李湛是卫将军的职位。

大将军之位在三公之上,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则紧随其后,他们可以在京都设立将军幕府,掌管一方兵权,地位显赫。薛辞和李湛以二十岁之龄便被封为卫将军,这样的荣誉不仅彰显了帝王的重视,更是对他们天资纵横的认可。

盛陌的用人之道与先帝如出一辙,充满了胆识与魄力。想当年,先帝也曾大胆启用年轻人才,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北王本人便是最好的例证,他在回宫前十六岁时便随军出征北齐,立下赫赫战功,与同样才华横溢的卫小将军一同被封为车骑将军。在那个年代,他们的英勇事迹传为佳话,为朝廷树立了新的标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