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命要从娃娃抓起+番外(100)

作者:芒芒绿绿 阅读记录

余本酋的手很自然地抚上江令桥的脸,一切显得并不违和。江令桥两手搓着襟带,面色晕红,垂着头乖巧地答他:“这如何使得?我能来此本就是受了各位大哥的恩典,又承蒙不弃给了我丰厚的月例,那么伺候你们吃好喝好便是妹妹应尽的本分。昨日晌午送饭去,你们也没能吃上几口,忙到深夜才回,宵夜也是我准备得不够,叫你没吃饱饿着肚子睡觉。人是铁,饭是钢,若是一直亏着,总是要饿出病来的,到时候……到时候我的过错就大了……”

说到情深处,江令桥不但声音哽咽,还能恰到好处落下几滴碎玉似的泪来。美人愁眉,梨花带雨,疼煞英雄心。余本酋摸了摸她的头,将她揽入怀里:“你总是这般懂事,哥哥们哪里舍得怪你!只恨自己对你还不够好罢了……”

容悦明面上云淡风轻地看着,内里却不知什么东西在滋长——藤蔓从千丈深的水底爬出来,登上湿润柔软的松土地,履过粗糙坚硬的石板路,一路向东攀爬。茎叶黏在石壁上,重生似的伸展着,直直附在了陡峭崖壁之上,越过一线天而窜到了云顶之巅,俯瞰着,傲视着——

他敛起目光,添柴的动作倒是越发熟练与迅速了。

“对了余大哥!”江令桥抬起头来,心有余悸般问道,“昨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不可以送饭去诏狱吗?”

余本酋听罢,也是一脸的难色,犹犹豫豫了半天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难道让他说周子音不是好人,离他远点?那么七常跟在他身后又算什么?助纣为虐狼狈为奸?

不行不行,这样只会毁了一众哥哥在桥妹妹心里的美好形象!桥妹妹这样一个澄澈得不带一丝杂质的女子,既没有满肚子的弯弯绕绕,又没有恶狠狠的阴谋诡计,就像天山上白雪抚养起来的莲花,怎好沾染这尘世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想到曾经做过的那些歹事,余本酋都心中惭愧,羞于面对桥妹妹。

“那地方污秽,关的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你一个弱女子,见了怕是要做噩梦,整宿整宿睡不好的!”他不禁想起自己进诏狱的头几天,天天胃里翻江倒海,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下。如今好容易熬成了前浪,不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可是……”江令桥眼睫上还坠挂着细碎的泪珠,明定定亮晶晶,抿着嘴的模样令人心生爱怜。

“可是我中午等了很久,就等着你们回来用饭,结果瞌睡到午后都没见人回来。许是狱中事忙,加之中午做了不少新菜式,想着你们一定会喜欢,吃饱了,吃高兴了,才有力气干活,所以才不甚逾了矩,直接将饭菜送去了狱里。害你们白白替我担心一场,不仅没能如愿吃上饭,还受了周大人的眼色……我……我……都怪我,是我不懂规矩……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一番恳切的言辞,一张歉疚的脸,余本酋的心都要给融化了,局促得像是自己犯了错:“哪里哪里!该怪我,是我没有提前告知你。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本是一片好心,如今都被辜负,该道歉的是我才对——”

江令桥乔张做致地擦了擦眼泪,回想昨日所观所感,怯怯道了句:“周大人……有些可怕……”

手段有,胆量有,折磨人的法子也有,就是不怎么挑食,再污糟的糟蹋人的法子都来者不拒,她眉头微蹙——这可就有些恶俗了。

“可怕可不够形容他的……”余本酋面色忧愁,却又不好在背地里议论顶头上司的不是,便只隐晦地说了句,“若是以后见了他,离远些,莫要叫他注意你。常言道爱屋及乌,不好的东西也喜欢拖家带口来的。”

“嗯。”江令桥顺从地连着点了好几个头,“我听余大哥的,定然离他远远的!”

真是乖巧,余本酋正想再抱抱她,却见灶膛前传来一句掷地有声的提醒:“水滚了!”

循着声音偏头看去——原来是人家的亲哥哥还坐镇于此。他不好意思地哂笑起来:满心满眼全看的是桥妹妹,竟全然未注意这庖房里还有第三个人,孟浪了孟浪了……

谁知,前脚还在庖房里让江令桥离周子音远些,后脚刚跨出门来,余本酋就看见周子音威风八面地坐在院内桌前。

好巧不巧,谷梁正赶来递消息,让他们别出声也别出来,却晚了一步,最糟糕的是,把周子音的目光引来了这里。

三人见到慌张撞上来的谷梁,又远远瞧见周子音赫然坐在院中,不必说也知道严峻情形了。

容悦反应快,立时转身绕回庖房。原本两手捧着的食案,现下也顾不得了,只用一手托着,另一只手拽了江令桥一齐回去。

“新来的厨司——”周子音令人生畏的口气来得很快,一下就逮住了离他最远的两个人,“……是吧?”

四周霎时静默了,空气浓稠得好似要把人都黏住,顺道把嘴也给封住了。容悦和江令桥的步子猛地滞住,杨闯、杨广、谷梁和尹文头脑中一片空白,只瞪大了眼睛却忘记了该如何开口说话,东丹、徐宿和余本酋心跳不觉快了些,咽了口干涩的唾沫,紧张地看着周子音的脸色。

气氛久久缄默着,不闻人声,不见呼吸,像是被一把焚天烈火烧过一般死寂。满院十人,竟无一个接得上他的话。

周子音眸光流转闪过一丝冷意——有些不悦。

不知是要训斥一番还是开口说些什么,他刚张开嘴,还没来得及说话,庖房门口滞立着的女子忽而扑闪着眼睛转了过来,一双凝眸波光潋滟,高举着食案冲他盈盈一笑,声音如春泉坠入山川般沁人心脾——

“大人,刚做好的百部杏仁粥,尝尝吗?”

院墙上慵懒地攀延着几枝浮翠流丹下来,翕张着的蕊和瓣尚挂着夜里的露水,日头起得比人晚,只是将将红了半边天,偎在暖云里,像个初生的婴孩。灰褐色的砖石,闲闲地漫过几丛苍绿的针形竹叶来,院里人多,晨起幽寂,免不得绿肥红瘦也探头来瞧。

碧涧羹、金煮玉、海蜇凉拌莴笋丝和酒糖牛肉几样小菜叮叮当当地摆上了桌,配以清心安神的百部杏仁粥,便是又一顿引人口舌生津的烟火饭食。

周子音端着盛粥的瓷碗,慢条斯理地就着小菜啜着粥饭。四下静得落针可闻,一扫往常的热闹恣意,俨然像是囚犯在吃断头饭。

若是在平日,定是杨广第一个来赞“桥妹妹手艺真好”,然后变着花样地品头论足,每日都夸出些新词来,比男子说情话拿捏得还要妥当;接着就是杨闯来高声应和,在前人之述上夸饰一番,奈何腹中没二两墨,夸来夸去都是似曾相识的几句话;最后是群起称颂,有的点头致意,有的抚掌含笑,有的手舞足蹈地附和着,更甚者是埋头苦干,一心狼吞虎咽,无声胜有声。

现下周子音坐首位,他没开口,底下人自然也得收束着。而且瞧着他的面色,并没有好看到那里去,自进门起就阴郁着。

五年,自五年前,七常便已跟在他身边了。

五年里虽是尸山血海,却也是条尊崇的坦途。凭着他的家世,凭着那位将他视如己出的贾太师,更有二师三公同一阵营的福地洞天,哪里有人敢阻他的路?

周子音其人,性格乖戾,阴晴不定。无友,外人见他,少时为孤身一人,多数时是七常随侍其后。以往也常见他面色沉郁,有了微薄的经验之谈,深知多半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般这时候谁进了他的眼,那便是触了塌天的霉头,以他的名声在外和狠戾手段,指不得又要看场什么戏,来填心里那道烂了愈,愈了又烂的疮疤。

七常深谙其中的弯弯绕绕,周子音来七常府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往闲散时也来过几回。只是昨日诏狱里的怔忡犹疑还未散去,今日便又见他冷着脸登临,这断然不是什么好兆头。每次这个时候,总有人得遭殃,来慰藉贾太师之侄、周府嫡子的不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