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致富(穿书)(19)

作者:小连翘 阅读记录

“文平你怎么不吃?”赵婉晨看到了便问道。

“我留给文顺他们吃。”赵文平笑答。

听到赵文平的庆,赵婉晨瞬间觉得手里的糖芦不香,同时还有一丝丝罪恶感,她一个成年人竟然比不上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懂事。

想了想,她又折回去买了五串。

“好了,你那串可以吃了,这五串给文顺他们。”赵婉晨将包好的五串糖葫芦放到赵文平背后的背篓里。

“嗯。”赵文平这才开心地吃他手里的糖葫芦。

慢慢逛了差不多一圈,见时间差不多了,姐弟俩便折回仁爱药堂,在门口等杨清泉出来一起去吃午饭。

--------------------

今天的更新奉上,今天非常感谢小伙伴们对连翘支持(^_^)∠※(^_^)∠※(^_^)∠※

第16章 相谈甚欢

=========================

姐弟俩在等杨清泉时,赵文平小声说道:“姐,我还查觉得,咱们跟杨大哥吃午饭,不大好。”说完,视线还往左右看了看,见没人在他们周围,才又收回来,他真担心他刚才的那一声姐,会被人给听了去。

听到弟弟的话,赵婉晨笑了:“文平,虽然杨大哥的条件比咱们家要好,但我想依他现在的能力,最多也就是到面摊吃碗面什么的,那些面摊就开在路边,人来人往的,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赵文平还想再劝,却看到杨清正往他们这边走过来:“姐,杨大哥来了。”说完,便后退一部,站在赵婉晨的身后。

听到弟弟说杨清泉过来了,赵婉晨转头往药堂门口看去,果真看到杨清泉正满脸笑容地大步往她们这边走过来。

“等久了吧?走,咱们吃午饭去,对了两位赵兄弟想吃饭还是想吃面?”杨清泉在离两人约一步远时站定,笑着问道。

“吃面吧,虽然家里我已经都安排妥当,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我也不敢在外面呆太久,吃面快点儿。”赵婉晨笑答。

“行。”杨清泉想请的人其实是赵婉晨,见赵婉晨说了吃面,加上几次接触下来,在杨清泉眼中,赵文平就是赵婉晨的跟班,他想吃什么,是不在杨清泉考虑的范围之内的。

杨清泉不知道的是,赵文平在确定两人真的是去吃面后,暗暗松了口气。

“真是麻烦杨大哥了,请我们兄弟俩吃面,下次我请杨大哥可好?”想到姐弟俩要吃人家的面,赵婉晨还是很不好意思的。

“不要紧,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实在是我很想结交赵兄弟你这个朋友。”杨清泉摆手说道。

现在两碗面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而且看赵兄弟也不像是那种撇下弟弟自己享受的人,请就请吧,也就几个铜板,他还是出得起的。

“杨大哥若是不嫌弃就叫我赵晨吧,这是我弟弟文平。”人家都请自己吃饭了,还让人家称呼自己赵兄弟,就显得太生份了,赵婉晨主动说出自己在外用的名字。

“行,那我就叫你晨兄弟吧。”能和赵婉晨拉近关系,那是杨清求之不得的。

“我们能和杨大哥做朋友才是我们兄弟的福气。”赵婉晨由衷地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当面被好朋友称赞,杨清泉连连摆手说道:“我也就是比别人幸运罢了。”

在学医这条道上,杨清泉是真的是自己走运,在村子里时,能得到村里郎中的提点,到仁爱药堂做药童,又得到许掌柜的照顾,不然他哪能年纪轻轻就当上坐堂大夫?

“杨大哥,我是真的觉得你很厉害,不管你是比别人幸运,但你能在仁爱药堂坐稳坐堂大夫这个位子,就说明你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赵婉晨却以为杨清泉是在谦虚,但再次由衷地说道。

“我也只是看一些小病小痛,大病还没够格。”杨清泉再次摆手说道,越是在这一行做得久,就越是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相信,加以时日,杨大哥一定能成为咱们民富镇最好的大夫。”在这一点上,赵婉是对杨清泉还是很有信心的。

“哈哈,晨兄弟你太看得起我了,不过我的目标不是成为咱们民富镇最好的大夫,而是希望天下苍生再无病痛!”说完,杨清泉还轻轻叹息一声。

听到杨清泉的心愿,赵婉晨真切感受到了杨清泉的善良,同时也听出了他话语里的那一丝丝无奈。

她也希望人人没有病痛,但活了两世的她知道,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她们都只是肉身凡胎,有病有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见赵婉晨姐弟都不吱声,杨清泉笑道:“让晨兄弟见笑。”

“没有,杨大哥的愿望很美好!”赵婉晨摇头说道。

赵文平一直在一旁默默地走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晨兄弟想吃什么面?”就在三人的沉默中,来到了主街,看着两旁的面摊,杨清泉问道。

“我没在镇上吃过面,不知道哪家好吃。”看着两旁的面摊,赵婉晨摇头说道。

“咱们到那家试试,听说他们家的香葱面最好吃了。”杨清泉指着左手边的那一个面摊说道。

“听说?”赵婉晨疑惑地看着杨清泉。

“我也是第一次在镇上吃面。”杨清泉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你还说要请我吃饭?”想来镇上的酒楼杨清泉也是没去过的吧?

“凡事都有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嘛。”杨清泉不好意思地说道。

“今天是杨大哥做东,杨大哥说去哪家,咱们就去哪家。”赵婉晨说完,率先大步往那家面摊走去。

“三位客倌要吃什么面?”三人才走到面摊前,一名衣着干净的妇人热情地问道。

“大婶,来三碗你们的招牌面。”杨清泉赶紧说道。

“好好好,三位客倌稍等,马上就来。”妇人笑眯眯地去为三人煮面去了。

“晨兄弟,文平兄弟,坐!”杨清泉请赵婉晨姐弟入坐。

赵婉晨将背上的背篓拿下来,放到凳脚边,赵文平也跟着姐姐有样学样,姐弟俩坐在了杨清泉对面的长板凳上。

刚坐下,杨清泉就问道:“晨兄弟有没有想过学医?”

“没有。”赵婉晨摇头回答。

“为何?”听到赵婉晨竟然没想过学医,杨清很是惊讶,所谓医药不分家,一般懂药理的人,都会想着学医。

“学不会。”赵婉晨的回答很简洁。

“既这样,那真是遗憾。”杨清泉本身就是学医的,他是相信在学医上还是要靠一些天赋的,不是光靠努力就行的。

“不过,晨兄弟懂药理也很厉害了。”在药理这一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

“对了,晨兄弟的药理也是跟村里的郎中学的吗?”

“跟家父学的,家父生前就是靠采药维生。”赵婉晨笑答。

听到生前二字,杨清泉知道,赵父已经不在世了,抱歉地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打探晨兄弟的隐私。”

“没关系,我爹娘是上个月去世的,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赵婉晨摇头说道。

听到赵婉晨说父母上个都去世,杨清泉整个人都震惊了:“所以,现在你们家里最大的就是你们兄弟俩?”

他觉得他从小就死了爹,已经很惨了,没想到他竟然遇到两个比他还要惨的。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们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赵婉晨点头回答。

“难怪晨兄弟上次坚持要回家做饭。”杨清泉这下总算知道赵婉晨上次为什么要坚持回家了。

晨兄弟看着也就十岁左右,那他家里的弟弟想来更小,确实需要他回家做饭。

赵婉晨含笑点头,杨清泉能体谅,这是她最大的荣幸。

“三位客倌,你们的面来了。”随着妇人的话落下,一个大碗放到赵婉晨的面前,只见偌大一碗面上,就飘着几粒葱花和一个荷包蛋。

在赵婉晨眼中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在赵文平的眼中已经是他长这么大以来,吃过最好的一碗面了。

上一篇:戏将军(三色楼之二) 下一篇:长宁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