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基建的日子(20)

作者:寂寞的秋刀鱼 阅读记录

还有人见到小红楼,了解到内里结构也希望建造一所与小红楼一般的房屋,于是也从小河村请人。

可惜想要建造一所与小红楼一般无二的房屋,那就只有谢祁臻手下的人才有这个能力。

鉴于以上诸多元素在内,谢祁臻与褚琉白商议之后便打算组建一个小队,专门在这十里八乡的帮人建造房屋。

而目前这个小队的任务便是建造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作为村里孩子的上学之处,也就是私塾。

村里人对于建造私塾的做法是很感激褚琉白和谢祁臻的。

毕竟培育一个读书人的花销并不便宜,现下有那么好的条件,免费的私塾给他们上学,而且是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去读书,村里人都高兴坏了。

虽然也也有很多人认为男孩子读书就可以了,女孩子不需要读书,但是私塾的规定便是:

只要家里有女孩子的人家要是不让女孩来读书,那男孩也别来了。

在此条件下,有那不重视女孩的人家也不得不把家里的女孩都送过来读书,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私塾也不过将将开始动工。

当然有那和褚琉白关系好的,比如叶灵灵及她的两个兄长又比如张大河等人便有了先决条件,在褚琉白有空闲的时候便会先教他们识字。

几个小伙伴有了识字的渠道都十分的刻苦,那认真程度使得褚琉白这个小老师都有些汗颜,便也不知不觉的更认真起来。

本还以为褚琉白教别人识字会耽搁她的功课,但实际上却是让她对待功课更认真了,见状谢祁臻也就随她去了,反正私塾建好也就三五个月的时间,耽搁不了什么。

…………

转眼便到了十月份,俗话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村里种植了不少的桂花,这会儿桂花的香气便弥漫在整个村子里,香气袭人,从桂花树边走过都会带的一身香气。

金嬷嬷采摘了不少的桂花,做了桂花糕、桂花蜜之类的东西,褚琉白很是喜欢。

不过这十月最重要的可不是吃食。

十月份的时候褚琉白通过系统得知棉花成熟了,可以采摘了。

她在系统那里得知接下来的半个月之内天气都是晴朗的,正是适合采摘、晾晒棉花。

得知这些消息,她这次没敢擅作主张,直接将她“梦”到棉花的事情说给了谢祁臻。

“大哥哥,我又梦到东西了,这次是一种软绵绵的雪白的花,叫做棉花。”

谢祁臻正在书房看着折子,见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认真地听褚琉白诉说。

“梦里面说棉花采摘晒干之后,可以纺成线,且棉花保暖性很好可以制成被子和衣服……”

将棉花的一系列好处说了出来,饶是谢祁臻对于这种未曾听说过的花也都起了好奇心。

这样看来这棉花倒是可以替芦花、亚麻,且要是棉花的保暖性真的有白白说的那么好,那也可以代替皮毛,那以后前线军队的开支便又可以省下一笔。

现在军队冬日都是用羊毛、动物皮毛之类的东西保暖。

那些动物皮毛贵重,淮南王军队里也不是所有的将士都能够穿得起,穿不起的只能是多穿几件亚麻之类的保暖性差的衣物。

现在没打仗,军队只是驻扎,将士们倒是可以在帐篷里生一个小火堆,几个人凑在一起取暖。

但是要是真的打起来,那将士的衣物便是一大问题,纵使淮南王府出的了钱买动物皮毛,但是淮南王封地上也没有那么多的皮毛供给。

至于朝外购买,现在天下都乱了,皮毛也属于军需的一种,其他藩王的封地对于这一块管的也很严苛,根本就买不到。

现在好了,有了棉花这个作物,那以后淮南王军队到了冬日就不怕寒冷了。

心里拟定了一个大概的想法,谢祁臻认真的听完了褚琉白的话,之后便安排了下去。

“大哥哥,我想去棉花生长的地方看看。”

褚琉白看着谢祁臻的安排,明白谢祁臻是要亲眼去看着收获棉花的,于是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不是什么大事,谢祁臻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趁着日头好,棉花的采摘安排很是迅速,正午之后谢祁臻便带着褚琉白出门了。

棉花被她种在了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面,那地方就在小河村南面,只是因为那地方少有人去,因此棉花在哪里到现在也无人发现。

褚琉白得到的棉花种子并多,从种植到收获也不过将将二十来棵植物存活,系统挑选的这种棉花是长绒棉,棉花品质优良纤维柔长,因为地方大,所以当初种植的时候也就没省着空地,棉花与棉花之间距离还是挺大的。

因此也就造成了棉花也长成差不多两米的高度,每一株树上结的棉花都差不多有五十个。

采摘棉花这件事情属于无解之事,因此秉承着越少人知道越好的道理,谢祁臻只带了几个亲卫过来。

此时棉花已经完全成熟,谢祁臻与褚琉白并谢林等几个亲卫,此时正一脸惊叹的看着这棉花。

来之前谢祁臻就已经告知他的几个亲卫此行的目的,因此跟在后面的几人人手一个大背篓。

褚琉白先是示范了如何正确的采摘棉花,示范完后,谢祁臻一声令下,几个亲卫便上手采摘起来。

就连谢祁臻也没闲着,他小心的摘下一朵棉花,把棉花壳去了,取出里面包含着棉花棉籽的犹如雪白云朵一般的棉。

将棉花托放置手心,右手举向阳光照耀的地方,谢祁臻认真端详,神情沉稳又凝重。

随即慢慢收手,攥紧手心的棉花,缓缓将手中的棉花放置在眼前,低头拨弄好一会儿,这才将手中的棉花放进了几人带来的背篓里。

棉花不过二十来株,几个亲卫虽是第一次做采摘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身体好,训练惯了,也很是迅速的将棉花采摘完了,至此也不过半个时辰。

棉花收回来之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棉花去籽、晾晒、做成成品、纺线……

去籽和晾晒完全不用褚琉白插手,劳动人民自有自己的方法。

果然就在将棉花送到谢祁臻置办的那个小庄子的第二天,庄子里居住的工匠、农户们便想出了与前世并无二致的刷子,用以去除棉花籽并且蓬松棉花。

在关于棉花的使用上面,褚琉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做成军用棉纱、棉球,用于包扎、止血;纺成棉线,织成棉布;填充布匹,做成棉衣、棉被等……

“现在棉花的产量少,这些棉花我们可以每样东西都做一点,先打个样,等到日后棉花种植多了起来,再考虑量产的问题,不过现在我们就需要先把工具准备好……”

褚琉白站在工匠的面前侃侃而谈,讲诉着她对于棉花接下来的安排。

虽然她不过才七岁,底下听她说话的工匠、农人大都三十岁左右,可是却无一人反驳于她。

这段时间以来,底下的人都已经见识到了褚琉白的足智近妖,虽有人对于褚琉白小小年纪就懂这么多感到好奇,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是褚琉白是大家贵女家中教的好,因此才懂得这般多,再有就是觉得褚琉白聪慧灵透了。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褚琉白就是神女转世,是上天降下来的福泽用来帮助淮南地区人们过上好日子的存在,只是这样觉得的人毕竟都是少数。

对此谢祁臻有所耳闻,只是他只是暗暗地让人将流言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有时候这种传言也是最好的保护罩。

说回正题,为了这些棉花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使用,褚琉白她还特意从商城兑换了一个织布机的构造图出来,交给了工匠们研究制作。

有了她的图纸帮助,关于棉花的用途开发,真可谓是一日千里。

……

作者有话说:

蠢作者今天出去浪了,然后忘记了定时,十分抱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