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基建的日子(41)

作者:寂寞的秋刀鱼 阅读记录

闻言,刚刚点头赞同的两人其中一人又忍不住反讽道:“我们的想法自是不比姑娘你, 就是不知道姑娘有何高见呢!”

见他这般说话, 褚琉白也没有生气,打嘴皮子赢了也没啥好说的, 真的要让这些人服气, 还得拿出真正的实力。

“不管是在城外施粥还是将人打散到底下各个村庄, 这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见到褚琉白赞同这些意见, 身材瘦削的幕僚眼露喜色。

只是还不等他开口。

褚琉白又道:“但是城外施粥只能解一时的燃煤之急,不说城里有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可以维持一个冬季的施粥,就说等他们过完这个冬日之后呢,各位预计怎么安排他们。”

“等到冬日过去,这些人便可以自行离去,或者想要留下来的也可以允许他们在城外开荒!”当即便有人答道。

褚琉白气笑了:“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蕲州白白替别人养了他们一个冬天,等到冬天过去他们便各回各家,然后等到来年陇右征兵的时候,再来打我们?”

这话说的去,那人哑口无言。

褚琉白冷哼一声:“先不说他们并非我淮南道的百姓,就算是淮南道的百姓也没有这样占便宜的。”

那人被褚琉白说的满脸通红,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得将目光投向谢祁臻。

谢祁臻缓缓的放下茶盏:“白白说的不错,我们可不能养些白眼狼出来。”

见到谢祁臻赞同,褚琉白更得劲了,继续道:

“再说将人聚集到一起专门设置一个安置点,这个办法法也行不通,这批人足有五万之多,而整个蕲州人口也不过十五万。他们中肯定有陇右或者别的藩王的探子,万一难民们在这些人的挑唆下做出些不可挽回的事情,那就晚了。”

褚琉白这两番话一出,底下的幕僚们各个若有所思,都不再轻易开口。

谢祁臻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会儿的他却不像褚琉白刚进门时那般严肃了:“白白有什么好办法?”

虽是疑问语句,但是语气中却无半分怀疑,仿佛已经肯定褚琉白有解决的办法了。

说了这么多的话,褚琉白也口渴了,趁着他们思索的空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入口温热,带还带一丝甜意,褚琉白看向茶杯,杯中泡的竟不是茶叶,而是茉莉花。

褚琉白心下了然,这肯定是谢祁臻让人给她准备的。

刚喝完一杯茉莉花茶,褚琉白便听到了谢祁臻的问话。

她抬眸,脸上露出了个笑容,大大的杏眸上纤长卷翘的睫毛也随之晃动。

“大家都知道城西那边现在正在建造房舍,那是我盘下来的,等难民到了之后,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在城西那边修养,同时派出大夫去给他们看病,前五日免费发放粥食,五日过后,推行以工代赈的方式。”

“老人和小孩每天可以继续领取三餐食物,青壮年一天削减到一顿,然后将城内需要找人做活的事务都张贴一个榜单,放在城外,让那些青壮年们自己找活做,赚取食物或者银钱,养活自己。”

说道这里,褚琉白顿了顿,又开口道:“现在城里的水泥坊、纺织厂、建筑队等地方都缺人手,到时候便可以从难民中招人。而城里的每日大大小小的事务也不算少,当然也可以从难民中招人。当然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要做好武力防备,比如说每次放进城的人的数量。”

“不过这些都只能是解决眼前的困境,如果想要将这些人彻底留下,还得进一步的规划,毕竟陇右王好心给我们送人,我们怎么也不能辜负他的一片好意!”

“在这里我有个想法,待来年春天到来后,将所有人打散到蕲州的各个县,各个村落,给他们批一块土地,让他们自己去开荒,开荒前三年给他们免税,第四年、第五年按照侓令收取一般赋税,第六年开始收全税……”

褚琉白将自己想要说的都说完了,然后又开口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轮年岁、轮经验我都是比不上在场的各位的,只是各位大人们一时局限在了以往的思维里,现在我提出的方法也是不完全的,各位大人们要是有要说的请尽管讲出来,毕竟我们都是为了蕲州。”

听了褚琉白这话,刚才与褚琉白呛声那几人脸色顿时好上了不少,毕竟褚琉白也算是给他们面子让他们有台阶下了。

听了褚琉白这番话,幕僚当中有个年纪约莫四十左右的中年汉子应道:“姑娘说的不错,既然人都送到家门口了。我们食物、钱财都出了,要是还让人跟打秋风的亲戚一样过个冬就让人给跑回去了,那也太损伤我们的面子了。”

“既如此,那就按照你们姑娘的思路整理个方案出来。晚点送到我书房。”说罢,谢祁臻便起身,示意褚琉白也跟着他一起走。

谢祁臻的这批幕僚虽然思维被固化了,但是因着褚琉白给他们打开了思绪,所以方案什么的也整合的很快。

方案整理好了,下一步便是实施了。

他们先是调查了蕲州城内诸如纺织厂之类的需要大量人力的工坊的招人情况。

然后又将蕲州城内需要人力的地方都给统计了出来,将这些东西统计出来后,蕲州府衙便向下辖五县发布告令,说明大约十天左右会有一波由陇右逃来的难民涌入蕲州,要他们按照告令上的内容准备送一批物资和人过来蕲州府衙所在地蕲春县。

流民虽说是朝蕲州来的,但是蕲州五县,蕲春县在最前方,也就是说流民们到来的第一站就是蕲春县。

当然这一消息谢祁臻也没打算瞒着蕲州内的百姓,相反他在发布告令的时候便让人将难民涌入的消息一起贴在了公告栏上,并将蕲州府打算实施的措施也一并贴在了上面,还向褚琉白借了一批机灵又能说会道的人站在公告栏旁边进行讲解。

褚琉白手下最机灵的莫过于张凌了,他当初被林清说太过跳脱后,又被压着磨了一年的性子,等他性子磨好了,褚琉白就让他负责各个门面人员的培训。

不管是做什么生意,这好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刻蕲州各个县的告示栏边上都围了满满的一圈人。

“……还望各位父老乡亲,鼎力相助,与蕲州共渡难关!”

刚把告示栏上的内容念了一遍的张凌,又听到有人问:

“那要是那些人进城之后偷盗东西怎么办!”

“对啊!对啊”

“万一他们不怀好意杀人呢?”

……

张凌看着底下七嘴八舌讨论着的人群,他深吸一口气,要不是来之前姑娘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对着百姓叫骂损坏府衙的名声,他真的想骂娘了,和着刚刚他说了那么多他们一句都没听进去。

好不容易将自己的怒气压了下去,他努力的挤出一个笑脸,刚想说些什么,就见人群外面挤进来个人,张凌认出这是自己手底下正在培训的人。

“让一让,让一让啊!”

挤过来的是一个瘦小的少年,那人努力地挤到了张凌面前,手里还拿了个一头大一头小,呈现漏斗状的东西。

张凌一见那东西顿时眼睛亮了,等到来人到了他面前之后,他二话不说便接过了那人手中的漏斗状东西。

张凌将“漏洞”更小的一边放在了自己的嘴巴,跳上了告示栏旁边的大石头上。

他吸了一大口气,冲着漏斗大喊一声:“大家都静一静,静一静啊!”

没错那漏斗状的东西就是褚琉白让人研究出来的古代版的大喇叭,这大喇叭虽然比不上现代的那些,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超前好用。

张凌用大喇叭将话一喊出,底下的人群都被这大喇叭传出的声音给震到了,尤其是离着近的几人,这会儿耳朵都嗡嗡叫了。

见到底下的人终于安静下来后,张凌吐出了一口郁气满意地笑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