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母(穿书)(122)

作者:天行有道 阅读记录

她勉强笑道:“皇贵妃体恤嫔妾,嫔妾很是高兴。只是连贵妃初掌宫内事务,难免生疏许多,若做的不好惹人笑话,反倒不值了。况且连贵妃膝下还有一双儿女需得费神,如此琐事重重,嫔妾少不得帮着分担些许。”

连乔漠然看着她,“淑妃妹妹有此心固然好,但本宫觉得很是不必。正因本宫初掌内务,才应多多操持好尽快习惯,便有不懂之处,大可向皇贵妃娘娘讨教问询。至于淑妃方才所言一双儿女,珮儿与弘儿年纪尚小,自有乳母照料,无须本宫多费神,反倒是太后她老人家春来易发旧疾,淑妃妹妹应多去看望才是。”

孙淑妃不禁哑然,没想到连乔居然有这样一套严丝合缝的说辞,显然是早就思量好了的。她心里暗暗生恨:难怪旁人总说得志便猖狂,眼前不就是个例子么?仗着位分高过她,就敢在她面前大放厥词,换作从前,哪里有连乔说话的位置?

还从没有人敢和孙淑妃对着来的,殿里的气氛不禁有些僵持。半晌才见杨盼儿笑道:“贵妃娘娘说的很是,淑妃姐姐你也该放权了,到底你只是淑妃,可连姐姐却是陛下钦封的贵妃呢,于情于理,你都该退居人下。”

孙淑妃恨不得将杨盼儿一口气掐死,这该死的贱蹄子,忘了从前是怎么在她身后摇尾乞怜的?如今倒反去巴结连氏,可真会见风使舵!

尹婕妤亦笑道:“嫔妾也觉得奇怪,贵妃娘娘和淑妃娘娘虽同在妃位,可贵妃娘娘毕竟为四妃之首,淑妃见面便该行半礼才是,却从未见过如此,不知淑妃娘娘是忘了还是怎么着。”

尹婕妤的话虽然刻意,却也是事实,孙淑妃这样高傲的性子,怎肯向连乔行礼,何况还是母家败落之人。她勉强应道:“嫔妾自认与连贵妃情如姐妹,姐妹之间,想来不必如此客套。”

“原来妹妹是这般想的,那好,我便记下妹妹的心意了,但愿妹妹日后别忘了你我的姐妹之情才好。”连乔轻轻笑着,有意咬重在那两个字音上。

她的声音又柔又糯,又甜又滑,但话里的讥讽之意是很明显的:连家正是因孙家告发才被皇帝查抄,孙淑妃还有脸说什么姐妹之情,可不叫人笑掉大牙!

众妃嫔都暗暗乐起来,孙淑妃越觉无地自容,只恨自己不曾登上高位,否则总得将这些无知浅薄的贱人统统踩死才好。

大概因为请安时连乔说的那番话,孙淑妃竟真个跑去福宁宫探望太后,一半也是为了从姑母身上寻得安心。

孙太后近来待她却不比从前,见了面,没有一句不是冷嘲热讽的,“你不忙着伺候皇帝,怎么有空来看望哀家?”

孙淑妃知道这是责怪自己多日不来的话,也顾不得为自己辩脱,只可怜兮兮的说道:“如今陛下忙着陪伴连氏,哪还顾得上咱们姐妹?莫说是我,就连语儿也被冷落之时。”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孙太后叹道,“连氏出了这样的事,皇帝想对她不上心是不可能的。”

“不就是挡了一刀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孙淑妃嘟囔道。

孙太后冷眼睨着她,“你说得容易,让你为皇帝出生入死,你肯不肯?哀家瞧你怕是没这份胆量。”她轻轻叹道,“连氏对皇帝的心意可谓赤诚,哀家素日多瞧不起她,看着也难免动容,可见这天底下什么都瞒得了人,唯有感情是瞒不了的。”

孙淑妃听着越发悒悒不乐,“照姑母这般说法,便再也挽回不了陛下的心么?”

孙太后看着她,轻嗤一声,“皇帝的心从来不在你身上,何谈挽回?”

孙淑妃忽然觉得自己来寻姑母就是个错误,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干脆的起身,“臣妾告退。”

孙太后并未留她。

秦嬷嬷奉了茶来,不见了孙淑妃,因笑道:“淑妃娘娘怎么才来便走了,也不问问太后您病得如何,近来睡得好不好。”

“她就是这样的性子,有什么好奇怪的。”孙太后懒懒卧在床头,脸上神情非常疏离,这使她看上去越发苍老。

孙柔青虽是她嫡亲的侄女儿,对她未必有多少孝心,孙太后同样如此,帮着她,不过是帮着孙家,为了孙氏门庭不倒。除了那丁点的血缘,感情可谓淡漠如水。

这辈子她只在一个孩子身上倾注过心力,那便是当今皇帝,可惜随着年月渐长,这份感情也渐渐淡去了。对皇帝是没多大影响的,因为他心怀天下,无暇顾及这种小事,可是孙太后不能不感到悲哀——她发觉自己真的老了。

第103章 自作孽

孙淑妃回到寝宫,方才受的气仍憋在肺腑里,闹心得慌,她咬牙切齿的道:“你瞧瞧她多厉害,连太后都帮着她说话,本宫这个亲侄女竟不如一个外人了!”

抱琴深知自家主子的脾气,明晓得她未必肯听,也只能苦劝道:“娘娘且忍一忍呀,连贵妃护驾有功,又刚诞下皇子,陛下多体恤她些也难免,等日子久了,或许陛下就能记起娘娘您了……”

“忍忍忍,本宫已经忍了这么久,莫非要本宫忍一辈子么?”孙淑妃气恼说道,“陛下这样喜欢那孩子,等再过些日子,说不定便要封他做太子了,哪还有本宫的立足之地?”

那也不是不可能的,抱琴心道。她可知道孙淑妃的痛处便在于子嗣,若这时去触她霉头,恐怕迁怒于己身,抱琴只好干站在一边不说话。

孙淑妃发泄完一通,情绪反倒平静下来,她定了定神说道:“去把孙婕妤给本宫叫来。”

这时候找孙婕妤有何用?皇帝一样没往她宫里去。抱琴心中纳闷,却还是恭恭敬敬的应道:“是。”

待孙柔语姗姗来到后,孙淑妃已将殿内的下人全部屏退,笑吟吟的朝她招手,“过来坐。”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孙柔语心头蓦地掠过这句俗谚,碍于淑妃是她的亲姐姐,也只好不露声色的挨着坐下。

没有旁人供使唤,孙淑妃亲自给她倒了盏沏好的香片,笑道:“陛下这些天也没去看你吧?”

不待孙柔语回应,她便自问自答的叹道:“本宫何尝不是一样,可叹陛下的心如今都牵系在那人身上,咱们这些可怜人只能备尝冷落滋味。”

孙柔语谨慎的应道:“妹妹倒不这样以为,陛下乃天子,你我不过为侍奉陛下的妾室,陛下若来,自该感到欢喜;陛下即便不来,咱们也需随遇而安,不可妄自悲叹。”

这是劝她放宽心胸的话,孙淑妃听了不禁冷笑,也懒得遮遮掩掩与她周旋,“你当然不必在意,可本宫却咽不下这口气!好不容易扳倒连氏一族,却依旧在宫中留下这个祸根,哪天陛下动了心思,立她的孩子为太子,你以为还能有你我二人的安身之地?”

她懒懒瞥了眼对座的姊妹,“本宫知道你不喜争宠,可你别忘了,你也是孙家的人。若孙家没落,你也休想置身事外。”

孙柔语沉默了一会儿,“但连氏的孩子已经生下,咱们还能有什么法子?陛下纵然真动了立太子之心,咱们也只能干看着罢了。”

“谁说没有,倘若那个孩子没了呢?”孙淑妃唇畔露出一线诡秘笑意,声音也变得婉转动听起来,她殷殷抓起孙柔语的手,“好妹妹,这件事,唯有你才能帮我。”

孙柔语感到一样滑溜溜的东西钻进自己袖口里。

*

侍女青竹在殿外已等了许久,见人从合欢殿出来,忙迎上前去,“主子同淑妃娘娘说些什么?费了这半天的功夫。”

长街无人,只余风声。孙柔语也便低低同她说了几句。

“什么!淑妃娘娘要您谋害皇子?”青竹吓得惊呼出声,旋即意识到动静太太,赶紧捂上自己的嘴。

她悄悄问道,“主子您莫非答应她了不成?”

“我怎能不答应?她用倧儿来威胁我。”孙柔语神情疲惫,“若我不肯依从,倧儿在孙家的日子便不会好过。”

上一篇:豪门炮灰穿书日常 下一篇:猎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