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后宅升职记(109)

作者:岸芷岸 阅读记录

“既如此,咱们换身素净些的妆扮去,也不必重新梳妆,只卸了大首饰,披上素色斗篷,也就是了。”

隔得多年,柯家也未必就识得姐妹几人的模样,到时候只推说是家里大丫鬟便罢了。

去敞轩的路上,秦珮沉默得很,秦芬心里打鼓也似的,生怕杨氏知道了责备秦珮,也怕杨氏到时候迁怒自己。

幸而秦珮当真只是想看一看,透着半开的窗棂儿,远远瞥见柯少爷依稀是个文气模样,只打量了三四眼,便回头道:“五姐,咱们回去吧,三姐问起,咱们也算有话说。”

秦芬心里暗道,那秦淑当年在清潭寺是与柯少爷见过的,当年的说法,柯少爷倾心秦三姑娘,这才换过亲事,二人当时说不得相谈甚欢呢,秦淑或许连人家脸上几个麻子几个痣都瞧清楚了,何用秦珮如今去说。

然而秦芬内里是个大人,许多事情知道便能想通,秦珮内里终究只是个孩子,当初年纪小,说不得不清楚这里的纠葛,于是秦芬也不多话,只含糊应了个“嗯”。

出得门来十余步,却遇见几个丫鬟捧着糕饼正要去花厅,瞧见二位姑娘,都停住了行礼,秦芬倒奇一奇:“怎么还上点心?花厅里还没谈完事情么?”

为首的那个垂首恭敬道:“听说柯老爷和柯太太正与太太说些进京长居的事情,柯太太说话细致,才说了一半呢,故此屋里伺候的姐姐出来,叫咱们再上些点心去。”

秦珮又追问一句:“你的意思,柯家是要定居在京城了么?”

丫鬟应一声,想了想,又不确定地道:“奴婢琢磨着,大概是这个意思。”

秦芬赶紧挥挥手:“行了,你们去忙吧,我们出来散散心,这就回去了。”

丫鬟们又行个礼,无声地离去,秦珮这时倒又沉默了下来,半晌才说一句:“与柯家的这亲事,好不好的还真难说。”

秦芬心里也正作此想,见秦珮这小丫头也发出感慨,便问一句:“哦?六丫头又悟了?你倒与我细说说,是怎么个意思?”

秦珮给面子地笑了一笑,随即又恢复了若有所思的模样:

“柯家先前来信时,分明能说此事,却不曾提起,只说是送考,如今上门当面说事,便是有意为之了,是叫太太没法子婉拒呢。柯家虽有家资,却无人在朝做官,落脚京城谈何容易,定要倚仗咱们秦家这做官的亲家。

“他们自己将四姐换成三姐,说话行事又不磊落,如今却又要来求太太办事,方才丫头不是说柯太太说话细致么,只怕是少不得受些硬话,如今正好言好语地求太太呢。

“他们在太太这里受得些气,回头撒在谁身上?总不是亲生儿子吧,那便是三姐这儿媳妇了,虽说三姐是实实在在的低嫁,只怕日子也不好过。”

秦芬也是这般想的,连连点了几下头,又去提点秦珮:“如今太太和四姐只当不曾有过柯家的事,不与三姐计较,那是她们心胸大,咱们低头做人就是,这些话且不必拿出去说。”

“知道啦。”秦珮一口就应了,忽地面上又带些愧色,“太太待我有大恩德,英王府,方家,这些事都是为我好。论起嫁妆,太太给我的比三姐丰厚几倍,论旁的,太太还叫我去了一趟方家,看了方三少爷一眼……唉,我方才一时义气,竟好像个反叛似的,这会倒有些后悔了。”

秦芬见她心思又重了起来,连忙劝她,“罢了,去就去了,方才四姐也不曾阻拦,想来是不在乎的。回头只和三姐说一句柯少爷生得端正,旁的话也不提起,这就是了。”

秦珮点点头,忽地又微微一笑:“原来万事皆有定数,四姐不曾去柯家,也是造化呢。”

可不是造化,那柯家当初换亲,已有言而无信的嫌疑,如今先斩后奏,上门说要定居京城,明摆着是要死皮赖脸地倚仗秦家,这样的婆家,秦贞娘去了也是可惜,不去才是老天爷开眼。

秦淑和金姨娘千方百计求来这样一个婆家,大概肠子都要悔青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于秦淑那里,秦芬一向是敬而远之,这时也没有替她惋惜的意思,只轻轻揭过话头:“父亲倒有些日子不曾回来吃饭了,三哥也少回来了,六弟七弟只吵嚷着闷,要父亲和哥哥回来陪着玩呢。”

秦珮如今说下亲事,知道关心外头时局了,闻言应一声:“听说是在徽州查到什么做官的贪墨了,朝堂里的官们都忙这事呢。唉,这些贪钱的脏官,也不怕遭天打雷劈,爹做官比他们好过十倍,怎么偏生是那些人做大官!”

听见徽州二字,秦芬已知是范离的功劳,这时替那少年高兴,也不提起这事,只笑着打趣秦珮:

“爹如今已是从四品的侍郎了,听说五品到四品这个坎,许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你还不知足,以后等方少爷做个二品大员,你得个二品诰命才好!”

秦珮罕见地羞了,轻轻把秦芬打一下:“如今只五姐还未定下,叫太太给你寻个做大官的五姐夫,好好管管五姐这张嘴!”

秦芬轻巧一闪,跳开一步躲过:“再有出息,也没有十几二十岁做大官的,便是锦衣卫指挥使这样皇帝亲手提拔的,也得二十好几岁呢,我可说不着什么大官!”

第82章

腊月二十八, 该把前一日煮好的坨肉拿出来敬神,朝堂里的事再忙,也须放了这一早上给男人们,更何况, 如今忙的都是皇子和二三品实权大员, 可与下头人干系不大。

秦览领着妻子儿女在正厅拜了神,撩起袍子便要往外书房, 杨氏伸手拦住, 轻轻道一声:“过年的赏钱还不曾发, 特候着老爷今日发呢。”

夫妇二人如今情分再淡,杨氏当着外人, 也还是端庄贤淑的模样,饶是秦览宠爱展荷等新鲜妩媚的年轻颜色, 也不得不承认,做正妻,还是得杨氏这样的。

发过赏钱, 得了奴仆们没口的称赞, 秦览倒不急着往外头去了,随手一指秦恒:“你带着弟弟们玩。”说了这句, 自己陪着杨氏回了内院上房。

几个女孩看了看父母,不去内院, 反倒走到了兄弟们身边。

秦芬见嫡庶长幼混在一处,也不去提别的,只拣个众人都能谈的话来问秦恒:“三哥, 如今外头风云迭起, 你在国子监想必也听得许多,不如给我们说说吧。”

兄弟姊妹几个之间, 原还有些不自在的,这时听了这话,姐妹们倒都抬起头来,看向秦恒。

秦恒将袖子里带着的两个竹制小刀分给弟弟们,笑着看他们跑远了,又引姐妹们坐到避风处,这才慢慢说了起来。

如今内宅,只听得一句官员贪墨,外头却早已吵翻天了。

那贪墨的前徽州河道,竟是太子手下人,如今已升了从三品的骞州漕运使,专管运送粮饷去北边辽州军中的。范离一查实证据,立即赶往骞州,亮出英王的钧信,当场拿了那漕运使。

辽州边境驻扎着十万大军,正是秦王一派的势力盘踞的地方,粮饷一断,军心不稳,有心人挑唆几句,秦王在朝堂上便领先闹了起来。

他也不告那前任河道贪墨之事,只告范离动摇军心,置朝堂稳定于不顾,实乃居心叵测。

听到此处,秦芬已是心惊,秦贞娘忍不住摇头叹气:“太子倒也当真精明,自己人被拿了,却挑着秦王去闹,闹便闹吧,不去就事论事,反而将好人倒打一耙。英王与他斗,只怕是险。”

秦恒知道自家这位嫡姐是个心有丘壑的,此时听了这话,不由得投一个敬服的眼神,忽地瞧见旁边五妹面上也若有所思,更是心下高兴,自己有这两个头脑清楚的姐妹,以后娶妻进门,便无甚后顾之忧了。

秦珮又追问一句:“三哥,后来呢?范大人可被告倒了?皇上他老人家可有裁决?”

秦恒苦笑一声,又说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